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加強食品小作坊監管反映強烈 食品安全法(草案)收到群眾意見4838件 [打印本頁]

    作者: 華山    時間: 2008-5-9 16:54
    標題: 加強食品小作坊監管反映強烈 食品安全法(草案)收到群眾意見4838件
     

       本報訊  記者從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獲悉,食品安全法(草案)自4月20日向社會公布征求意見以來,截至4月29日,已收到群眾意見4838件,內容主要涉及關于食品安全監管機構的職責、政府在經費保障方面的責任、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與地方標準的意見和建議等。其中,關于加強對食品小作坊的監管反映最為強烈。

      草案第二十七條規定“農民個人銷售其自產的食用農產品,不需要獲得食品流通的許可;生產者生產在本鄉(鎮)行政區域內銷售的食品,不需要獲得食品生產的許可。”多數群眾提出,小企業、小作坊存在的食品安全隱患最多。據統計,目前從事食品小作坊的約占食品生產企業總數的70-80%,而大部分小作坊衛生條件差,生產工藝簡陋,人員素質差,無相應檢驗設施,對所生產的食品難以從根本上保證衛生和安全,一旦發生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極易造成較大的社會影響。如果對食品小作坊不加強監管,會形成事實上的監管空白,對食品安全造成潛在危害。而草案的這一規定等于是允許小作坊無證生產經營,給制造偽劣食品黑加工點留了條活路,其結果是鄉(鎮)將成為食品黑加工點的重災區,這不符合食品安全法的立法目的。為此,許多群眾在征求意見中建議,草案應進一步加強對食品小作坊的監管。

      草案第八章對食品安全的監督管理作了規范。許多群眾反映,目前食品監管的薄弱環節主要是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農村偏遠銷售食品經營部、流動食品小商販、學校周圍的小雜貨店等。在廣大農村市場,劣質、細菌等安全指數嚴重超標的食品隨處可見,在各中小學校的周邊,無牌、無廠址、無食品安全標志的“三無”小食品比比皆是。對于上述環節,“監督管理”一章中應有專門條款加以規范。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华市| 同江市| 广西| 灵山县| 广宁县| 巢湖市| 诏安县| 普格县| 仙游县| 莒南县| 五家渠市| 肇源县| 岢岚县| 砀山县| 长沙县| 诸城市| 西盟| 华亭县| 英超| 湘潭市| 疏勒县| 甘洛县| 定西市| 博爱县| 平凉市| 邮箱| 成安县| 青州市| 滕州市| 昌平区| 交城县| 彰化市| 曲麻莱县| 博白县| 莱阳市| 通化市| 原阳县| 镇坪县| 西盟| 西乡县| 阿瓦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