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請教水產料配方? [打印本頁]

    作者: 點滴學習者    時間: 2008-6-21 00:27
    標題: 請教水產料配方?
    首先謝謝謙虛的盧老師!現在豆粕價格高漲,雜粕代替價值凸現。但氨基酸不容易平衡。
    1,羅非魚飼料添加普通的蛋、賴、蘇、色氨基酸有效嗎?考慮到水溶性,那種形式較好?
    2,能量用什么衡量,魚消化能嗎?哪里可以查?玉米的能量怎么定?
    3,一個較完整的羅非魚配方,都有哪幾個指標?舉例說明26%蛋白的一整套指標好嗎?包括限制性氨基酸。
    4,脂肪方面,哪種最好,最經濟?混合脂肪嗎?
    5,魚粉添加有限定??
    南美白對蝦方面又怎樣?
    希望大家踴躍發言,謝謝!!
    作者: gbmmr    時間: 2008-6-24 00:18
    很希望有高手來回答,我也學習一下!

    2003年我到廣東一個月,有次去一間水產公司,在里面和那里總工聊了半小時,出門的時候,我就放棄了水產了。。。

    那樣的比較,這輩子都只能做菜鳥!
    作者: 憨豬    時間: 2008-6-24 07:09
    脂類和脂肪酸
    蛋白質在日糧成本中占了較大的比重。對羅非魚來講,蛋白質應該用作生長,而不是作為能量來源。關于脂肪等非蛋白質營養成分對蛋白質節余效應的了解是必要的,可以用于降低日糧成本,并獲得最大的氮存留。日糧脂類是羅非魚正常生長和發育所需的必需脂肪酸的唯一來源,也是重要的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載體和助劑。脂類,尤其磷脂對于維持細胞結構、維持細胞膜的柔韌性和通透性是重要的。脂類也作為類固醇激素和前列腺素的前體,可以改善日糧的風味,而且影響魚的日糧結構和魚的脂肪酸構成。
    對于T.zillii的研究指出,日糧脂肪增加到15%,導致蛋白質功效比值(PER)和蛋白質生產價值(PPV)明顯地改善(Teshima等,1978;El-Sayed和Garling,1988)。Teshima等(1985)使用O.niloticus作為研究對象,得到相似的結果。Hanley(1991)指出,羅非魚能夠在胴體和內臟儲存大量的脂肪,但是不能利用這一個能量來源改善生長。然而,該研究是在戶外進行的,在戶外養殖系統的天然生產力可能影響研究結果。日糧脂類對日糧蛋白利用有節余效應。日糧脂類從5.7%增加到9.4%,同時碳水化合物從31.9%增加到36.9%,O.niloticus日糧蛋白質水平可以從33.2%減少到25.7%(Li等,1991)。日糧脂類水平超過12%,降低O.aureus×O.niloticus雜種幼魚的生長表現(Jauncey和Ross,1982)。與低脂類水平相比,在日糧中使用7.5%~10%的鯡魚油或魚油,可以充分改善O.aureuscan的生長表現。日糧添加10%鯡魚油可以獲得最好的生長表現(Stickney和Wurts,1986)。Chou和Shiau(1996)對羅非魚最佳的日糧脂類水平進行定量研究。五種含有0%~20%脂類(玉米油、魚肝油和豬肉豬油以1:1:1比例組成)的等能和等氮的純合日糧以5%梯度飼喂給O.niloticus×O.aureus雜種幼魚。結果表明,5%日糧脂類水平似乎可以滿足羅非魚幼魚的最小需要量,但是達到最大的生長需要12%的脂類。
    冷水魚對n-3多不飽和脂肪酸(PUFA)有較高的需要量,而溫水魚對n-6多不飽和脂肪酸有較高的需要量。幾項研究報道了不同羅非魚的脂肪酸需要量。Kanazawa等(1980a)指出T.zillii不能夠轉換許多C18:2n-6到C20:4n-6。而Kanazawa等(1980b)報道同一品種或許可以轉化日糧C18:2n-6到C20:4n-6。Stickney和McGeachin(1985)指出當日糧亞油酸水平達到2%時,藍帚齒羅非魚(O.aureus)的生長不受影響。當藍帚齒羅非魚被飼喂含大豆油的日糧,隨著亞油酸的百分比增加生長表現提高(Stickney等,1985)。Takeuchi等(1983)發現與玉米油或大豆油日糧相比,含魚油(鱈魚肝油)的日糧顯著降低羅非魚(O.niloticus)的生長表現。Ramachandran Nair和Gopakumar(1981)報道O.mossambica卵中含有異乎尋常高水平的C22:6n-3,并指出二十二碳六烯酸在繁殖和胚胎發育的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然而,Santiago和Reyes(1993)指出,雖然富含C22:6n-3的魚油(鱈魚肝油)可以使尼羅羅非魚獲得最高體增重,但是同一個脂肪酸卻導致尼羅羅非魚最差的繁殖表現。藍帚齒羅非魚飼喂含有10%大豆油或者10%鯡魚油的實踐日糧生長良好,大豆油中富含C18:2n-6,鯡魚油中富含C20:5n-3和C22:6n-3(Stickney和McGeachin,1983)。Stickney和Hardy(1989)報道,雖然當n-3脂肪酸存在時可以降低n-6脂肪酸的需要量,但是O.aureus對于n-6脂肪酸仍有相對高的需要量。Stickney和Wurts(1986)比較飼喂含有不同水平鯰魚油和鯡魚油日糧的藍帚齒羅非魚的生長表現,飼喂10%鯡魚油日糧獲得了最好的生長表現。這些研究,對羅非魚日糧的n-3和n-6 PUFA需要量提出了相反的結論。最近,Chou和Shiau(1999)證明n-3和n-6兩種多不飽和脂肪酸對于雜種羅非魚(O.niloticus×O.aureus)的最大生長都是必要的。羅非魚品種和雜種對必需脂肪酸的需要量有待進一步量化。

    [ 本帖最后由 周銀松 于 2008-6-24 13:22 編輯 ]
    作者: 勁松    時間: 2008-6-24 10:48
    問題好像是有點多哦:hehe:
    似乎不使用合成氨基酸。
    作者: 憨豬    時間: 2008-6-24 13:27
    英惠爾提供的標準
    作者: gbmmr    時間: 2008-6-24 23:42
    感謝周兄!

    向您學習!
    作者: 點滴學習者    時間: 2008-6-25 22:54
    非常感謝周兄!!
    1、2005年外國實驗羅非魚配方               
    原料                配比
    玉米                22.5
    麥麩                11.5
    大豆粕CP49.95        24.5
    面粉                32.5
    豆油                4
    多維多礦                1
                   
    賴氨酸(Lys-HCL)        1
    蛋氨酸(DL-Met)        0.9
    石粉                1
    纖維素                1               
    總量                100%
    粗蛋白                30.23
    粗脂肪                8
    聲明:本配方禁止轉載。
    請教大家:這個配方為什么不用賴氨酸硫酸鹽和羥基蛋氨酸?
    哪位專家做過添加氨基酸這方面的實驗,有效嗎?
    因為我們公司沒有這方面的條件,我建議做羅非魚飼料的公司多做這方面 的工作!!
    2、我剛看的最新資料玉米油、鯡魚油和豬油以1:1:1比例組成對羅非魚最好!
    受王博士和盧老師的鼓勵,大家多發帖啊!
    作者: 方槍槍    時間: 2008-6-26 12:05
    羅非事實上是非洲鯽魚,食性應與銀鯽類似罷,雜食偏肉食
    合成氨基酸我們從來不加,很多實驗證明只有在提高投喂頻率時才有作用,否則就是浪費
    至于羥基蛋氨酸鈣是否真如諾偉司宣傳的那么有用我不敢說

    至于油脂要選用何種我發現探討的挺多
    事實上淡水魚料絕大多數生產廠家都用豆油、玉米油、棉油、菜油等植物油
    作者: SNQW2003    時間: 2008-6-27 10:51
    我們的經驗是淡水魚料中使用豬油效果一樣的好
    作者: 小農民    時間: 2008-6-29 02:50
    標題: 回復 9樓 SNQW2003 的帖子
    豬油的來源穩定嗎?質量不好控制哦。
    作者: 龍城飛將    時間: 2008-6-29 07:56
    1、合成氨基酸在動物體內吸收速率和原料中的不同,魚的消化道相對來講比較短,本身缺少類似“緩沖池”的這種結構,所以一般來講,在魚料中加合成氨基酸是一種浪費。
    2、至于樓主疑問為何沒有賴氨酸的硫酸鹽和羥基蛋氨酸,我覺得可能那時候還沒有這些東西吧。美國大豆協會也是搞應用研究的,你仔細看一看那篇資料的發表時間可能就清楚了
    3、關于油脂,在水產料中,油脂的酸敗程度對魚的生產性能影響巨大,江南的大學的葉元土先生有這方面的文章,我想不起具體的內容來了。但是一定要引起注意的,很可能一個酸敗的油就壞了你的大事,
    作者: 點滴學習者    時間: 2008-6-29 21:00
    標題: 回復 5樓 周銀松 的帖子
    數據來源于1988年Santiago和Lovell的羅非魚必需脂肪酸需要量
    氨基酸            需要量(%日糧蛋白)
    賴氨酸              5.12
    蛋氨酸              2.68
    蛋+胱               3.21
    蘇氨酸              3.75
    色氨酸              1.00
    精氨酸              4.20  

    現在我看到很多資料都是這個比例。臺灣海洋大學也參照這個資料!但實際我們很多配方中蛋氨酸跟這個比例出入太大!如果按照這個比例,添加羥基蛋氨酸就可以節省很多成本!還有,賴、蘇氨酸都可以加!最近美國ADM公司也有這方面的報告,我原本準備大膽的嘗試,但看來響應者寥寥無幾,我只能慎重試試了!!
    另請問周銀松兄弟,英惠爾的可消化蛋白和可消化能你有相關資料嗎?
    作者: 點滴學習者    時間: 2008-6-29 21:12
    原帖由 周銀松 于 2008-6-24 13:27 發表
    英惠爾提供的標準



    數據來源于1988年Santiago和Lovell的羅非魚必需氨基酸需要量
    氨基酸            需要量(%日糧蛋白)
    賴氨酸              5.12
    蛋氨酸              2.68
    蛋+胱               3.21
    蘇氨酸              3.75
    色氨酸              1.00
    精氨酸              4.20  
    現在我看到很多資料都是這個比例。臺灣海洋大學也參照這個資料!但實際我們很多配方中蛋氨酸跟這個比例出入太大!如果按照這個比例,添加羥基蛋氨酸就可以節省很多成本!還有,賴、蘇氨酸都可以加!最近美國ADM公司也有這方面的報告,我原本準備大膽的嘗試,但看來響應者寥寥無幾,我只能慎重試試了!!
    另請問周銀松兄弟,英惠爾的可消化蛋白和可消化能你有相關資料嗎?
    作者: 點滴學習者    時間: 2008-6-29 21:23
    原帖由 龍城飛將 于 2008-6-29 07:56 發表
    1、合成氨基酸在動物體內吸收速率和原料中的不同,魚的消化道相對來講比較短,本身缺少類似“緩沖池”的這種結構,所以一般來講,在魚料中加合成氨基酸是一種浪費。
    2、至于樓主疑問為何沒有賴氨酸的硫酸鹽和羥基蛋 ...





    謝謝龍城飛將,缺少“緩沖池”有些道理,我想知道的是“緩沖池”相關理論的資料怎么可查到?現在有些矛盾,就是外國學者早就有實踐報告,而國內的高校常說實驗做了,但沒效!!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西县| 滨州市| 连平县| 航空| 揭阳市| 乌什县| 台州市| 蓝田县| 酉阳| 城固县| 冕宁县| 嘉兴市| 合江县| 玉环县| 丹凤县| 香河县| 宁德市| 德阳市| 稷山县| 徐州市| 邯郸县| 吉木乃县| 溧阳市| 虎林市| 镇雄县| 老河口市| 同江市| 德安县| 万盛区| 浦城县| 思茅市| 漾濞| 宁化县| 墨竹工卡县| 邹城市| 布尔津县| 武义县| 隆昌县| 筠连县| 丹棱县| 海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