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一個良好的引種混群程序并嚴格執行,尤其是對引進高度健康的種豬而言,對新種豬的隔離與適應是極其重要的。而引進后的飼養管理,又直接關系到后續生產中能否最大限度地發揮種豬的生產潛能和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
一、隔離與適應的主要目的是:
l
維持原有豬群的健康狀態。
l
讓引進的種豬適應引進場原有豬群中的病原。
l
讓引進的種豬適應引進場的生產流程和生產管理。
l
降低引進種豬和引進場原有豬群的死亡風險。
二、隔離的相關細節:
1.
建議至少有2周的隔離時間,此時間在供求雙方獸醫確認無重要傳染病、能保證良好健康狀況的情況下,可進行適當調整。
2.
隔離舍要采取全進全出方式,設施要徹底沖洗、消毒,并保持干燥。
3.
隔離舍距原有豬群至少要100米。距離遠可減少經空氣傳播潛在病原的感染機會。特殊情況下,如果無法完全隔離,也應將新種豬放在經高壓沖洗、消毒、空過的、并盡可能遠離原有豬群的豬欄內。
4.
隔離與適應設施,要防鳥防鼠,要有加藥器。
5.
種豬引進的第一周,要給予特殊的管理,飼料和飲水要保持新鮮,必要時,可補充電解質。
6.
新種豬到達2周內,應激反應強烈,應給予特別照顧,飼料中可添加預防劑量的抗生素,如金霉素,330克/噸(330ppm)。
7.
隔離適應期間,禁止隔離豬舍的飼養員與其他生產區內的飼養員和種豬接觸。尤其是在新種豬引進后的最初2周。在整個隔離適應階段最好不要隨意調換飼養員。
8.
飼養員進舍前,要更衣換鞋,隔離舍內的器械要專場專用。
9.
及時填寫治療記錄,包括豬耳號、所用藥物、效果等。若治療效果不佳或無效,請與種豬場聯系。
10.
每天應對引進豬群的種豬按30%的比例進行豬只體溫的抽查。一日2次,上午下午各一次。做好記錄。
11.
按照程序,免疫所有新種豬(參見以下章節)。
三、適應的相關細節及方法:
1.
藥物
l
新種豬入場后,注射長效和廣譜抗生素,如長效青霉素、長效土霉素。
l
在適應期的最初幾周,飼料中添加1/2-3/4治療劑量的抗生素(如330ppm的金霉素)。藥物添加的具體方法請請教豬場獸醫。
l
伊克敏定驅蟲:1ml/33公斤
2.
疫苗
種豬到達后,均應按常規程序進行免疫,包括口蹄疫、偽狂犬、豬瘟。最佳的免疫時間是在到達后的3-5天內進行。
l
口蹄疫:到達后(3-5天,下同) 即免疫。
l
豬瘟:到達后即免疫。
l
偽狂犬:到達后即免疫。
另外,下列疫苗也應視情況考慮使用:
l
細小病毒:配種前6周、3周各免疫1次,但日齡至少要達到150天。
l
大腸桿菌:對后備母豬,可讓接觸原場仔豬或母豬的糞便,3次/周。
l
乙腦:免疫所有新種豬,尤其是在蚊蟲活躍季節。
如果豬場附近地區存在下列一些疾病,那么,也應考慮免疫:
l
傳染性胃腸炎:隔離期免疫陰性母豬,或在到達后,馬上讓其接觸原場斷奶仔豬的糞便。
l
藍耳病:兩周后接種藍耳病疫苗,讓新種豬與病毒攜帶豬接觸,較免疫更有效。如果新種豬藍耳病血清學陰性,在適應期盡早讓其與原場6-12周齡的仔豬接觸。若無藍耳病,則在配種前6-8 周,主動接觸藍耳病病毒。
l
其它:鏈球菌、流行性腹瀉疫苗。
l
具體相關事宜請請教豬場獸醫。
★ 免疫、注射針頭規格的選擇:16×45 或16×38。3.
免疫接種
l
糞便:在隔離期間,可用來源于生長豬、成年公豬和母豬的糞便與新種豬接觸。
如果原有豬群有豬痢疾、球蟲、C型魏氏梭菌感染或豬丹毒,不能進行此免疫接種,但可用木乃伊胎兒、胎盤、死胎達到此目的。
l
活豬:與要淘汰的種豬接觸。第一次接觸在隔離與適應期的第4周,采取鼻對鼻的方式。在產仔-育肥一條龍的生產場中,與原場育成豬的接觸比例為3:1到10:1。在單純的種豬場,比例可為5:1。
l
另外一個方法就是用場里健康的種公豬進行接觸,相互感染外還可以起到刺激母豬發情的作用。
如果接觸初期太強烈,可能會引起新種豬發病。這樣的接觸包括:
a.
隔離與適應期太短,適當的保護性免疫反應未能建立。
b.
接觸初期太強烈,比如將新種豬放在與原有育肥豬很近的地方。
c.
隔離與適應設施沒有實行全進全出,上一批種豬正在對病原產生免疫反應的同時,又接觸下一批到達的、有應激反應的、免疫力低的后備母豬,這樣,對兩批種豬都會產生更大的危害。
四、總結:
在引種過程中,供求雙方一定要結合雙方的實際情況作好引種前(隔離舍、飼料、藥物、疫苗的準備)、引種過程中(車輛的消毒、運輸路線的確定、押送人員)和引種后(飼養管理、隔離、適應、疫苗注射等工作)一系列的系統準備工作。每個環節都需要我們一絲不茍的去執行,只有這樣才能把引種風險降到最低。
總之,在引種上,供求雙方獸醫應起極其重要作用,彼此間應坦誠相待,真誠合作,共同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隔離與適應程序。在具體的操作上是需要結合實際的情況進行調整的,比如,疫苗注射的種類和時間,飼料中添加藥物的種類等。這也是我在一外資種豬公司(具體的名字就省略,不想讓人感覺是在打廣告)種豬銷售過程中的一些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