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規模化豬場衛生防疫綜合措施 [打印本頁]

    作者: hemiao626    時間: 2008-6-17 21:56
    標題: 規模化豬場衛生防疫綜合措施
    豬場監控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養豬業的發展,趨向于集約化、規模化飼養,由于豬只集中,這對于控制和消滅傳染病帶來了有利的條件,但是豬只集中,也造成疫病容易發生的機會。因此,要保證大群豬只的健康,規模化豬場必須堅持“預防為主,防重于治”的方針,制訂一套嚴格的衛生防疫綜合措施,以防病原侵入豬體,從而保證養豬業的發展。 一、場址的選擇 場址的選擇,要求符合衛生防疫措施,應選在地勢高燥,背風、向陽,便于排水的地方,不要靠河流兩旁,又要有地下水源以便于打水井。為了防止疫病傳染,豬場應遠離屠宰場、牲畜市場、畜產品加工廠及牲畜來往交通干線500米,離一般道路200米以外,比較僻靜,而交通、能源(電)供應又便利的地方。 二、生產區與非生產區的劃分 場址選定之后,應根據豬群的組成、規模、生產工藝要求、投料、清糞等生產流程,結合當地的地形、自然環境和交通運輸條件等,確定豬場的總體布局。豬場在總體布局上至少要劃分內部豬群生產區、外部管理、供應區和獸醫隔離區等幾個功能區。 1.內部豬群生產區 該區是整個豬場的核心區,包括各種類別的豬舍、飼料加工調制間、飼料倉庫、人工授精室等。是經常在脫污、消毒、除蟲、免疫措施的保護下,保證場內豬群不受污染侵害的“生物環境清凈區”。因此,衛生要求比較嚴格。 (1)凡進入本區的人員、飼料、運輸車輛、豬種均分別經過檢疫、消毒。 (2)豬舍內各工段和隔離舍,應嚴格做到人員、用具、畜群固定,生產區的一切用具(只進不出)僅限于在場內使用,直到廢棄為止。 (3)在配種、妊娠、分娩、保育、生長、育成等各專用豬舍門口設置消毒池,內貯消毒液,并經常保持有效濃度,供往來人員出入消毒。每一專用舍在清出舊豬群后,應徹底消毒,間歇幾天后,方可接受新豬群。 2.外部管理供應區 本區與社會往來密切,有經營管理、物資供應和產品輸出三大功能,包括辦公室、宿舍、倉庫、飼料工廠、車房及生產區外的其他設施,因病原及其他不良因素常進入此區。因此,管理區和生產區之間應設置屏障,有各自封閉的間隔,嚴格控制進入生產區的通道,防止無關人員由管理區進人生產區。 3.獸醫隔離區 豬場規模較大的,尤其是集約化、規模化豬場可設專門的獸醫隔離區,包括獸醫室、隔離舍、尸體處理室等。這些建筑均應設在下風向及地勢較低的地方,遠離健康豬舍,以免疫病傳播。 三、嚴格消毒 建立嚴格的衛生消毒制度,采用機械清掃、沖洗和使用各種化學消毒藥物相配合的方法進行消毒。 1.大門 在大門人口處要設消毒池,池內配制2%的燒堿溶液或20%的石灰水,對來往車輛的輪胎和人的鞋底進行消毒;設噴霧消毒裝置,對車身和車底盤進行消毒。 2.生產區 工作人員在進入生產區之前,必須經過在消毒間用紫外燈消毒,然后換上工作衣、帽、鞋,工作結束,將其留在更衣室內,嚴禁帶出場外,工作衣、帽、鞋要經常清洗、消毒,保持清潔。參觀人員的消毒方法與工作人員相同,并按指定的路線參觀。 3.豬舍和用具 豬舍每年至少于春、秋季進行兩次大清掃、消毒,每月進行一次一般消毒,消毒藥液常用2%燒堿或0.5%過氧乙酸;飼槽和其他用具需每天洗刷,定期用0.1%新潔爾滅消毒;肥育豬舍采取“全進全出”的消毒方法,分娩后采取小區“全進全出”消毒;每批豬出欄后徹底大消毒,空圈一周后方可進豬。 4.豬體 用0.1%新潔爾滅、2%~3%來蘇兒或0.5%過氧乙酸等對豬體進行噴霧消毒,噴霧粒子要求50~100μm。母豬分娩前用0.1高錳酸鉀消毒乳房和陰部。分娩完畢,再用消毒藥抹拭乳房、陰部和后軀。 四、嚴格檢疫 1.引進種豬的檢疫 引進種豬時,要做好產地疫情調查,對種豬進行檢疫和挑選,可委托當地獸醫衛生機構對種豬進行口蹄疫、豬瘟、豬傳染性水皰性、豬偽狂犬病、豬鉤端螺旋體病、豬喘氣病、豬萎縮性鼻炎和豬布氏桿菌病的檢疫。這些疾病檢驗為陰性后方能引入。引入后應在隔離舍觀察30天,確認健康后,方能進人生產區。 2.本場豬只的檢疫 定期對本場內豬只進行傳染病和糞便寄生蟲卵的檢查。對檢驗出的病豬或陽性豬,應按不同情況及時妥善處理。凡傳染病或可疑為傳染病的豬應予以撲殺,如種豬存在豬喘氣病、豬萎縮性鼻炎等,且陽性率高者,應全群淘汰轉為肉用。 五、死豬尸體及糞污處理 1.死豬尸體的處理 每套豬舍,應務有質地堅韌的、不漏水的袋和帶有拖輪有蓋的收尸桶,豬只的尸體及分娩時產出的胎盤、死胎,隨即裝在袋中,扎緊袋口,放入收尸桶中,由衛生人員以專用容器集中至尸體處理處,高溫或毀尸坑處理。 2.糞污的處理 豬場應有完備的糞污處理設施,包括豬欄漏縫地板、沖洗設備、排污溝、集污池等。糞污應做到干稀分流,分離后的污水人污水處理池凈化處理后排放出去,糞渣運到農區經堆肥發酵后使用。 六、預防接種 根據當地傳染病的流行情況、疫(菌)苗使用效果及本地實際,制定實用的免疫接種計劃和程序,按時進行預防接種;為防止某種疫病在飼料中添加抗菌藥等的防疫措施,也必須列入規章制度。 七、發生疫病時的撲滅措施 1.當豬群發生疑似傳染病時,必須及時隔離,盡快確診,并逐級上報,病因不明或剖檢不能確診時,應將病料送交有關部門檢驗診斷。 2.確診為傳染病時,應盡快采取緊急措施,根據傳染病的種類,劃定疫區進行封鎖。對全場豬只進行仔細的檢查,病豬及可疑豬應立即分別隔離、觀察和治療,盡可能縮小病豬的范圍。同時全場進行緊急消毒,對尚未發病的豬只及其他受威脅的豬群,要緊急預防接種或進行藥物預防,并加強觀察,注意疫情動態。 3.被傳染病污染的場地、用具、工作服和其他污染物等必須徹底消毒,糞便及墊草應予燒毀。消毒時,先將圈舍的糞尿污物清掃干凈,鏟去表層土壤(水泥地面的應清洗干凈),再用消毒藥液消毒。 4.屠宰病豬應在指定地點進行,屠宰后的場地、用具及污染物必須進行嚴格消毒和徹底清除。病豬的尸體不能隨便亂拋,更不能宰食,必須燒毀,深埋或化制后作工業原料等。運尸體的車輛、設備、用具、和接觸人員及工作服必須嚴密消毒。
    作者: xishanzhongke    時間: 2008-6-17 22:14
    qiang ge sha fa !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岱山县| 九台市| 堆龙德庆县| 乐都县| 呈贡县| 东平县| 扶绥县| 威宁| 天水市| 怀集县| 盖州市| 聊城市| 哈尔滨市| 沙湾县| 多伦县| 姚安县| 三亚市| 西青区| 咸宁市| 桃源县| 防城港市| 虎林市| 格尔木市| 清流县| 香格里拉县| 泌阳县| 孟村| 德安县| 临沭县| 元朗区| 米泉市| 根河市| 威信县| 浦城县| 苍南县| 合阳县| 惠州市| 新源县| 深水埗区| 汤阴县| 安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