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奶牛真胃右方移位并繼發(fā)穿孔的治療
[打印本頁]
作者:
醫(yī)獸堂
時間:
2008-5-12 20:31
標題:
奶牛真胃右方移位并繼發(fā)穿孔的治療
1 發(fā)病情況
本市中里鎮(zhèn)某戶一奶牛,第3胎,正常分娩,順利產出一母犢。2月11日食欲不振,僅采食少量干草,拒食精料。2月18日病情惡化,筆者前往就診,發(fā)現除上述癥狀外,可見踢腹,磨牙,眼窩凹陷,右側腹肋部凸起,回頭顧腹,右側肋間聽叩診,明顯鋼管音,壓迫患牛躲避。糞便少且呈黑色。隨即將奶牛運到四川農業(yè)大學奶牛疾病康復中心住院治療。2月19日下午5時左右,病牛心跳或脈搏加快,出現急促的深呼吸,腹圍對稱性增大,瘤胃嚴重臌氣。疑似真胃穿孔,決定馬上施行手術。?
2 手術治療
患牛行六柱欄站立保定,按照外科手術方法從右側切開腹腔,行腹腔探查術,可見流出大量帶有纖維素樣滲出物及膠凍樣、半透明深黃色液體,并帶有未消化的精料,確診為真胃穿孔。真胃幾乎占據整個右側腹腔,充滿氣體和液體,順時針旋轉約180°,與腹壁發(fā)生粘連。在靠近幽門處,探查到真胃壁一4 cm×4 cm大小的穿孔。術者用手將之捏緊,由助手分離粘連部分并把穿孔處牽引到切口外,用大塊生理鹽水紗布將真胃與切口之間隔離,共排出50 L左右黃褐色的積液,將穿孔處周圍行6 cm×6 cm的切除,第1層連續(xù)縫合,除去紗布塊,術者重新洗手消毒,用38℃溫生理鹽水沖洗,然后再行真胃壁內翻縫合。用1∶2 000溫甲硝唑4 000 ml清洗腹腔2~3次,將真胃還納腹腔并固定于右腹壁上。腹腔投入慶大霉素100萬IU,按常規(guī)方法關閉腹腔。最后整理皮膚切口,涂5%碘酒,打結系繃帶,再次涂5%碘酒。術后抗菌消炎、 強心補液, 恢復真胃運動功能。為防止腹腔感染及內臟器官粘連, 患牛適當牽遛運動。 術后5天內不供應精料及多汁飼料, 灌服健康牛瘤胃液3~5 L, 每天1次。 給予優(yōu)質的青草和干草,自由采食, 并保證充足飲水。 傷口涂5%碘酒, 周圍用普魯卡因青霉素400萬IU封閉, 一天2次, 連續(xù)?3天?,經7~10天拆除皮膚和固定真胃的縫線。?
病牛手術當晚,排出較多稀薄深黑色糞水。第?2天?開始有食欲,吃少量青草和干草,開始反芻。第3天?食欲增加,健康狀況明顯好轉。經16天住院治療觀察,創(chuàng)口第一期愈合,泌乳量由術前的日產量3 kg上升到31.5 kg。?
3 體會及討論
真胃右方移位發(fā)病急,死亡率高,對本病要及時確診,早期手術,這是能否達到預期治療效果的關鍵。有資料顯示,真胃右方移位如果在發(fā)病后3天內直接進行手術,治愈率會大大提高。?
術后腹腔感染和內臟器官粘連是外科臨床工作的基本問題,主要由于需氧菌和厭氧菌的混合感染, 而以厭氧菌中的脆弱擬桿菌為主。 本手術過程中應用1∶2 000甲硝唑溶液沖洗腹腔, 直接殺滅腹腔中的細菌及毒素, 并充分稀釋引流, 減少感染物質、 細菌及毒素的儲存和吸收。 術后靜脈滴注甲硝唑和青霉素對需氧菌和厭氧菌的混合感染療效確切、穩(wěn)定。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春市
|
舟曲县
|
浠水县
|
湘潭县
|
四会市
|
玉屏
|
无为县
|
遂宁市
|
门源
|
石渠县
|
舟曲县
|
汤阴县
|
莱州市
|
烟台市
|
延安市
|
肇源县
|
凤山市
|
济阳县
|
龙川县
|
石台县
|
鹤峰县
|
定日县
|
时尚
|
延边
|
洛南县
|
荆门市
|
大宁县
|
哈尔滨市
|
维西
|
临澧县
|
同仁县
|
庄河市
|
宁陵县
|
新源县
|
鄢陵县
|
武汉市
|
宁城县
|
沁源县
|
化德县
|
台湾省
|
丹凤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