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奶牛皮膚真菌病的防治
[打印本頁]
作者:
醫獸堂
時間:
2008-5-11 14:55
標題:
奶牛皮膚真菌病的防治
奶牛皮膚真菌病是由真菌引起的,臨床上以被皮呈圓形脫毛、形成痂皮等病變為特征,且該病傳染快、蔓延廣。
一、臨床癥狀
發病奶牛的皮膚病多發生在頭部,特別是眼的周圍、頸部等部位,不久就遍及全身。病初成片脫毛區域如小硬幣大小,有時保留一些殘毛,隨著病情的發展,皮膚出現界限明顯的禿毛圓斑,一部分皮膚隆起變厚形似灰褐色的石棉狀,病初不癢,逐漸開始出現發癢表現。
二、實驗診斷
1、直接鏡檢:刮取患部痂皮連同受害部的毛,浸泡于20%氫氧化鉀溶液中,微加熱3~5小鐘,然后將所采病料置于載玻片上滴蒸餾水1滴,加蓋玻片鏡檢,可看到分隔的菌絲或成串的孢子。
2、真菌的分離培養:將采集的被毛、痂皮等病料,先用生理鹽水沖洗,再用滅菌吸紙吸干后,接種在馬鈴薯葡萄糖瓊脂培養基上(添加1%酵母浸出液,同時為了抑制雜菌繁殖干擾,每毫升培養液添加0.125毫克的氯霉素),放在37℃恒溫箱中培養10天,在培養基表面形成棉絮狀的白色菌落,顯微鏡下觀察,可見到棒狀的大分生孢子和分隔的菌絲。
三、防治措施
1、分群隔離:對所有牛只逐頭保定檢查,有臨床癥狀的牛只全部轉群集中在同一牛舍內,病、健牛只固定人員飼養,不得串舍。
2、強化消毒:采取全方位的衛生清理和消毒,牛舍要求每天上、下午兩次清掃,兩次用消防水龍頭沖洗,兩次用來蘇兒、百毒殺更替消毒,舍外包括人員、用具及場地等每天進行一次清現和消毒。
3、具體治療措施:對于發病牛整個治療工作分為三個療程,每個療程7天。① 用灰黃霉素原粉飲水對癥治療,每頭5克/次,2次/天。② 先用溫的來蘇兒溶液浸泡過的毛巾對患部浸潤→用牙刷去掉患部痂皮→用5%~10%碘酊涂擦患部→最后用達克寧外涂。③ 對于去掉的痂皮集中清理,灑油燒掉,保定牛只用具、人員和場地消毒處理。
4、健康牛只的預防措施:① 對于健康牛只飲用添加灰黃霉素原粉的水,每頭4克/次,2次/天。② 對于健康牛只在各自固定的運動場進行日光浴,在天氣晴朗時每天中午12:00至下午4:00進行日曬。牛只入舍時運動場隨即實施清理和消毒。
作者:
瀟湘
時間:
2008-11-10 09:51
我也見過這種病,長期和牛接觸可以傳染給人,哈哈!
作者:
小咪渣
時間:
2009-1-21 10:56
灰黃霉素使用效果好嗎
作者:
汗顏
時間:
2009-1-22 17:36
牛得上真菌病是很麻煩的,并且不好治。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林格尔县
|
酉阳
|
横峰县
|
宁晋县
|
虞城县
|
普兰县
|
鹤山市
|
临西县
|
墨脱县
|
班玛县
|
金乡县
|
富顺县
|
平谷区
|
和政县
|
右玉县
|
新昌县
|
左云县
|
修文县
|
双流县
|
丰镇市
|
梨树县
|
深水埗区
|
房产
|
宁德市
|
洱源县
|
闸北区
|
黄梅县
|
拉孜县
|
梨树县
|
孙吴县
|
旅游
|
三河市
|
苍溪县
|
苍梧县
|
公主岭市
|
蚌埠市
|
永昌县
|
临湘市
|
花垣县
|
孟连
|
古丈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