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牛網尾線蟲病的防治 [打印本頁]

    作者: 醫獸堂    時間: 2008-5-9 22:47
    標題: 牛網尾線蟲病的防治
      牛網尾線蟲病是由胎生網尾線蟲寄生于牛等動物的呼吸器官而引起的一類線蟲病。胎生網尾線蟲主要寄生于牛等動物的氣管、支氣管、細支氣管和肺泡,主要引起患牛的呼吸系統癥狀。我國西南的黃牛和西藏的牦牛多有此病發生,常呈地方性流行;牦牛常在春季牧草枯黃時大量地發病死亡,是牦牛春季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病原
      寄生于牛體內的主要是胎生網尾線蟲,其蟲體乳白色,呈細絲狀,雄蟲長40—55毫米,交合傘發達,交合刺也為多孔性構造;雌蟲長60—80毫米,陰門位殺蟲體中內部位,蟲卵呈橢圓形,內含幼蟲,大小為82—88微米x33—39微米。寄生于牛體氣管、支氣管內的網尾線蟲的雌蟲產出含有幼蟲的蟲卵;當患牛咳嗽時,被咳到口中咽入胃腸道里;蟲卵中的第一期幼蟲孵出后隨牛之糞便排體外;幼蟲在適宜的條件下經3周左右發育成具有感染能力的第三期幼蟲;這種幼蟲被牛吞食后沿血液循環經心臟到達肺,逸出肺的毛細血管進入肺泡,再移行到支氣管內發育成為成蟲。
      (二)癥狀
      最初出現的癥狀為咳嗽,初為干咳,后變為濕咳,咳嗽的次數逐漸頻繁;有的發生氣喘和陣發性咳嗽,流淡黃色的黏液性鼻液。體溫有時升高到39.5—40℃,食欲減少或消失、消瘦、貧血,放牧時落群,精神不振,呼吸困難。聽診有濕噦音,在8-9肋間有濁音。嚴重者常導致肺泡性及間質性肺氣腫,表現為吃力的咳嗽及嚴重的呼吸困難;后期臥地不起,口吐白沫,多經3—7日左右窒息死亡。
      (三)診斷
      根據臨床癥狀,特別是牛群咳嗽發生的季節和發病率,可考慮是否有線蟲感染的可能。用幼蟲檢查法,在糞便、唾液或鼻腔分泌物中發現第一期幼蟲,即可確診。剖檢時在支氣管、氣管中發現一定量的蟲體和相應的病變時,亦可確認為本病。
      (四)防治
      本病的預防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①加強飼養管理,合理補充精料,以增強牛體的抗病能力,從而達到減少寄生數量和縮短寄生時間的目的;②應將犢牛與成年牛分群飼養或分群放牧,以避免接觸感染幼蟲;③對糞便及時堆積發酵處理,以免蟲體污染外界環境;④放牧期間要做好普查和定期驅蟲工作;⑤發現病牛,及早確診,及時治療。
      牛網尾線蟲病治療可選用以下藥物:①海群生(乙胺嗪),牛按每千克體重50毫克,一次口服;②左旋咪唑,按每千克體重7—8毫克,肌肉或皮下注射;③丙硫咪唑,按每千克體重10~20毫克,口服④氰乙酰肼,按每千克體重17.5毫克溶于少量溫水中,一次灌服,也可拌入少量精料口喂服;或按每千克體重15毫克,配成10%溶液,皮下或肌肉注射;該藥宜現用現配。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什邡市| 广元市| 汉沽区| 星子县| 呼玛县| 彭山县| 年辖:市辖区| 海原县| 凌海市| 新密市| 比如县| 江城| 黄骅市| 樟树市| 扬中市| 兴国县| 鲜城| 琼结县| 三穗县| 安泽县| 海晏县| 长兴县| 淮北市| 秭归县| 宜川县| 曲麻莱县| 长汀县| 汝城县| 株洲市| 射洪县| 郎溪县| 岱山县| 拉萨市| 南部县| 于田县| 南漳县| 手游| 华宁县| 柞水县| 密云县| 河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