<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犢牛大腸桿菌病的治療 [打印本頁]

    作者: lishanwen    時間: 2008-6-24 21:54
    標題: 犢牛大腸桿菌病的治療
    犢牛大腸桿菌病,又稱犢牛白痢,是由大腸桿菌引起的初生犢牛的急性型傳染病。本病主要經消化道傳染,危害哺乳的初生犢牛,尤以未哺初乳7日齡內的犢牛多發,死亡率很高,呈地方性流行。

    病狀。臨床癥狀以腹瀉為特征,具體分為敗血型、腸毒血型和腸炎型。敗血型的表現是:精神沉郁、食欲減退或廢絕,心跳加快,粘膜出血,關節腫痛,有肺炎或腦炎癥狀,體溫40℃;腹瀉,便由淺黃色粥樣變淡灰色水樣,混有凝血塊、血絲和氣泡、惡臭,病初排糞用力,后變為自由流出,污染后軀,最后高度衰弱,臥地不起,急性在24~96小時死亡;死亡率高達80%~100%。腸毒血型的表現是:病程短促,一般最急性2~6小時死亡。腸炎型的表現是:多發生10日齡內的犢牛,腹瀉,先白色后變黃色帶血便,后軀和尾巴沾滿糞便,惡臭,消瘦虛弱3~5天脫水死亡。

    治療。①口服痢特靈,按體重3毫克/公斤,每日3次連服3天。②肌肉注射氯霉素、土霉素、鏈霉素和新霉素,用量按體重10~30毫克/公斤,每日2次,連注3天。③靜脈注射5%葡萄鹽水500~1000毫升,并加入碳酸鈉或乳酸鈉,同時給母牛靜脈注射200毫升效果更好。④口服5~10克次酸鉍或50~100克陶土或10~20克活性炭,也可進行灌腸排出腸內有毒物質。

    預防。①加強妊娠母牛和犢牛的飼養管理,注意牛舍干燥、清潔衛生;母牛臨產時用溫肥皂水洗去乳房周圍污物,再用淡鹽水洗凈擦干。②堅持對牛舍、牛欄、牛床、運動和環境用2%來蘇兒或5%福爾馬林徹底消毒。③防止犢牛受潮和寒風侵擊,亂飲臟水,以減少病原菌的入侵機會。④犢牛初生后應盡早哺足初乳,增強犢體抗病能力。⑤一旦發現病犢牛加強護理,立即隔離治療。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滕州市| 弋阳县| 晋江市| 马边| 大方县| 海阳市| 镇雄县| 山阴县| 南城县| 依兰县| 松溪县| 禹城市| 杭锦后旗| 玉环县| 施甸县| 鲁甸县| 兴国县| 葵青区| 五大连池市| 丹江口市| 射阳县| 应城市| 清涧县| 阿坝| 霍邱县| 明水县| 南漳县| 龙陵县| 鹿泉市| 民权县| 五大连池市| 苍山县| 滕州市| 肇源县| 微博| 个旧市| 静安区| 湘乡市| 樟树市| 桑植县| 昌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