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淺析雞場新城疫免疫失敗的原因
[打印本頁]
作者:
和興
時間:
2008-5-11 06:13
標題:
淺析雞場新城疫免疫失敗的原因
新城疫(ND)是危害養雞業的最主要禽病之一。西方發達國家采用撲殺強毒感染群為主的方法,已基本控制了本病。而我國由于經濟發展水平的限制,以及強毒感染的普遍存在,尚不可能采用撲殺為主的策略,免疫接種目前仍是控制ND的主要方法。但近年來,免疫雞群爆發新城疫的案例時有發生,為什么在使用了多次免疫后仍然不能阻止ND的發生呢?筆者就造成ND免疫失敗的原因作一綜合分析。
1.
疫苗質量問題
合格的疫苗是保證免疫成功的第一步,沒有合格的疫苗則一切措施都將成為空談。疫苗的質量問題一般產生于以下幾個環節:首先是疫苗生產環節。制造商是否具備標準的疫苗生產毒株,是否采用SPF胚生產,是否具有安全的生產環境和先進的生產工藝等等。當然作為疫苗的使用者,不可能完全了解商家的所有信息,但可從GMP認證、企業規模、行業內信譽度、客戶反饋等方面綜合判斷;其次是疫苗的保存運輸環節。活苗一般要求0℃以下保存,長途運輸過程中能否保證疫苗一直處于要求溫度范圍內,儲存疫苗的冰柜是否有過斷電情況等;最后是疫苗的使用環節。凍干苗以制造商提供的稀釋液稀釋,未提供的按疫苗說明選用稀釋液,一般要求不能含有漂白粉類消毒劑、重金屬離子,常采用注射用氯化鈉溶液稀釋。凍干苗稀釋后應在規定時間內用完,尤其是夏季,避免陽光直射,高溫高熱將加速活苗效價的降低,影響免疫效果。
2.
免疫程序問題
ND疫苗的免疫程序因場而異,但制定免疫程序的原則是不變的,主要參考因素有母源抗體水平、疫苗種類、區域的疫情等。 2.1首免日齡的確定 ND的首免日齡應根據母源抗體的高低來確定。若雛禽母源抗體過高,影響頭兩周內的活疫苗接種效果。若過低,在接種疫苗后產生保護作用的時間里會有一段安全空白期。若參差不齊,則無法確定統一的首免日齡。因此,均勻的母源抗體(來源于同一批種禽的同一批種蛋孵化,所用的免疫程序、疫苗的品種、批次、廠家一致,接種劑量途徑一致),更有利于制定合理的首免時間。 2.2 疫苗種類 ND活疫苗可分兩大類:緩發型和中發型。中發型毒株因毒力較強僅適用于有基礎免疫的禽接種,緩發型毒株的毒力也不盡相同。滴鼻、點眼和浸嘴等接種方法常用于緩發型疫苗,中發型疫苗通常需要翼翅劃種或肌肉注射。不同疫苗毒株刺激產生抗體的能力不一,毒株的毒力越強,則產生的抗體水平越高。由于雞的免疫器官發育成熟一般需要數周時間,一些毒力較強的疫苗株常會給雛雞造成嚴重的接種反應,即使是Lasota這樣的緩發型弱毒株也曾有給1日齡雛雞造成14%發病率的報道。因此,從安全角度考慮,雛雞初次免疫宜選擇毒力較弱的疫苗毒株。在初次免疫后一段時間,再進行第二次免疫,能出現強烈的免疫應答反應,抗體水平有較顯著提高。二次免疫可選用毒力相對較強的疫苗毒株,這樣產生的免疫反應更強。 ND油乳劑滅活疫苗的毒種包括Ulster2C、B1、Lasota、Roakin及幾種強毒,雖然毒力大小不同,但仍屬于一個血清型,在免疫保護力上差異不大。滅活苗與活疫苗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儲存比活疫苗容易;1日齡免疫不受母源抗體影響;免疫雞副反應非常小,可用于不能接種活疫苗,特別是有并發病原感染的雞;可刺激產生很高水平的保護性抗體并可持續較長時間。鑒于ND滅活苗有以上活苗不可替代的優點,因此,在某些場為了節約疫苗成本和減少勞動強度而全部采用活苗免疫的方法是錯誤的。 2.3 加強免疫時間的確定 不管是ND活苗還是滅活苗,一次免疫均不能使雞只終身受保護,因此需要加強免疫以提高雞群的抗體水平。由于影響免疫的因素眾多,因此各場各批雞加強免疫的時間不能一概而論,必須根據當前雞群的抗體水平來確定,在雞群HI滴度4log2以上時具有免疫保護力,如果HI滴度多在3log2以下,應立即對雞群免疫。II系苗的免疫效價在4log2-7log2之間,I系苗在5log2-8log2之間。如果雞群的HI抗體滴度有的低于3log2,有的高于8log2,則表明野毒存在,應立即免疫接種;如果平均滴度在7log2以上,則說明雞群已耐過,不必再免疫。抗體監測時間一般是弱毒苗接種后15-20天,滅活苗免疫后30天進行。抽樣雞群數,小群采樣比例3%-10%,大群采樣0.1%—0.3%。因此,堅持抗體監測制度,不盲目憑經驗進行加強免疫,是防止免疫失敗、確保免疫效果的必要條件。 2.4 不同疫苗之間的干擾 疫苗之間的相互感染主要是指活苗之間,如做傳染性支氣管苗后7到10天不能做新城疫苗,做傳染性喉氣管苗后7到10天不能做新城疫苗等,由于養殖密度的不斷提高,而相應的飼養條件不能跟上,因此免疫接種成了對硬件不足的一個補充,特別是蛋雞、種雞在育雛階段,由于接種的疫苗種類繁多,無法保證不同疫苗之間的有效的間隔時間,因而常出現接種后副反應嚴重或產生的抗體滴度低等情況,引起免疫的失敗。不少疫苗生產廠家為了減少雞群的免疫次數,致力于開發聯苗,部分已進入市場,常見的有新城疫-傳支二聯弱毒苗,聯苗減少了對雞只的刺激,降低了免疫的工作強度,但免疫效果仍沒有單苗免疫效果確實。若采用滅活苗免疫,則就不存在不同疫苗間的干擾問題,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不同品種的滅活疫苗免疫時間間隔不長,那么兩次注射的部位不能在雞只的同一位置,避免了連續刺激造成傷殘和機體對疫苗的吸收。
3.
免疫方法問題
免疫方法是免疫計劃的實施,根據疫苗的特性可選擇不同的免疫方法,常見的免疫方法有飲水免疫、注射免疫、粘膜免疫(噴霧免疫、滴眼、滴口、滴鼻)等。噴霧免疫省工省時,適用于較大的雞場,對NDV這種對呼吸道親嗜性的疫苗效果很好,但也容易引起雞群的應激,尤其容易引發慢性呼吸道疾病。霧滴大小、稀釋液用量、雞舍的密封程度、溫度、濕度等原因需綜合考慮,任何一個因素超出控制范圍都有可能引起免疫失敗。注射免疫主要是用于NDV的油乳劑滅活苗,此法工作量大,但免疫確實,除非出現人為的漏免,此外,還應充分考慮免疫接種劑量的準確性,在連續注射一定雞只數后切記校準射器刻度和更換針頭。滴口、滴鼻、滴眼這三種免疫方法在NDV弱毒苗免疫時使用廣泛,此法中的關鍵點有以下幾個:a)采用專用稀釋液或生理鹽水,不能隨意的在稀釋液中添加抗菌藥物;b)稀釋疫苗的滴瓶必須有準確刻度,保證滴頭每滴均勻(0.03ml/滴);c)滴眼免疫時,待雞眨眼且疫苗已均勻分布與眼球表面后方可將雞只放入雞籠,切記過分追求速度導致免疫劑量不準確。
4.
藥物干擾
各個養殖場按防疫的要求,在定期開展消毒及預防性投藥,但當有免疫實施時,應慎重考慮,對于氯霉素、磺胺類藥物,對免疫系統有抑制作用的藥物在免疫期應禁止使用,作細菌活疫苗免疫時,禁止投任何抗菌藥物,作病毒活疫苗免疫時,禁止投抗病毒類的中藥或化藥,且活苗免疫當天及前后一天不能作帶雞消毒。
5.
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干擾
一些能夠產生免疫抑制的病原也可不同程度地降低ND疫苗的免疫反應。有研究表明,蛋雞和肉雞出殼后飼養在有傳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污染的環境里,會出現對ND疫苗接種的免疫抑制,表現為ND HI抗體效價降低。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病原還有:馬立克氏病毒、淋巴白血病病毒、網狀內皮增生癥病毒、呼腸孤病毒、傳染性貧血因子等。為了有效地控制ND,必需加強免疫監測,充分考慮各種可能的影響因素,制定出合理的免疫程序。
6.
雞群健康及應激因素的干擾
6.1 飼料中營養含量不足(蛋白質,維生素,微量元素,脂肪等):特別是對雛雞來說尤其重要,一般情況下一月齡內的小雞是免疫系統逐漸健全的一個過程,如果在這時期飼料品質不強或配比不合理,極易引起免疫器官發育不全,導致免疫缺陷。 6.2 應激:機體在應急的情況下會產生大量腎上腺皮質激素(糖皮質激素)可導致體內免疫細胞減少,這種情況勢必影響抗體的生成,結果可造成免疫失敗。此外,雞舍內溫度過高或過低會影響免疫細胞的分裂和生成;密度過大、病毒性腸炎的存在、慢呼的長期存在,都可引起免疫缺陷,導致免疫失敗。
綜上所述,導致
ND
免疫失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對
ND
的防控,需從各個方面著手,建立有效生物安全屏障,有效的管理,有效的制度,使免疫的整個過程都在可控范圍內,隨時監督,及時糾正,才能最大限度保證
ND
免疫的有效性,減少免疫失敗發生的幾率。
作者:
wlq5672008
時間:
2008-5-11 08:06
hao 。學習一下!!!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梅河口市
|
福州市
|
秭归县
|
宁乡县
|
永嘉县
|
图木舒克市
|
灌云县
|
宜昌市
|
莲花县
|
绿春县
|
和静县
|
安泽县
|
漯河市
|
昭平县
|
孝昌县
|
长岛县
|
包头市
|
西青区
|
镇坪县
|
左贡县
|
屏东市
|
调兵山市
|
宜都市
|
册亨县
|
萝北县
|
明溪县
|
延寿县
|
香河县
|
任丘市
|
桓仁
|
汶川县
|
太湖县
|
汉沽区
|
忻城县
|
迁安市
|
咸阳市
|
三明市
|
辽阳市
|
呼伦贝尔市
|
山东省
|
永年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