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牛消化道胃腸卡他的診治 [打印本頁]

    作者: 醫獸堂    時間: 2008-5-11 14:22
    標題: 牛消化道胃腸卡他的診治
    牛的慢性胃腸卡他有許多原因引起,在我們地區多數因肝片吸蟲、牛新蛔蟲等體內寄生蟲誘發,這些寄生蟲在牛的消化系統內寄生,在生長繁殖過程中,產生機械性刺激和毒素物質的長期慢性作用,致使胃腸粘膜表層發生輕度炎癥,同時伴有胃腸的運動、分泌、吸收機能紊亂,呈現以消化障礙為特征的一種普遍性疾病。如果治療方法不當或長期不治療,病牛將繼發胃腸炎或逐漸衰弱而死亡,對養牛戶造成重大經濟損失。
      l 臨床癥狀
      成年牛多表現為:體瘦毛焦、貧血、食欲減退、精神不振、消化不良、長期拉稀軟糞便。5月齡內的牛犢:拉灰白色糞便,糞便狗喜吃,是由于吃乳未消化的原因;腹部膨大,患犢消瘦,嗜睡,精神不振,站立不穩,四肢無力。剖檢成年牛在膽囊中有肝片吸蟲,胃壁上有大量同盤吸蟲,膽管、胰管有增生性炎癥。牛犢胃腸內有大量牛新蛔蟲,大小牛小腸粘膜炎癥。
      2 治療
      (1)先驅除寄生蟲:丙硫咪唑,按20-30mg/kg體重,硝氯酚為3-4mg/kg體重,配合一次內服。牛犢只用丙硫咪唑驅除牛新蛔蟲。
      (2)中藥治療:以補中益氣、扶正祛邪為治療原則,選用補中益氣湯加味,黃芪30-80g,甘草30-40g,黨參、當歸、陳皮、升麻、柴胡、白術、枳殼各30-60g,木香30-45g,用量及加減視牛的大小、體質強弱而定。
      3 典型病倒
      病例l:錢家鄉下層村村民安某,飼養黃公牛一頭約5歲,于2003年4月15日求治,主訴:該牛已病2個多月,從未飼喂發霉草料。曾請獸醫用草藥兩劑無效,過后又到集市購買一些牛羊壯膘精、牛胃藥、痢菌凈等藥灌服均無好轉。臨床見:病牛體瘦毛亂,行動無力,拉稀糞(內有未消化的粗纖維),頜下水腫。根據病史,藥物治療,癥狀,診為消化道寄生蟲病繼發慢性胃腸卡他。治療處理:用硝氯酚按3 mg/kg體重,丙硫咪唑按20mg/kg體重.配合一次口服。第二天,用中藥:黃芪80g,甘草30g,黨參45g,當歸30g,陳皮30g,升麻45g,柴胡30g,白術30g,枳殼30g,術香45g水煎溫后1次灌服。4月17日,病牛精神大有好轉,繼用上方中藥l劑;4月18日,見病牛食欲增強,糞便轉為正常;19日再用1劑,4月21日主訴病牛痊愈,療程5天。
      病例2:錢家鄉觀音灘村村民羅某家一頭40日齡的小水牛拉白灰色稀糞,糞便浮于水面而不下沉,于2003年5月10日前求治.見病牛精神不振,毛粗亂,行動無力,喜臥,出氣酸臭,腹部略膨脹.主訴:此牛為第三胎,第一、二胎牛犢因誤認為大牛奶水過多,獸醫治療不當而死亡,治療:用丙硫咪唑按25mg/kg體重口服,11日病牛排出38條牛新蛔蟲,病牛腹部還略膨脹,精神有好轉。下午用中藥:黃芪30g,甘草20g,黨參20g,當歸20g,陳皮30g,升麻30g,柴胡20g,白術20g,枳殼20g,木香20g。水煎溫后一次灌服。5月12日,見病牛精神恢復,行動有力,吃奶有勁,糞便轉黑。繼用上方2劑,5月15日,主訴:腹部不脹,排糞正常,精神正常,痊愈,療程5天。
    作者: 王號    時間: 2010-5-10 10:33
    太棒了,我頂了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会东县| 宜君县| 大洼县| 高青县| 逊克县| 恩施市| 临洮县| 疏附县| 普洱| 灯塔市| 西平县| 青神县| 东源县| 堆龙德庆县| 青冈县| 洛南县| 多伦县| 嘉峪关市| 邮箱| 龙海市| 上犹县| 长沙县| 平阴县| 巴林左旗| 连云港市| 榆社县| 南木林县| 江陵县| 抚州市| 罗甸县| 邵阳市| 齐河县| 五寨县| 晋宁县| 鄂尔多斯市| 儋州市| 商洛市| 宁强县| 思南县| 景洪市| 桑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