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雙芽巴貝斯蟲病
[打印本頁]
作者:
醫獸堂
時間:
2008-5-11 13:45
標題:
雙芽巴貝斯蟲病
牛雙芽巴貝斯蟲病是一種經蜱傳播的急性發作的季節性血液原蟲病。臨床上常出現血紅蛋白尿,故又稱紅尿熱。
病原體 雙芽巴貝斯蟲寄生于牛紅細胞內,是一種大型蟲體。蟲體長度大于紅細胞半徑,其形態有梨籽形,圓形,橢圓形及不規則形等。典型的形狀是成雙的梨籽形,尖端以銳角相聯。每個蟲體有一塊染色質。蟲體多位于紅細胞的中央,每個紅細胞內蟲體數目為1~2個,很少有3個以上。紅細胞染蟲率為2%~15%。蟲體經姬姆薩染色后,胞漿呈淡蘭色,染色質呈紫紅色(圖2-5-17、照片2-5-05)。
圖2-5-17 照片2-5-05 照片2-5-06
生活史
牛雙芽巴貝斯蟲在微小牛蜱體內發育、繁殖,待蟲體發育到感染階段時,當帶蟲蜱再叮咬健康牛時即被感染。
癥狀
潛伏期8~15天。病牛發熱,體溫升高到40~42℃,呈稽留熱型。食欲消失,反芻停止,便秘或腹瀉,排黑褐色、惡臭糞便。病牛迅速消瘦、貧血、粘膜蒼白和黃染。由于紅細胞大量破壞,出現血紅蛋白尿,尿色呈棕紅色或黑紅色。血液稀薄,紅細胞大小不均,、著色淡。重癥時如不治療可引起死亡,死亡率可達50~80%(照片2-5-06)。
病理變化
尸體消瘦,貧血,血稀如水。皮下組織及脂肪均呈黃色膠樣水腫狀。各內臟器官被膜均黃染。皺胃和腸粘膜潮紅并有點狀出血。肝、脾腫大,膽囊擴張。腎腫大,淡紅黃色,有點狀出血。膀胱膨大,存有多量紅色尿液,粘膜有出血點。肺瘀血,水腫。心肌柔軟,黃紅色;心內外膜有出血點。
診斷
根據病畜的臨床癥狀,發病季節多在夏、秋季發病。在體溫升高后1~2天,耳尖采血涂片檢查,可發現少量圓形的和變形蟲樣的蟲體;在血紅蛋白尿出現期檢查,可在血片中發現較多的梨籽形蟲體。
治療
應盡量做到早確診,早治療。常用藥物有:
1.咪唑苯脲 治療劑量為1~3 mg/kg體重,配成10%溶液肌肉注射。
2.三氮脒(貝尼爾) 劑量為3.5~3.8 mg/kg體重,配成5~7%溶液,作深部肌肉注射。黃牛偶爾出現起臥不安,肌肉震顫等副作用,但很快消失。
預防
預防本病的關鍵在于消滅蜱,可手工摘蜱或用藥物殺蜱。應用咪唑苯脲進行藥物預防,在發病季節注射一次可產生60天的保護作用。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寿宁县
|
达孜县
|
宿松县
|
盱眙县
|
林甸县
|
西丰县
|
乐亭县
|
兴仁县
|
年辖:市辖区
|
康定县
|
清涧县
|
清新县
|
峡江县
|
孟连
|
米易县
|
贞丰县
|
二连浩特市
|
瓮安县
|
衡阳县
|
琼结县
|
盘山县
|
延安市
|
巫山县
|
崇义县
|
台江县
|
仙居县
|
石嘴山市
|
吴江市
|
昌江
|
文山县
|
建始县
|
东乌珠穆沁旗
|
玉龙
|
巢湖市
|
辽宁省
|
冷水江市
|
沾化县
|
花莲县
|
南投县
|
潜江市
|
七台河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