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一例種鵝絳蟲病的診治 [打印本頁]

    作者: 醫獸堂    時間: 2008-5-11 09:21
    標題: 一例種鵝絳蟲病的診治
     鵝絳蟲病是小鵝和中齡鵝常見的一種小腸內寄生蟲病,種鵝發生此病尚不多見。2006年5月16日,筆者接診了我市灰天鵝(朗德鵝)養殖場飼養的種鵝感染絳蟲病的病例,現將診治情況報道如下。
        1 發病情況及臨床癥狀
        該養鵝場飼養的一批種鵝2200只,5月10日起(380日齡),約200只鵝漸漸開始發病,使用抗菌藥物后,效果不佳,但沒有死亡。病鵝表現為精神不振,食欲下降,消化不良;糞便稀,呈淺綠色或灰白色,含有長短不等的白色節片。其中部分鵝行走不穩,歪頭仰頸,側臥或俯臥時兩腳劃動,癱瘓,身體消瘦。5月15日夜,該場突然停電,鵝群應激打堆,當夜死亡種鵝24只。
        2 剖檢變化
        剖檢病死鵝4只,瀕死鵝2只。主要病變為小腸內有大量白色、扁平、帶狀、分節的蟲體積聚,腸道阻塞、扭轉。有一只鵝腸管已破裂,腸黏膜水腫、充血、小量出血,有灰黃色結節,腸內容物稀臭。
        3 實驗室檢查
        3.1 細菌培養 無菌操作取心血和肝臟分別接種于普通瓊脂培養基,經37℃恒溫24h培養后未發現致病菌。
        3.2 鏡檢 取病鵝糞便用清水洗滌靜置后,觀察沉淀物,肉眼可見帶狀蟲體節片;沉淀物涂片,在光學顯微鏡下可見蟲卵。
        4 診斷
        根據發病情況、臨床癥狀、剖檢變化及實驗室診斷,確診為種鵝劍帶絳蟲病。
        5 防治
        5.1 全群投服硫雙二氯酚,劑量按每kg體重150~200mg拌料。
        5.2 對鵝舍徹底打掃、消毒,對糞便、污物集中堆積,發酵處理。
        5.3 徹底更換水上運動場內的水,清除水池中的淤泥和糞便,并進行消毒。
        5.4 成鵝每年在春季放牧前和秋季放牧結束后進行兩次驅蟲。幼鵝在放牧開始后18日,全群驅蟲一次。
        通過治療,鵝群逐步開始穩定,恢復正常。
        6 體會
        6.1 劍帶絳蟲的中間宿主是劍水蚤,主要生活于死水、水流較慢的淺水區,對于人工開挖的水上運動場應經常換水,定期清除水池中泥土和糞便,并進行消毒后再放水進池。
        6.2 種鵝感染劍帶絳蟲病一般不會導致死亡,但在種鵝受到天氣突變、飼料更改、夜間停電等應激時,會導致種鵝的發病死亡。
        6.3 在防治過程中,應該采取綜合防治措施,根據預防為主、治療為輔、防治結合的原則,平叫做好科學飼養管理、定期驅蟲、定期消毒等工作。
    作者: Dear_瘋    時間: 2009-5-18 16:01
    主要是預防沒跟上!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汶上县| 宕昌县| 黄山市| 周至县| 黄冈市| 武功县| 青海省| 赤峰市| 绥芬河市| 军事| 大埔区| 鹤壁市| 广饶县| 西宁市| 塔城市| 麻城市| 大埔区| 泰安市| 舒城县| 墨玉县| 平阳县| 翁源县| 太白县| 新和县| 石柱| 固镇县| 苏尼特右旗| 卢龙县| 胶南市| 金山区| 聊城市| 泰顺县| 克拉玛依市| 彭山县| 承德县| 绥阳县| 翁牛特旗| 贺州市| 深水埗区| 武邑县| 浮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