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手術治療牛肋間皮下嵌閉性疝 [打印本頁]

    作者: 醫獸堂    時間: 2008-5-12 21:08
    標題: 手術治療牛肋間皮下嵌閉性疝
      牛肋間皮下嵌閉疝為牛之罕見病例。究其原因,為牛之犄角尖銳,相互抵斗,有的傷及皮膚及皮下各層組織,有的損傷了內臟器官,故發病。病因大多數明顯,惟表現各異,癥狀不同。本病例系左側肋間皮下陳舊性破口,分娩努責造成腸嵌閉,這種腸管嵌閉于左側肋間的病例頗不多見。現將治療經過報告于后,以供參考。
      1 發病情況
      馬蹄村農戶侯某的成年母牛,生牛犢(牛犢死亡)后第三天發現左肋部有一突起,牛起臥不安。
      2 臨床檢查
      病牛急劇起臥不安,后肢踢腹,擺尾,行走扭腰,腹痛癥狀甚劇,鼻鏡濕潤,口潤粘膜發紅,體溫38.5℃,脈搏72次分,呼吸76次/分,瘤胃、腸及瓣胃蠕動均極弱,心音亢進,節律整齊,呼吸淺表;左側倒數第2~3肋間坐骨結節水平部位有15cm×10cm突起,突起處皮膚有陳舊瘢痕,觸之極敏感,皮下與肋間有似腸管樣條索,按之內容物可移動。初步診斷為肋間皮下嵌閉疝。
      3 手術實施
      (1)麻醉:使用2%二甲苯胺噻唑4ml,肌肉注射;1%鹽酸普魯卡因20ml,皮下浸潤麻醉。(2)保定:右側臥保定。(3)手術:術部常規處理,在術部皮膚上作一縱長10cm切口。切開皮膚即見腸管脫出于皮下,破口位于倒數第3肋間隙,脫出腸管180°扭轉,越過倒數第2肋骨并嵌閉于倒數第2肋間隙,腸管瘀血,呈紫紅色。整復扭轉的腸管,用溫生理鹽水浸泡瘀血段腸管至顏色有好轉為止,當出現蠕動波后還納腸管至右側腹腔。分別用連續縫合法閉合破口處腹膜與肋間肌。清理創口及皮下腔體,用結節縫合法縫合皮膚,置以結系繃帶。(4)術后處理:病牛術后一般情況尚可,但仍不吃、不反芻。用 50%葡萄糖溶液500ml,10%葡萄糖溶液500ml,滅菌生理鹽水500ml,維生素C,1g,一次靜脈輸入;青霉素160萬IU,鏈霉素200萬IU,一次肌肉注射。第二天出現反芻和食欲,病情好轉。為預防感染,抗菌素連用3天,全身情況良好。隨后痊愈出院。
      4 討論與體會
      此種病例之所以稀少,是因為反芻獸特別是牛的瘤胃體積很大,幾乎占腹腔容積的3/4,腹腔左半部在瘤胃盲囊的后端只有一小部分的腸管。本病例陳舊性疝孔的部位恰在瘤胃所占據的重要部位之處,而且就是在肋骨之后的腹斜部亦為瘤胃所占據,所以在一般情況下是不容易造成腸管脫出于左側肋間皮下破口的,只有在強力的腹壓情況下,才有可能將位于右側或瘤胃盲囊后端的腸管推擠脫出于左側肋間破口的皮下。本病例的發生與分娩時的強力努責,腹壓增大有關,但當時并未造成腸嵌閉,所以不表現劇烈腹痛,而后由于起臥,使腸管扭轉造成嵌閉的發生。在處理結締組織的陳舊性增生時,就此閉合,對愈合是不利的,應該破壞陳舊疝環,使其創緣呈新鮮創再行縫合,以利第一期愈合。另外,不失時機的早期診斷,并對此類病例實行手術救治很重要。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湘市| 攀枝花市| 仙桃市| 延安市| 共和县| 怀集县| 明水县| 崇阳县| 昌黎县| 竹溪县| 田东县| 黄陵县| 湘潭市| 上饶县| 泸定县| 巩义市| 化德县| 五华县| 城步| 禹州市| 梁河县| 东城区| 安福县| 茌平县| 潼关县| 滦南县| 高要市| 永清县| 松原市| 麦盖提县| 公主岭市| 贵溪市| 海安县| 丽江市| 阆中市| 建始县| 黎城县| 和龙市| 洛隆县| 华阴市| 井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