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禽病防制的另類思考
[打印本頁]
作者:
dongbaihua2000
時間:
2008-5-23 10:58
標題:
禽病防制的另類思考
一般來說,對規模家禽養殖,
掌握規模養雞場中疫病流行特點,對疫病診斷及防治具有重大意義,而且,隨著養殖規模的壯大、雞只數量的增加,疫病在雞群中傳播流行的速度不斷加快。但在長期的基層臨床實踐中,我也產生這樣一種假想:
通過一種或幾種方法能夠增強其機體免疫系統抵抗各種疫病的能力,特別是能夠提高規模養殖雞群的免疫水平,是防控家禽疫病最直接的途徑。這不光的研究機構和學者嗎做的事情,我們這些做基層的人員也盡力想找到突破口。下面談一談我對禽病防制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其實免疫狀態只是一個靜態概念。
目前,
規模
養禽
業健康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各種家禽疾病的控制和撲滅,當然有病原存在,有病原入侵是疾病發生的關鍵因素。但是正因為有易感家禽的存在,疾病的發生才成為可能。養殖密集區禽病的危害性大,病原的繁殖和變異、致病性增強是一個方面,但還有一個方面越來越引起業內專家的關注:規模化禽群抗病力下降、易感性增強。養殖戶為了充分發揮家禽的生產潛能,使其始終處于高度緊張的生產狀態,必將使群體的應激因素增多,從而使得那些敏感個體內分泌發生異常,免疫系統和神經系統發生變化,抗病力下降,一些在散養條件下不易發生的疫病,如應激綜合征等成為多發病。
那么應該如何提高禽群整體和個體抵抗力。我想有幾個方面值得重視。
一、從遺傳育種角度入手。我的同事正在從事地方草雞與外來雞對禽流感疫苗免疫應答反應的比較研究。她是將不同樣本的
HI
結果與其染色體片段和
MHC
方面做統計和比較,一找出特殊的位點。這一點,對我們防控規模場疫病很有啟發。
二、在細胞因子的調節方面入手。在臨床上,我們經常做大量的實驗室工作。經常發現有些雞群經常做疫苗,生產性能也還可以,但經常發生一些疾病,藥物開支很大。也有一些雞群,同樣的管理同樣的環境,雞群很少做疫苗,即使區內有疫病流行了,它也能逃過去。這幾年,我們針對這種情況采集了多個對照樣本。做了一些特地細胞因子的測定,情況正如我們想象的。體質好的雞群與體質差的雞群在某些細胞因子方面存在很大差別。但具體如何從內源改變這種差別,確實需要花很大力氣。
以上兩點受實驗條件的制約、經費制約、難度很大,另外還有許多概念現在還相當模糊,雖然花很大精力在上面,短期內難有實質臨床成果。那余下的精力就在宏觀方面下功夫了。
三、將法律法規貫徹執行到位。目前,對畜牧業健康發展意義重大的法律有《動物防疫法》和《畜牧法》。雖然已頒布實施,但并未能執行到基層。嚴格實施和執行《動物防疫法》和《畜牧法》,進一步完善我國畜禽疫病防疫體系,充分發揮各級職能部門在畜禽業健康發展和畜禽疫病控制中的作用。讓所有的養殖業主真正去遵守這兩部法律才是最重要的。
四、制定合理的生物安全方案。無論是科研人員還是養殖戶都應該牢固樹立提高機體抗病力的觀念、堅定“重預防、輕治療”的科學理念。合理制定嚴密的生物安全措施,把生物安全的觀念貫徹到每個行動中。科學嚴謹的生物安全措施能減少甚至避免疫病的發生,把疫病控制在最小范圍內,并把疾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
一是推廣先進的飼養管理技術以減少疫病在繁育體系間的縱向傳播和在繁育體系間的橫向傳播。
二是維護正常的衛生環境。在高密度集約化飼養條件下,為了保證雞群的正常生產,必須有效控制雞舍內的環境,如溫度、濕度、光照、灰塵、有害氣體濃度和病原微生物數量等。
五、添加有益集體代謝和免疫能力的活性物質。目前有很多廠家正開發這類產品。市場上較好的有微生態制劑、寡糖、中藥提取物等。以寡糖為例,其作用機理已逐步為人們接受。下面是摘自資料上的寡糖作用介紹。
一是促進腸道內有益菌增殖,抑制有害菌的生長,促進消化道微生態平衡
低聚糖由于其分子間結合位置及綜合類型的特殊性,從而使它很難被動物自身分泌的消化酶分解。但它進入腸道后段可作為營養物質被有益菌如雙歧桿菌、乳酸桿菌、鏈球菌等消化利用,從而使有益菌增生,起到了有益菌增殖因子的作用。同時低聚糖產生的酸性物質可降低整個腸道的
pH
值,進而抑制外源菌和腸道內固有腐敗菌
(
如沙門氏菌
)
等的生長,毒素、胺、氨、吲哚等有毒有害代謝產物大量減少,降低動物疾病及腹瀉等的發生率,提高動物的抗病能力。研究表明,腸道內病原菌必須首先與腸粘膜粘結才能在胃腸道定植、繁殖而致病,這種粘結是通過病原菌表面外源凝集素與上皮細胞特異性的糖分子相結合而形成的,而某些寡糖正好可與外源凝集素結合,從而破壞上皮細胞的識別,使病原菌不能吸附到腸壁上,而寡聚糖又不能被消化道內源酶的分解,從而攜帶病原菌通過腸道,防止病原菌在腸道內的繁殖。此外,某些寡糖還能清洗已附著在腸道上的病原菌。石寶明等
(2000)
研究指出,在飼料中添加
0.1%
與
0.2%
寡聚糖能顯著抑制直腸中大腸桿菌的增殖,促進結腸中雙歧桿菌的增殖。張宏福等
(2001)
用
28
日齡斷奶仔豬試驗,結果顯示:添加
0.5
%
GOS
可使盲腸、結腸大腸桿菌濃度明顯低于對照組;乳酸桿菌顯著高于對照組和阿散酸組;雙歧桿菌高于對照組
(P
>
0. 05)
。岳文斌等
(2002)
研究了
MOS
對斷奶仔豬腸道內主要菌群的影響,結果表明
MOS
可以顯著降低盲腸、結腸大腸桿菌濃度,同時顯著提高盲腸乳酸桿菌和雙歧桿菌濃度,但對結腸乳酸桿菌和雙歧桿菌數影響不顯著。由此可見,寡糖能夠被消化道后部寄生的微生物選擇性地作為營養基質,最后被微生物降解為揮發性脂肪酸(
VFA
)、
CO2
等。
Lemieux
等
(2003)
報道,
MOS
能與細菌細胞壁結合阻止細菌附著于小腸上皮細胞。另有研究報道,
MOS
可同時與上皮細胞的
MOS
受體結合,當
MOS
達到一定濃度時,可使腸道上皮的
MOS
受體位點飽和,即使病原菌附在腸粘膜上皮上,
MOS
也可將它吸附下來,即
MOS
可競爭吸附病原菌。胡彩虹
(2001)
添加
0.5%
和
0.75%FOS
使結腸中雙歧桿菌、乳酸桿菌數分別增加,并使結腸內容物
pH
值分別降低了
0.50(P<0.05)
和
0.90
個單位(
P<0.01
)。添加
FOS
使結腸中大腸桿菌數、梭菌數下降,十二指腸內容物中總蛋白水解酶、胰蛋白酶、淀粉酶活性提高,
FOS
對胰臟中消化酶活性的影響不顯著。
二是
促進礦物質的吸收利用
低聚糖進入腸道后段可作為營養物質被有益菌如雙歧桿菌、乳酸桿菌、鏈球菌等消化利用,從而使有益菌增生,乳酸桿菌等有益菌能夠產生乙酸、丙酸、丁酸、乳酸等脂肪酸,使腸道
pH
值降低,使
Fe
、
Mg
等離子的溶解度增加,促進其吸收。
Newman
等
(1995)
研究發現,有益細菌的生長有助于
Ca
、
Zn
、
Se
等與抗氧化有關的微量元素的吸收,從而促進機體的非特異性免疫作用。徐秀容等
(1999)
研究表明,乳酸桿菌、雙歧桿菌可促進
Mg
等礦物質的吸收利用。
三是刺激免疫反應,提高動物的抗病力
寡聚糖調節機體免疫系統主要是通過充當免疫刺激的輔助因子來發揮作用,提高抗體免疫應答能力,從而增加動物體液及細胞免疫能力。寡聚糖也具有抗原特性,能夠產生特異性的免疫應答。
Davis
等(
2002
)觀察
MOS
對仔豬免疫體系的影響,結果表明無菌豬和一般豬添加
MOS
均有增強免疫球蛋白的作用。一般情況下,仔豬飼喂
MOS
可增加小腸免疫球蛋白的含量。此外,飼喂
MOD
可促進和增加腸管內白血球的巨噬細胞作用,也能顯著提高無菌仔豬的血清、腸粘膜中
IgA
、
IgG
和
IgM
的含量及血液中白細胞介素
-2
的水平,增強
T
淋巴細胞功能和小腸原始淋巴細胞的活性,增強小腸內白細胞的吞噬能力和促進激活的淋巴細胞釋放
IFY-γ
細胞素,從而提高機體特異性免疫應答水平。
Savage
等(
1996
)報道,
MOS
可增加動物機體的
IgG
和
IgI
免疫性能,
MOS
還能促進激活
T
淋巴細胞釋放
IFY-γ
,而
IFY-γ
可促進白細胞、免疫球蛋白向作用位點遷移,從而激活巨噬細胞殺滅細菌。車向榮等(
2003
)研究了
35
日齡仔豬日糧中分別添加
FOS
、
GOS
和
MOS
對仔豬外周血
T
淋巴細胞數的影響,結果顯示外周血
T
淋巴細胞數和
IgG
水平試驗組均較對照組顯著提高;
FOS
組、
GOS
組及
MOS
組仔豬腹瀉率分別降低了
66
%、
25
%及
54
%;
3
種低聚糖組的血清
SOD
、
GSH-Px
活性均較對照組顯著提高。邵良平等
(2000)
在哺乳仔豬中添加
MOS
,發現仔豬血清中
IgA(P<0.01)
、
IgG(P<0.05)
水平顯著升高,但對
IgM
無明顯作用。胡彩虹
(2001)
添加
FOS
,使血清中
IgA
、
IgG
提高,并使血液中
SOD
活性提高,使血液中
GSH-Px
活性顯著提高。孫德文等
(2003)
發現
MOS
能顯著提高無菌仔豬血清
IgA
和
IgG
和
IgM
的含量,但對普通仔豬,
MOS
可顯著提高其血清
IgA
水平,對
IgG
、
IgM
沒有顯著影響。
Lemieux
等
(2003)
報道,
MOS
可能通過直接激活機體的抗體反應
,
增強免疫系統的機能。
作者:
寂靜隨風
時間:
2008-5-23 20:59
既然來了, 就踩一腳吧///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酉阳
|
内黄县
|
临武县
|
无极县
|
庆元县
|
临洮县
|
山阴县
|
天台县
|
纳雍县
|
佳木斯市
|
高邑县
|
吴堡县
|
宿州市
|
长沙市
|
双江
|
拜泉县
|
嵊州市
|
盐山县
|
襄城县
|
阿鲁科尔沁旗
|
龙泉市
|
昭通市
|
南乐县
|
同仁县
|
嘉荫县
|
蓬莱市
|
蓝山县
|
临西县
|
林口县
|
思茅市
|
全州县
|
肥东县
|
梧州市
|
黄石市
|
毕节市
|
九江市
|
辉县市
|
丁青县
|
循化
|
霍城县
|
枣强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