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豬病毒性腹瀉疾病的特點及其防治對策
[打印本頁]
作者:
hmquan
時間:
2008-5-22 15:28
標題:
豬病毒性腹瀉疾病的特點及其防治對策
病理變化
豬傳染性胃腸炎與豬流行性腹瀉的主要病變在胃和小腸,其它臟器均無肉眼可見病變。
組織學檢查可見小腸絨毛萎縮變短、脫落,豬傳染性胃腸炎患豬絨毛高度與隱窩深度之比從正常的7:1縮小到1:1,而流行性腹瀉患豬縮小到3:1。
豬輪狀病毒感染病變主要在小腸。
胃弛緩,內充滿凝乳塊和乳汁。腸壁菲薄、半透明,內容物為水樣液體,呈灰黃色或灰黑色。組織學檢查,小腸粘膜充血、出血,可見絨毛萎縮、變形、脫落,上皮細胞脫落及上皮細胞質內空泡化。
鑒別診斷
不同年齡的豬在冬春寒冷季節發生以嘔吐、水樣腹瀉、發病率高、10-20日齡內仔豬病死率高、疾病傳播迅速為特征的疫病時,可做出初步診斷。
與一般條件因素引起的腹瀉的鑒別診斷
豬病毒性腹瀉為群發,而一般條件因素引起的腹瀉多呈散發,伴有條件的改變,如溫度的突然改變、換料、斷奶等。病毒性腹瀉發病季節性強,冬春季節多發,伴有嘔吐、水樣腹瀉;而一般因素引起的腹瀉往往與季節關聯不是很緊密,嘔吐的現象相對較少,多呈稀便(也有水樣便的發生)。單純的病毒性腹瀉抗生素治療沒有效果。
與飼料因素引起的腹瀉的鑒別診斷
病毒性腹瀉與飼料原因引起的腹瀉都有群發的特點。飼料因素引起的腹瀉與病毒性腹瀉的不同點是其沒有傳染性,常常與突然更換飼料、飼料發霉等現象有關,腹瀉發生的時間比較整齊,相隔時間較短,體質好的可能反應比較嚴重。更換掉發霉飼料后,腹瀉停止。一般在胃腸道都可出現損傷,而不是局限于小腸部分。而病毒性腹瀉常常先在部分圈舍中出現,然后蔓延到全群,時間相對較長,一般要7d以上,腸道的變化主要集中在小腸段,引起小腸壁變薄,糞便一般呈水樣。
與伴有腹瀉癥狀,但是以其他臨床表現為主的疾病的鑒別診斷
很多傳染性疾病的發生都伴有腹瀉癥狀,但是這些疾病發生后不是以腹瀉癥狀為主,都伴隨著其他癥狀,必須結合其他癥狀來區分這些疾病與病毒性腹瀉疾病。如豬瘟,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同時伴隨高熱和全身出血。偽狂犬病發生后也會出現嘔吐和腹瀉癥狀,但仔豬都伴隨有神經癥狀,母豬可出現流產、產死胎和木乃伊胎等。
治療
補液補鹽 解除酸中毒和脫水。可讓仔豬自由飲用補液鹽水(氯化鈉3.5g,氯化鉀1.5g,碳酸氫鈉2.5g,葡萄糖20g,常水1000ml),必要時可進行灌服或腹腔注射。
排毒及腸道保護 強吸附劑及腸道粘膜保護劑,對消化道粘膜具有很強的覆蓋能力,能吸附消化道中的氣體及病毒、細菌及其毒素等各種致病性攻擊因子,并使之失去致病作用而排出體外。
抗菌藥物 應用腸道抗菌藥如恩諾沙星、硫酸新霉素、新諾明、慶大霉素等對預防并發、繼發感染有一定的作用。
高免血清 有條件的豬場可以用淘汰母豬或育肥豬制備一些高免血清(一定要無菌,56℃30min滅活)儲存備用,用于口服或肌肉注射,可以收到很好的治療效果。
定期消毒 切斷傳播途徑,阻止疫病發生和蔓延。在集約化條件下,最好實行“全進全出”,豬舍不應連續使用,最短必須間隔3d以上,并進行全面徹底的消毒,平時隨時進行預防消毒。
http://www.pigs1.com/ybfz/n-7497.aspx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潮安县
|
青川县
|
马公市
|
金川县
|
六枝特区
|
岐山县
|
扎赉特旗
|
城固县
|
台州市
|
清徐县
|
樟树市
|
商城县
|
灵川县
|
嘉鱼县
|
沙洋县
|
万荣县
|
延安市
|
砀山县
|
富源县
|
鄂尔多斯市
|
辽阳市
|
织金县
|
唐海县
|
大港区
|
宁晋县
|
深泽县
|
巨野县
|
襄樊市
|
通河县
|
许昌市
|
罗山县
|
昌平区
|
灵山县
|
晋州市
|
昭觉县
|
蓬莱市
|
阿瓦提县
|
建湖县
|
沅江市
|
若羌县
|
南雄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