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蛋雞產蛋無高峰,關鍵細節沒做好 [打印本頁]

    作者: gaopf767    時間: 2008-5-26 11:42
    標題: 蛋雞產蛋無高峰,關鍵細節沒做好
    在蛋雞生產中,經常碰到一群蛋雞不能進入產蛋高峰,表現為產蛋期短,經濟報酬很低,常見原因綜合分析如下:
      ■ 飼養管理方面
      1.飼養密度太大
      由于受資金、場地、設備等因素的限制,或者飼養者片面追求飼養規模,養殖戶育雛、育成的密度普遍偏高,第一周的育雛密度一般是每平方米30只,而實際高一倍者比較普遍,甚至高2-3倍。有的戶從進雞到轉群上籠飼養密度不變,早期不能按時分群,6周齡的體尺、體重難以達標,直接影響育雛、育成雞的質量。 在多年的蛋雞生產實踐中,深刻體會到飼養密度為限制蛋雞生產性能的首要因素。
      2.通風不良
      育雛早期為了保暖,門窗均封得很嚴,隨著密度的增大,分泌物、排泄物的增多,粉狀料的使用,羽毛、皮屑的脫落,舍內的空氣極為污濁,雛雞生長在這樣的環境中,極易發生流淚、打噴嚏、關節炎等,嚴重影響生長發育雞的質量。
      3.雞群均勻度差
      由于育雛的有效空間嚴重不足,早期料桶、飲水器的數量不可能很多。隨著雞齡的不斷增加,雞只體格的發育,在料桶與飲水器不增加的情況下,雞只能分若干次輪換采食、飲水,每只雞采食的數量、質量有所差異,造成雞群均勻度差。
      不同的疫病防治措施、不同的光照制度等因素,也是造成整棟雞舍均勻度差,最終導致產蛋不見高峰的原因之一。
      4.不同批次的雞混養
      個別養殖場(戶),在同一雞舍裝入不同日齡的雞群,由于不同的飼養管理,不同的疫病的防治措施,不同的光照制度等因素,造成整棟雞舍雞產蛋率偏低。
      5.開產前體成熟與性成熟不同步
      一般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均勻度低于80%,變異系數在10%以上,平均體重低于標準下限,見蛋日齡相對偏早,產蛋率攀升的時間很長,表現為產蛋高峰上不去,高峰持續時間短,蛋重輕,死亡淘汰率高。
      另一種是均勻度低于80%,變異系數在10%以上,平均體重高于標準上限,見蛋日齡偏遲,全期耗料量增加,料蛋比高,經濟效益低下。
      6.產蛋階段光照不穩定或強度不夠
      實踐證明,蛋雞每天有14-15小時的光照就能滿足產蛋高峰期的需求,由于考慮到其它影響因素,現在普遍采用16小時的光照制度。補光時一定要按時開關燈,否則就會擾亂蛋雞對光刺激形成的反應。電燈應安裝在離地面1.8-2米的高度,燈與燈之間的距離相等,40瓦燈泡,補充光照只宜逐漸延長,在進入高峰期時,光照要保持相對穩定,強度要適合。
      7.產蛋高峰期安排不合理
      蛋雞的產蛋高峰期大約在25-35周齡,產蛋率一般可達90%以上,這一時期蛋雞產蛋生理機能最旺盛,必須有效利用這一寶貴的時期,若在早春育雛,雞群產蛋高峰期就在夏季,由于天氣炎熱,雞采食減少,多數雞場防暑降溫措施不得力,或者雖有一定的措施,但也很難達到雞產蛋時期最適宜的溫度;再者是由于天氣炎熱,舍內需要使用人工降溫或用濕簾降溫,使舍內濕度增加,大腸桿菌適宜生長繁殖,雞群易患大腸桿菌病,從而也容易導致蛋雞產蛋難以達到高峰。
      ■ 飼料質量問題
      1.劣質飼料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飼料由于生產地區、單位和批次的不同,其質量也參差不齊,存在攙雜使假或有效成分含量不足的問題。如果未對飼料中的原料加以檢驗分析,即按常規的營養成分含量及使用說明配制,喂雞后就有可能出現產蛋不見高峰的問題;再者說,拿同一種料,養不同品種、不同羽色、不同體型的雞,難以滿足雞群對代謝能、粗蛋白、氨基酸、鈣、磷的需求。
      2.飼料標簽與內在質量的嚴重不吻合 如果粗蛋白水平相對不低,但雜粕的比例偏高,飼料的利用率則會存在很大的差異,養殖戶大多不注意這一點,不從總耗料、體增重、死淘率、產蛋量、料蛋比、淘汰雞的體重諸方面算總賬,而是片面的盲從于某種飼料的價格。
     ■ 疾病侵擾
      母源疾病、免疫抑制性疾病、非SPF疫苗的應用,使雞只處于疾病的亞臨床狀態;免疫程序混亂,生搬硬套書本上的或某公司、某研究機構的防疫程序,不能結合當地疫情制定免疫程序;對于能夠在實驗室監測抗體的疾病,沒有進行科學的免疫監測,雞群抗體上存在參差不齊現象。傳染病早期發病造成生殖系統永久性損害(如傳染性支氣管炎),使雞群產蛋難以達到高峰。
      免疫程序制定的基本原則是防重于治,對重點病、常見病、烈性病重點設防,疾病在變化,防疫程序也于動態中尋找平衡。蛋雞見蛋至產蛋高峰上升期相當關鍵,大腸桿菌病、慢性呼吸道病、非典型性新城疫、禽流感等最易發生,所以,免疫接種、預防投藥相當必要,但這時往往又是養殖戶經濟最困難的時期(投資的高峰),常常因為免疫措施不力而導致雞群發病,不能充分發揮雞群的生產潛力。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邯郸市| 兴安盟| 襄樊市| 惠水县| 乳源| 龙州县| 如东县| 苍溪县| 运城市| 澳门| 德保县| 乌兰察布市| 内江市| 永登县| 宣威市| 南召县| 长汀县| 马鞍山市| 通渭县| 大化| 合山市| 长武县| 崇州市| 商丘市| 依安县| 商丘市| 仙游县| 齐齐哈尔市| 仁化县| 水城县| 大丰市| 刚察县| 彰化市| 广元市| 津市市| 伊金霍洛旗| 阜城县| 温宿县| 金平| 法库县| 东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