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飼料霉變的預防與處理方法 [打印本頁]

    作者: kangjian    時間: 2008-5-14 08:50
    標題: 飼料霉變的預防與處理方法

     

    飼料霉變的預防與處理方法

     

         飼料霉菌種類多,數量大,基質來源廣泛。特別是有的含水量較高,有的把不成熟的癟糧食、篩漏、破粒以及含有雜種草籽的糧食作飼料,甚至把受潮的糧食加工飼料,容易被霉菌污染。當畜禽吃入霉變的飼料,便會發生急性或慢性中毒而引起畜禽病理變化或生理變態,輕者使畜禽患病,重者死亡,尤其仔豬、雛雞對毒素非常敏感,死亡率高。其次,畜禽一旦霉菌毒素中毒,毒素很難中和和排除,不但影響畜禽正常生長,而且畜禽產品還直接危害人體健康。

        對飼料危害最嚴重的是黃曲霉,各種飼草飼料都可以作為黃曲霉的基質,并能產生大量的黃曲霉素。在自然條件下,玉米、谷子、大豆、花生、向日葵、棉籽、高梁、豆粕、花生餅、菜籽餅等飼料都能感染黃曲霉,其中花生、花生餅、棉籽和玉米中黃曲霉檢出率較高。飼料霉變衛生檢測已列入飼料質量檢測的重要內容。

        一、飼料霉菌污染的預防

        1、 培育抗性強的作物品種

         對霉菌的敏感性隨品種而異,所以培育抗性強的品種,可使作物受霉菌污染的幾率大幅度下降。

         2、 采用適當的種植和收獲技術

          試驗證明,從花生上分離到的黃曲霉有80%90%能產毒,遠遠高于從其它作物上分離到的黃曲霉;種花生不倒茬連續在一塊地里種,黃曲霉污染率含量也高;收獲時由于技術不當而使花生破粒,易污染黃曲霉,而且有利于黃曲霉毒素的生成。

        3、 嚴格控制飼料和原料的水分、溫度和濕度

          飼料中水分含量和空氣相對濕度對霉菌的生命活動有很大影響,一般來說,溫度30,相對濕度80%以上,飼料水分在14%以上(花生的水分9%以上),這樣的條件最適宜黃曲霉繁殖和生長,溫度在2434之間,黃曲霉產毒量最高。試驗證明,飼料含水量在132%14%,溫度在2025時,可以在半年至一年內不生長霉菌。由此看出,嚴格控制飼料和原料中的水分至關重要,是防霉關鍵措施之一。

         4、 加強田間管理

         糧食成熟時,要及時收割,充分晾曬,使其干燥達到安全水分后(≤14%)進行儲藏,溫度控制在15以下。貯藏時要把破粒和癟糧食與好糧食分開,被霉菌污染的應剔除。貯藏過程中要經常檢測,發現霉變及時處理。玉米是晚秋作物,收獲后日曬條件較差,所以含水量較高,玉米籽粒體積大,親水性又強,貯藏時更應注意。

         5、 添加防腐劑

         防止飼料霉變除嚴格控制水分、溫度和濕度外,還可以添加防霉劑,防止飼料霉變,特別是高溫高濕的季節貯藏飼料時多應用防霉劑。常用的防霉劑有山梨酸、苯甲酸、丙酸等,丙酸的添加量為每噸飼料1kg

        6、 改進日糧配合方法,預防黃曲霉中毒

        配合日糧時,可以有目的地使日糧中某種營養物質增加或減少,如增加日糧中脂肪的含量,可使肉用仔雞黃曲霉毒素中毒癥劇烈程度減輕,與蛋白質強化的日糧有相似的效果。黃曲霉毒素中毒與日糧中維生素的多少有一定關系,一般日糧中缺乏維生素時,雞對黃曲霉毒素更加敏感。

        7、嚴格執行GB飼料衛生法規,控制飼料中霉菌限量。

        二、霉變飼料去毒處理方法

           2、 晾曬法

         晾曬法是較為普遍采用的一種去毒方法。將霉變飼料置于陽光下曬晾,經一段時間后,放通風干燥處保存。主要利用太陽光線的不同波長所具有的特性來達到去毒目的。可見光可產生大量的熱量從而使飼料中的水分蒸發出來,破壞霉菌賴以生存的水環境;另外,紫外線可以穿透霉菌細胞壁及霉菌孢子而破壞蛋白質的合成體系,從而使霉菌及孢子失去繁殖和產毒能力。該法有較好的去除霉菌孢子及其毒素的效果。缺點是,強烈的太陽光線也會對飼料中營養物質有破壞作用;另外,對霉菌體產生的菌絲體無法除去。因此,經該法處理的飼料并未消除霉變氣味,故會影響適口性。

        3、 清水浸洗法

        清水浸洗法適合于籽實飼料的去毒處理,分為兩種形式。一是將霉變顆粒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攪拌、靜止、浸泡一段時間后,用抹布擦拭顆粒,撈出在通風處晾干。這種處理可有效除去生長在顆粒表面的菌體和部分毒素,但對生長在顆粒內的(如胚部)霉菌及毒素卻無法去除。第二種方法是將籽實飼料磨成1545mm的顆粒,然后加34倍的水,攪拌、靜止、浸泡30min左右。這樣反復23次,有毒成分或菌體代謝物因比重小于水而浮于水面,然后可將其濾去。這種處理可有效去除毒素。

        清水浸洗法的特點是簡單、去毒效果好,缺點是費力,浪費水,不適合大量霉變飼料的除毒。而且,經處理后的飼料必須短時間內使其降到適合的水分,一旦晾曬不及時或水分沒有控制好,容易二次污染。

        4、 石灰水浸泡法

        適用于玉米等籽實類大顆粒霉變飼料的處理。方法是將石灰粉碎成細度在120目的粉狀,然后加入水中配成濃度08%12%的石灰水。將霉變飼料磨成25mm大小的顆粒,和石灰水按12比例混合,攪拌15min,靜止作用24h,將水倒出,再用清水沖洗23次,晾干即可。此法除毒率較高,AFBI的去毒率在90%以上。缺點是麻煩、用水量大、不適合大量處理。

        5、 氨水去毒法

        將氨水拌入霉變飼料中,混勻,置于一密閉容器中,在室內放置37d,即可達到去毒目的。此方法簡單、去毒率高,但氨水的用量較大,同時處理后的氨氣揮發對環境造成污染。另一種氨水去毒法為,將拌有氨水的飼料(加少量氨水)在高溫下放置。這樣氨水在高溫下揮發,產生具有粘性的氨氣分子,可對毒素產生粘附作用,從而達到去毒效果。這種處理方法的氨水用量較少,且去毒效果較好,特別是對AFBI的去除效果更好。

        6、 蒸煮法

        蒸煮法屬于堿處理法的一種,即將霉變飼料與蘇打或石灰共煮。目的是使霉變顆粒破裂,有利于堿性分子進入,以達到深部去毒的效果。此法去毒率最高達98%以上,但比較費工,也不適合大量霉變飼料的去毒。

         7、 氧化法

          氧化法是利用各種氧化劑(如過氧化氫等)的氧化特性對霉菌毒素產生破壞作用。已證明過氧化氫是霉菌毒素較好的鈍化劑,能破壞所有的黃曲霉毒素。目前有關用法、用量仍存在問題。而且過氧化氫主要用于醫療中的殺菌,用于去毒則有人認為不可取。但仍有研究將過氧化氫用于污染食品的去毒,且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8、 化學浸提法

        化學浸提法主要用鹽水、碳酸氫鈉或氯化鈣的水溶液浸提毒素。目前,此法在黃曲霉毒素的去除中效果較好。化學方法對去除飼料霉菌毒素污染具有較好的效果。但化學方法有可能造成某些可溶性營養物種丟失;同時,某些化學物質存在較大的氣味,對處理后的飼料的適口性有影響。而且,化學法一般都要將化學藥品配成一定的水溶液,所以對飼料水分含量不好控制。化學浸提的飼料要經過晾曬,達到安全水分指標。

        飼料霉變應以預防為主,脫毒處理是不得已而為之的輔助做法。飼料加工前應對原料按國標要求進行檢驗、檢測,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威宁| 西华县| 陆良县| 嘉定区| 东莞市| 中宁县| 长春市| 祁门县| 手游| 永宁县| 晋江市| 永善县| 武义县| 抚松县| 武义县| 美姑县| 宁蒗| 阜宁县| 揭阳市| 寻甸| 屏边| 贵德县| 曲阳县| 红桥区| 勃利县| 体育| 上蔡县| 望奎县| 合水县| 政和县| 壤塘县| 阳春市| 玛沁县| 阜平县| 洪泽县| 九江市| 于都县| 淮南市| 乌鲁木齐市| 高尔夫| 武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