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品管和生產是否可以合并為一個部門,由同一個部門經理負責? [打印本頁]

    作者: chen98448    時間: 2008-4-28 11:24
    標題: 品管和生產是否可以合并為一個部門,由同一個部門經理負責?
    很長時間沒有到我們的飼料品質管理板塊來了,看到大家對于生產和品管的分工、職責的討論很感興趣,而且每個人的觀念和理解都不一樣。可見大家在實際的工作中肯定也碰到很多這樣的問題,所以才很有這樣的感觸。大家都認為品管和生產是對立的、永遠是有矛盾的,所以在實際的工作碰到很多感覺不可理解、委屈或生悶氣的事情。
    那我們有沒有合適的方法去解決呢?如果把生產和品管合并為一個部門,由同一個人部門經理去負責或者說生產經理既負責生產又負責品管,是否可以避免這樣的矛盾產生?有什么利又有什么弊?希望大家談談自己的看法,最終為我們的生產和品質管理找到最佳的方法。我做過2年的品管,3年的生產,對兩個部門的工作和矛盾點也有所感觸。
    其實我一直贊同“生產經理既負責生產又負責品管”的管理模式,那這樣的話,可能就沒有那么多的矛盾,出現不合格產品的時候,就不會出現扯皮、互相埋怨、推脫責任的事情。因為本身生產經理的職責就是需要保證產品質量。其實換過來想想,對于一個遵紀守法的生產性的企業,很重要的部門也是產生利潤的兩個部門就是銷售和產生(靠財務偷稅漏稅的公司不算),而財務、采購、人力和品管都是為這兩個部門服務的,品管就是協助生產經理控制產品質量的!

    [ 本帖最后由 chen98448 于 2008-4-28 11:33 編輯 ]
    作者: 胡文輝    時間: 2008-4-28 12:17
    合為一個部門是不妥的,這就等于行政部門和司法部門合為一體了。另外,品管部門的職責很廣的,不僅僅是生產那一塊。不過可以明確生產過程的質量管理由生產部門負責,只有負起全部的責任,效率才會提高,人人都有責任,最后就是人人都無責任。
    事實上生產過程的質量控制,主要就是:一工藝流程的制定,二員工的培訓,三生產的執行。本來而且事實上也應該是生產部門主導。
    可行的方案就是設置一個主管質量的副總,品管部、生產部都歸其管。
    作者: NTDY    時間: 2008-4-28 13:31
    對陳總所說的問題我深有感觸,我也曾經做過品控,因為大學剛畢業,社會經驗不足,所以在有些方面得罪了不少人,我離開那家公司不能說沒有這方面的原因。
    作者: HHH    時間: 2008-4-28 14:54
    小廠的做法!!!!!!!
    作者: 小農民    時間: 2008-4-28 15:06
    可行的方案就是設置一個主管質量的副總,品管部、生產部都歸其管。
    這個方案在某些公司有!
    作者: chen98448    時間: 2008-4-28 15:12
    原帖由 HHH 于 2008-4-28 14:54 發表
    小廠的做法!!!!!!!


    其實歐美飼料企業早有先例,現在很大一部分都是這樣操作的!
    作者: 居心良苦    時間: 2008-4-28 15:17
    合在一起,有點難度;生產主管大多從生產基層做起,品管主管大多是科班出身,經歷不同的。倒是胡總的辦法有點可行,加一副總,主管生產,品管,采購,應該比較合適
    作者: all    時間: 2008-4-28 17:52
    關于這個話題,我來談一下看法。生產部和品管部管理的范圍不一樣但又有著內在的聯系,不存在合并為同一部門的可能性。根據原來我所在的那個外資企業的做法是:質量保證部負責全公司的質量保證體系的正常運轉,負責公司的質量保障體系的程序文件的編寫和修訂,負責公司的定期內審,發現問題后及時修訂程序文件,并負責及時地將有關部門的有關文件更新(所有程序文件都屬受控文件,有編號、登記,及分發范圍),還負責全公司各級員工的質量培訓。質量保證部經理就是公司的質量管理代表,負責對所有程序文件的審查(包括生產部的所有操作程序文件),通過質量管理代表簽字批準后再交總經理簽字發布,執行。
    在生產部內各生產班組均有工藝員負責工藝流程的管理,監督工藝操作規程的嚴格執行。生產車間出了質量事故,則應由生產部負責,而質量保證部的品管人員則有責任協助車間調查原因并修改有關的程序文件,作出永久性的預防措施。
    質量保證部和生產部同屬技術總監領導。由于程序文件制訂得很嚴密,環環相扣,所以從根本本上杜絕了質量事故的發生。
    以上內容供參考 。

    [ 本帖最后由 all 于 2008-4-28 17:56 編輯 ]
    作者: ctrll    時間: 2008-4-28 18:35
    沒有不可能的事情,只看如何操作。生產同品控在技術上差異挺大,比如生產人員機械知識要懂,品控人員在化學與營養方面要懂一些,知識的全面是關鍵吧。否則可能過于注重一個方面忽視另一個方面。
    作者: chen98448    時間: 2008-4-28 19:05
    其實對于我們嘉吉公司來說,生產經理的要求很高的,不僅要懂得生產工藝\維修管理\設備\品質管理還包括財務管理,還需要英語相當好,不是一般人能勝任,不是科班出生,肯定更不行了.所以我們的招聘的生產人員有很多的都是本科生,工作個1-2年,有一定培養前途的,集團會每年的10月份左右,舉行一個為期半年的生產經理候選人的培訓(其他部門都沒有這樣的專業培訓),是非常重視的,不是大家說的一般懂生產的員工就能做,所以還是觀念的不一樣. 這可能也是國內很多企業生產地位比較低的一個原因.
    作者: chen98448    時間: 2008-4-29 09:45
    原帖由 胡文輝 于 2008-4-28 12:17 發表
    合為一個部門是不妥的,這就等于行政部門和司法部門合為一體了。另外,品管部門的職責很廣的,不僅僅是生產那一塊。不過可以明確生產過程的質量管理由生產部門負責,只有負起全部的責任,效率才會提高,人人都有責任 ...


    其實是一個道理,就是把生產經理換成質量副總了,或者直接說把生產經理換成品管經理了,其實是一樣的!我贊成!
    作者: 胡文輝    時間: 2008-4-29 16:04
    呵呵,我在這里發這幾個帖子,就是希望能幫助大家破除這種錯誤的觀念。希望能有作用。
    作者: chen98448    時間: 2008-5-1 21:07
    其實品管對于中國飼料行業來說是個新鮮的玩意兒,國內飼料廠品管的定位和職責存在很大問題,有的品管部門可能都不知道自己的工作重點在哪兒!
    作者: qinqin    時間: 2008-5-3 15:39
    合并為一個部門,除非生產部經理有很強的質量意識和經驗,或者品管部經理有很強的生產經驗,否則,免談!!!!
    作者: 薛侃    時間: 2008-5-4 17:24
    我比較認同all的看法。:gongsi: :gongsi: :gongsi:
    作者: sunfei05    時間: 2008-5-5 08:13
    不應該,品管應該就是找生產問題的,如果都是一個部門了,那自己怎么會找自己的毛病,到時候產品就不用說保證質量了
    作者: jxkjhfg    時間: 2008-5-5 19:54
    對于規模不大的企業,可以合并,我既管理生產又管品管10年,只要位置擺正,能很好地完成生產品管工作,工作能保質保量。
    作者: 開拓者-奮斗    時間: 2008-5-5 20:40
    生產和品控共屬生產部所管,品管部單獨負責整個公司的制度管理和品管細節工作,對外交流工作。
    作者: chen98448    時間: 2008-5-6 10:29
    原帖由 jxkjhfg 于 2008-5-5 19:54 發表
    對于規模不大的企業,可以合并,我既管理生產又管品管10年,只要位置擺正,能很好地完成生產品管工作,工作能保質保量。

    同意樓主的觀點,關鍵是你尋找什么樣的人來管理而不是監督與不監督的問題。如果你選的“官”的不好,人民再監督、監察機關再監督,不還是有那么多的貪污受賄嗎?這是人的問題而不是體制的問題!
    作者: chen98448    時間: 2008-5-6 10:30
    原帖由 開拓者-奮斗 于 2008-5-5 20:40 發表
    生產和品控共屬生產部所管,品管部單獨負責整個公司的制度管理和品管細節工作,對外交流工作。

    這樣的品管工作無任何意義啊,品控和品管的區別到底在哪里?
    作者: zmyqhdcl    時間: 2008-5-6 10:47
    學習啊,品管和生產合為一個部門也有好處,那樣就不會只顧產量,不顧質量了
    作者: 春天的故事    時間: 2008-5-6 11:22
    我們曾經嘗試過把生產部和品控部以及售后服務劃歸一個領導成員統籌分管,效果相對來說要好些,主要是有理于協調和合作。
    作者: zhangli8396    時間: 2008-5-8 08:55
    生產和品控是矛盾兒同意的
    作者: 胡文輝    時間: 2008-5-8 09:03
    原帖由 chen98448 于 2008-5-6 10:29 發表

    同意樓主的觀點,關鍵是你尋找什么樣的人來管理而不是監督與不監督的問題。如果你選的“官”的不好,人民再監督、監察機關再監督,不還是有那么多的貪污受賄嗎?這是人的問題而不是體制的問題!

    不支持這個觀點。做事情,首要的是制度。也就是說法治第一,人治第二。
    寄托于英明無私的人治上,從企業長遠的發展來看,隱患很大。
    作者: 謝    時間: 2008-5-8 09:20
    贊成陳總合并的做法,直接高效;設質量副總只是個公司層面,副總有點高不切合實際。
    作者: fuxchina2006    時間: 2008-5-10 16:12
    標題: 回復 8樓 all 的帖子
    很多時候,不見得合并為一個部門就能把事情做好,或者現在是兩個部門就存在矛盾,相互扯皮的現象是不可避免的。有了相關的規程,還要能夠強有力的貫徹執行;如果有法不依,你法律再好,制度再健全也無濟于事。關鍵還是要看領導的眼見,以及如何均衡質量與生產,沒有生產就沒有產品,但沒有質量你將更沒有生產。
    說是這樣說,但具體操作起來就是顯示個人能力與魄力了。但執行力是永遠不變的主題
    作者: 又見新月    時間: 2008-5-10 16:29
    生產和;品管是有很多想聯系的工作但是他們不能合并
    因為在質量和數量上是不同方向的兩個問題,也是飼料廠有時候很矛盾的問題
    作者: yutou3000    時間: 2008-5-17 10:52
    這個方法可行
    作者: 好運    時間: 2008-5-17 11:33
    感覺是不能合到一塊的,合到一起就成了裁判和運動員是一個人,你感覺合適嗎?
    作者: fuzhen    時間: 2008-5-17 17:21
    其實品管與生產合為一個部門也沒什么不可以,關鍵是看品管與生產履行職責的能力,執行力才是產品質量的保證。
    作者: 波縱天下    時間: 2008-5-17 18:22
    我現在就是試圖在合并,我正在進行中。。。。。。。。。。。。。。。。
    作者: 沙沙    時間: 2008-5-18 10:15
    個人認為是不大可行!
    生產是管生產,品管是管品質.這兩個要求是不一樣的!
    在我們公司,生產那對品管的東西是比較明白,但是,生產需要追求一個產量問題,如果產量大了,那品質這方面就會有松動,但是,如果品管這方面太嚴格,也會對生產的產量有影響,出了次品,肯定要返工!如果合成一個部門,那誰對這方面進行控制?
    作為品管人員,要本著自己的職責,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對生產起到監督作用!
    作者: XNCHAIN    時間: 2008-5-18 22:10
    生產和品管同一個部門與分開成兩個部門。各個公司的體制而定,沒有對和錯之分。

    如果品管和生產同一個部門經理管理,這是對經理的考驗。正如Chen說的一樣,要求很高!
    遇到質量問題,必須要高于生產及其效率。
    質量,是一個公司的命脈!這一點,論壇中的每一位都因該明白。
    作者: freefish09    時間: 2008-5-19 11:47
    陳總的觀點很好,國內有些企業也是這么做的。但我覺得,生產與品管合并是有前提條件的,即要求生產經理專業素質高,質量意識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只是機械地將生產與品管合并,人員是精簡下來了,質量管理方面也薄弱了。
    作者: diy1118    時間: 2008-5-19 14:26
    我們品管是屬于技術部管理,生產有個生產部.兩個部門協調.品管方面有人跟蹤生產全過程
    作者: 高峰982    時間: 2008-5-20 11:31
    我的公司就是這樣合在一起的啊
    作者: 明天    時間: 2008-5-21 11:34
    我個人覺得合不合并不是很重要,關鍵是看該企業的生產經理的質量意識如何,如果生產經理把生產產品質量放在第一位,就好辦了
    作者: xishuanhu    時間: 2008-5-21 11:37
    肯定可以了,只不過不同規模的公司操作方法不同而異!
    作者: yanshenghua    時間: 2008-5-21 17:12
    質量是生產出來的,不是品管出來的。現場品管只是某一初始階段的一個產物。隨著飼料行業的逐步成熟,部門分工的逐漸加強,現場品管的作用日益消弱,這是對的。否則,我們面對的只能是品管和生產的對立和扯皮。其實,品管是為生產服務的,同時具有監督的職能。品管只要為生產保證合格的原料,并在質量管理上幫助(協助)生產,那么工作就容易多了,部門之間就融洽了,當然,必要的質量考核還是要有的。
    作者: silu    時間: 2008-5-23 07:26
    選對人都可以,什么都由人來做主
    作者: 胡文輝    時間: 2008-5-25 21:45
    原帖由 silu 于 2008-5-23 07:26 發表
    選對人都可以,什么都由人來做主

    人是靠不住的,要靠制度。
    作者: 小農民    時間: 2008-5-26 00:36
    有時候機器比人好,因為它們沒有思維。不會想出歪點子。
    作者: silu    時間: 2008-5-26 13:40
    我恰恰不這么想,可能在一個很小的階段是這樣.
    作者: huangyepiaopiao    時間: 2008-5-26 22:29
    品管和生產是否可以合并為一個部門,由同一個部門經理負責?

    我們廠就是如此,而且做的也很好,品管和生產班長協調好,產品出現問題一起找原因并解決.
    作者: 胡文輝    時間: 2008-5-26 23:48
    在制度設計上這是有較大隱患的。一個是行政執行部門,一個是司法部門,二者合為一體,這家伙事可就大嘍:tiaotiao: :tiaotiao:
    作者: 小農民    時間: 2008-5-27 01:05
    標題: 回復 45樓 胡文輝 的帖子
    呵呵,所以執行者有權更改標準了,標準制定者可以干涉執行了。
    作者: 陳榮義    時間: 2008-5-27 06:31
    標題: 關鍵
    1、個人認為質量是企業生存的關鍵,那么無論怎樣操作只要負責就可達到,但是大公司、小公司、外資企業、私人企業、成熟企業、剛起步企業都是不同的操作方式。
    2、舉一個例子:我負責品管部工作,但公司沒有現場品控人員,所以生產部經理的責任心就顯得重要了,而品控部實際上是對生產實行監督,不過一次我出差發生了這樣一件事:生產部出現嚴重串倉現象,質量出現不合格,生產部利用晚上時間關上車間,進行回機生產,實際上產品能夠合格嗎?當然不會合格。這樣就可以知道品控和生產不能合為一體了。
    作者: 老楊    時間: 2008-5-27 10:50
    陳總所言極是!現實中的企業還是人治加法治的混合物,或者說人治的傾向更大一點!!!我現在是技術總監,品管與生產我全部管起來,我也沒設現場品管,但生產部主管的工作是相當的小心,(當然這個生產主管也很有發展前途,我是將他作為重點培養的!!!)但在我來這個公司之前,可不是這個樣子了!!!

    所以,請老板或老總們明白:一定的管理模式是要在一定的條件下才能成立的!!!不可一刀切!!!文字上所謂的管理職責只是一個文字上的規范,叫什么只是個稱謂,不論"白貓黑貓",關鍵是工作要真正落實下去,不執行,那只是文字游戲,沒有任何意義!!!執行力才是第一位!!!本人的親身感受!!!

    [ 本帖最后由 老楊 于 2008-5-27 11:04 編輯 ]
    作者: 小農民    時間: 2008-5-28 00:36
    標題: 回復 48樓 老楊 的帖子
    所以說用人很重要,老楊您的生產主管很優秀,所以您可以不設置這個崗位。即使你設置了現場品管這個崗位,但是品管自身的質量意識不強,或者說是不熟悉,那是不是比沒有設置這個崗位更差呢?
    作者: 小農民    時間: 2008-5-28 00:38
    我個人一直認為,如果要設置現場品管這個崗位,那你就得用個十分優秀的品管,不然的話,最好不要設置,如果設置了,到時候反而不好了哦。
    作者: 山中的漫游者    時間: 2008-5-28 14:56
    小農民的觀點很對的,嚴重支持
    作者: mafu001    時間: 2008-5-31 17:18
    關鍵是品管能否發揮作用,能否和生產平起平坐,敢于直言,只要柔和好,那應該可行
    作者: mywww888    時間: 2008-5-31 22:50
    標題: 找個能人做生產技術部經理
    下面設置一個生產主管,一個質量主管,如果設置個副總的話,費用太高,管理更難,不可取!;P:
    作者: 銀狐    時間: 2008-5-31 22:56
    標題: 品管和品控?
    我不看好某一個運作模式是最好的,在某些階段可能感覺品管和品控如同虛設。很多在這里討論的老師是做技術工作的,是的,給動物作好食品就行,可你怎么保證你的設計配方能夠如你所愿的執行下去,能夠得到你當初設計的效果呢?你是將這一個重任交給生產一線的操作工人?還是生產經理?或者是你所信任的品管品控人員呢?說得謙虛一些,飼料加工企業是一個粗放的低附加值的生產型企業,簡單的物料混合就能創造微薄的利潤,不象那些軸承車件,只要拿著千分尺一卡就知道合格與否。原料驗收指標低個一、兩個,你收不收?一噸的生產盤重稱量有那么個四五公斤誤差,對產品的影響大嗎?生產完豬雞料,沒有時間清倉,接著生產牛料,這樣的污染控制不控制?
    作者: mywww888    時間: 2008-5-31 22:59
    標題: 其實還是要看公司的具體情況而定
    如果你是集團化的大公司,對于下面的分公司,肯定分開設置好些,大家有制度相互約束的!
    如果你只是個獨立的小型廠,你就不用費心事去搞什么生產部啊技術部啊品管部,
    這些浪費錢又相互推委的部門了!
    作者: 7570978    時間: 2008-6-1 16:49
    加一副總,主管生產,品管,采購,應該比較合適
    作者: chen98448    時間: 2008-6-2 12:07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有的說品管經理管理整個生產品管部比較合適有的說生產經理管理整個生產品管部比較合適,有的建議招一個副總來管理。 其實我們沒有必要把這個看成是品管經理生產經理生產副總/技術副總。至少他有這樣的一個可行性。但是有個前提就是這個生產品管部的負責人必須要有責任心正值誠信,不會因為害怕承擔責任而擅自將一些不合格品發到市場上或者接收不合格的原料或不提供真實的客戶抱怨產生的原因。我想這個應該是個關鍵點,當然這是由人的素質來決定的。如果把這個人選對了,其他問題都不是問題。

    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實際上來講,生產和品管讓一個經理來管肯定沒有什么為題,想一想一個總經理都可以生產、品管一起管理,那么為什么經理就不可以呢?當然可以,而且我想這樣做更利于問題的解決。試想一下如果品管和生產發生矛盾,你認為內行人和外行人哪個人解決比較合適,當然是內行人。這樣的矛盾反應到老總那兒,因為老總肯定不會太精通,只能是各打50大板或者就是偏向于會說的人;而如果是一個專業的人員,他肯定會對整個問題作一個透徹的分析,包括前因后果,品管和生產各應該負什么責任,以后怎么去注意,這樣的矛盾是不是就應該迎刃而解了呢?那么這一個專業的人就是我所說的生產品管部門的總負責人。 總的來說應該是利大于弊的,我認為。

    [ 本帖最后由 chen98448 于 2008-6-2 12:30 編輯 ]
    作者: 小農民    時間: 2008-6-2 22:40
    標題: 回復 57樓 chen98448 的帖子
    沒有錯。企業就是需要這樣的人才,但是這樣的人才很少很少,也很難找到啊。很多時候企業最高管理者也不一定能認識到這一點。
    作者: 胡文輝    時間: 2008-6-3 09:05
    原帖由 chen98448 于 2008-6-2 12:07 發表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有的說品管經理管理整個生產品管部比較合適有的說生產經理管理整個生產品管部比較合適,有的建議招一個副總來管理。 其實我們沒有必要把這個看成是品管經理、生產經理或生產副總/技術副總。 ...

    從三權分立的角度來看,品管部就是企業的司法部門,生產部是行政執行部門。
    司法部門和行政部門如果成了一家人,是不是隱患問題更大?
    事實上,即使是中國這樣的集權體制,形式上司法和行政也是分開的,而不敢合為一體。
    作者: chen98448    時間: 2008-6-3 09:30
    原帖由 胡文輝 于 2008-6-3 09:05 發表

    從三權分立的角度來看,品管部就是企業的司法部門,生產部是行政執行部門。
    司法部門和行政部門如果成了一家人,是不是隱患問題更大?
    事實上,即使是中國這樣的集權體制,形式上司法和行政也是分開的,而不敢合 ...


    呵呵,想到胡編應該是品管出身的,你把品管的位置看得高高在上,只因為品管看生產的時候往往是居高臨下,所以很多的矛盾才會出現。你把品管作為司法部門,才會想到他的職能是監督生產而不是協助生產保證產品質量,所以品管和生產的矛盾永遠不可調和。管理公司不能像管理國家一樣,就像管理國家不能像管理公司、企業一樣。

    感覺胡編還是應該轉變一下觀念為好。
    作者: 胡文輝    時間: 2008-6-3 12:10
    呵呵,還真說對了,胡編1995-2001年搞了6年品管。北京市第2家通過ISO認證的飼料企業,胡編就是管理者代表。
    國內的TQM也好,ISO也好,HACCP也好,國外蠻好的東西,為什么到了國內就荒腔走板?不知道你考慮過這個問題沒有?在我看來,那是因為這些質量體系是建立在民主和三權分立思想的土壤上的,國內的企業不具備這個環境,橘逾淮為枳也就難免。
    一個企業,立法是哪個部門?司法是哪個部門?行政部門是哪個部門?對于這三權的分立在企業內的作用,其重要性怎么說都不為過。
    只是中國幾千年的家天下、權本位思想,造成了上至廟堂,下至企業,所謂規則意識、民主思想、三權分立思想,大多淪為擺設。
    品管部門作為企業的司法部門,不是胡編把他的位置抬看,而是他的職能決定了這一點。其實在胡編看來,品管“位置”越低越好,足球比賽,守門員閑了不是壞事,忙了才是壞事。
    胡編在這個版塊發了幾十個帖子了,從來就沒有主張過監督生產,相反,胡編還連發近10帖,大張旗鼓的告訴大家,生產是生產的事,生產不需要監督。品管在生產這一塊的作用,胡編一直以來的觀點就是:一,協助生產部門確定工藝流程和對員工進行質量教育。二,驗收產品。
    再來探討下產生矛盾的問題。
    為什么會有矛盾產生?從根本上說,原因在職責不清。這也是胡編一直以來呼吁和想要闡明的事-----品管部是干什么的,生產部又是干什么的。
    企業的發展,執行要有高效率,這一點大家都會有共識。高效率怎么來?協調是高效率最大的墊腳石,職責清晰合理,制度明確,才會有高效率。協調不會有高效率。
    胡編是不會改變觀點的,因為我是在正確的方向上。這七八年來,胡編的工作和質量管理已經沒有一點關系了,但胡編在雜志上發表文章也好,這4年來在品質量管理的版塊發帖也好(不是發帖最多的人也差不多),所為何來?其目的就是讓大家改變一些觀點,少走彎路。哪能自己就改到另外的方向上去了,哈哈。

    治大國若烹小鮮,企業管理亦然,質量管理亦如此。
    作者: mywww888    時間: 2008-6-3 21:25
    標題: 胡編說的有道理:品管閑不是壞事,品管忙才是壞事。
    如果品管天天替生產擦屁股,這個搞品管的應該反省自己了!!!
    作者: js往事隨風    時間: 2008-6-5 10:00
    我感覺不能 合在一起,一個公司做品控的工作是否好做,關鍵看老總是否重視質量
    作者: x759430    時間: 2008-6-5 14:01
    我覺得應該從實際出發:有的企業發展到一定的規模,需要細分部門,權責分明;有的企業還沒有發展到那一步,我們的企業運作成本也是產生利潤的一個地方嘛。。
    作者: jljyj    時間: 2008-6-7 20:17
    標題: 回復 樓主 chen98448 的帖子
    我認為不可以,一是容易產生腐敗,出現生產事故是容易隱瞞不報.
    2,我認為飼料企業的利潤在銷量短時間內很難有大的提升時 ,其主要利潤有采購成本決定
    作者: chen98448    時間: 2008-6-16 09:54
    呵呵,什么叫腐敗啊? 腐敗是要靠人的社會責任感而不是監督。再說了,領導可以監督啊,除了問題他可以不匯報可以堵住自己的嘴,但是他可以堵住下屬幾十個人的嘴嗎?感覺這個應該說是不是個問題的問題。
    作者: 游人學子    時間: 2008-6-16 12:14
    標題: 生產部門應有自己的品質控制方法和人員!
    提提個人看法!
    合并為一個部門還是不合適的!但生產系統一定要對產品質量負責,做好生產合格產品,這個過程應做好品質控制工作安排和崗位職責要求,把品質控制納入每個生產員工的崗位職責,形成生產過程的質量控制體系,根據標準進行生產;品管系統負責監督和問題協調處理,作為品質問題的權威司法部門!
    生產系統可以根據員工情況設置品質監控人員或巡查督導人員,大部分工作應該是生產班組長和車間主任去做,如果大家的品質意識較高,水平也不錯,可以提出崗位質量要求制,與品質考核掛鉤!成熟了就達到人人都是品管的效果!
    這過程需要成本!不能省!做好了,品管系統就可以減員了!
    作者: 楊青    時間: 2008-6-16 13:21
    打個不恰當的比方,品控和生產就象足球場上的裁判和球員,如果裁判和球員是同一個人,結果是什么樣子大家都很清楚。產品質量是生產出來的,不是控制出來的!但是品控部門和生產部門有著不同的目標和責任,生產部門的目標多關注按時交貨、控制生產成本、合理優化生產流程等等,利用好每一個生產工人;生產過程質量控制也是必須實時向工人灌輸的質量觀念。品控部門的目標卻是質量為主,遇到質量問題,必須專業的眼光解決問題,保證產品質量為第一要點;至于其它的問題,最后都會交給總經理來解決了,就不必要考慮太多設質量副總什么的了。
       品控部門負責整個公司質量,每個原料的營養指標都制定合理的緩沖范圍,超出指標范圍作為不合格處理,這樣一來就不會出現相互推諉責任的問題。還有一點,某個原料無論有多少營養指標,只要有一個指標不合格,就是不合格品,這是也國家質量主管部門判定我們產品合格不合格的標準。
    作者: 雞鴨司令    時間: 2008-6-16 21:23
    品管和生產以分開較好,有利于發揮各自職責,但管理中要充分發揮生產部門的質量意識,質量最終還是生產出來的,不是品控出來的。
    作者: chen98448    時間: 2008-6-17 14:04
    原帖由 楊青 于 2008-6-16 13:21 發表
    打個不恰當的比方,品控和生產就象足球場上的裁判和球員,如果裁判和球員是同一個人,結果是什么樣子大家都很清楚。產品質量是生產出來的,不是控制出來的!但是品控部門和生產部門有著不同的目標和責任,生產部門的 ...



    如果我們始終抱著這種想法和觀點去做品管的話,我想你永遠做得很累,包括工人也很累還煩我們的品管人員!生產和質量控制的主體都是工人,作為一個品管人員,你只需要給他制訂工作程序,然后在他們的工作過程中給予指導和更正。千萬不要說是什么監督,說是“裁判和球員”的關系,你如果說是“教練和球員”的關系我倒是還可以接受。

    讓你去管質量,出了質量問題你還說是工人不負責任,你只能抽檢不能全部監督,既然是這樣你的崗位一點用的沒有,那為什么不換個想法!!不要想著品管比生產人員就要素質高得多,就要懂得多,非也!

    品管到底是干什么的,我想我們還是需要深思的哦!!

    呵呵,冒犯!!
    作者: 銀狐    時間: 2008-6-18 11:31
    標題: 回復 樓主 chen98448 的帖子
    生產部和品管部合二為一?難!看起來可以減少很多摩擦,可以減少許多環節,其實不然。我倒是有一個不成熟的想法,供大家參考。可以成立一個質量安全小組,組長為總經理或常務副總,組員要涵蓋品管、生產主管、生產班組長、現場品控員、保管員及產品質量關鍵崗位(投料員、接料員、小料員、制粒工等),各環節至上而下形成一個環環相扣的鏈條,利益共享,責任分擔,這樣也是變相的合二為一,只是工作的方式的一種組合。在這樣的一個團隊中可以更好的激發工作熱情與責任感。
    作者: epyjihong    時間: 2008-6-18 16:10
    不好說 體制問題 復雜
    作者: chen98448    時間: 2008-6-19 11:46
    一個總經理管理所有部門、所有公司都不怕腐敗,一個部門經理管理生產、品管就怕腐敗了?說不通哦!
    作者: 胡輝平    時間: 2008-6-21 15:00
    標題: 回復 門衛 HHH 的帖子
    我不敢茍同您的看法,六和現在就是這樣做的!
    作者: 3852387    時間: 2008-6-21 15:49
    其實合二為一也是可以的,只要把質量放到第一位就可以了,
    作者: wfcllyb    時間: 2008-6-23 21:14
    標題: 為什么不可以
    我認為,合二為一有何不可?任何事情都可以去試一下,沒有不可以的事情!
    作者: 同時    時間: 2008-7-1 15:04
    質量問題有兩種:一種是有防范的制度沒有得到執行,一種是出現新情況不在防范之列.糟糕的是眾多質量問題是流入市場造成了不良后果才被反饋回來,造成查因困難,造成要么難以追究責任要么發生多起才找到真正原因.品控和生產雖然各有側重,但是并非質量問題就只有品控人員會分析,生產也會,經常會出現品控和生產有不同意見不同結論.有時是品控對有時是生產對,半吊子品控則多數不對導致生產對品控的輕視和對立.畢竟飼料方面的質量控制存在很多模糊性,有些東西連學術上都沒有一個明確的結論,休想僅憑懂管理體系就可以解決所有問題.當然,如果把質量控制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上不顧成本不顧效率,品控也是沒有難度的,可是企業的目的是什么呢.所以,主張因廠因人設立部門,重要的是結果不是手段.重要的是人.沒有問題時品控對生產指手畫腳出了問題生產負責,品控可真成了天下第一美差了.

    [ 本帖最后由 同時 于 2008-7-1 15:10 編輯 ]
    作者: baisuxi198328    時間: 2008-7-3 09:27
    標題: 回復 樓主 chen98448 的帖子
    主要是看你自己品管的定位:監督職能的話,那是必須要有的架構;是技術職能的話,責任可以轉移到生產部門
    作者: 不斷進步    時間: 2008-7-4 16:57
    我也贊成胡老師的做法,把質量和生產有一個專門的的質量副總來管理,如果沒有人管理,則生產和品管經常是吵架的對立結果
    作者: 胡文輝    時間: 2008-7-4 19:08
    原帖由 wfcllyb 于 2008-6-23 21:14 發表
    我認為,合二為一有何不可?任何事情都可以去試一下,沒有不可以的事情!

    錯誤的事情就不能去試。
    作者: 胡文輝    時間: 2008-7-4 19:10
    原帖由 3852387 于 2008-6-21 15:49 發表
    其實合二為一也是可以的,只要把質量放到第一位就可以了,

    六和做的就等是對的嗎?要有自己的思考。
    作者: 胡文輝    時間: 2008-7-4 19:11
    原帖由 3852387 于 2008-6-21 15:49 發表
    其實合二為一也是可以的,只要把質量放到第一位就可以了,

    這個世界上,有幾個國家司法部門和行政部門是合為一體的?連中國名義上都是分開的。
    作者: fybj    時間: 2008-7-5 14:57
    標題: 回復 24樓 胡文輝 的帖子
    制度再好沒有好的人來執行,有什么用?
    作者: 滿天下    時間: 2008-7-5 15:16
    產品的質量是生產出來的,從這個觀點來看兩者是可以合并的
    作者: js往事隨風    時間: 2008-7-5 15:43
    其實只要生產部門的領導重視質量問題,一切問題都好解決,他會主動配合品控部門的。更重要的是一個公司的老總要重視質量,我們公司就是因為生產經理不重視質量,就解雇了。
    作者: zms    時間: 2008-7-14 11:00
    支持胡總的看法,從機制上來說生產和品管是應該分開管理的,自己工作、自己評價就好像自己制定法律,自己審案,自己給自己定罪,顯然是不合適的
    作者: yooboo    時間: 2008-7-14 17:44
    本人認為這兩個部門絕對不能合并
    作者: bluesun009    時間: 2008-7-17 09:25
    我覺得兩種情況(生產、品管分立或統一)都有很合理的成分
    要看具體情況而定
    現在我的一個觀點是:如果生產部每個人的質量意識都很強了,那么品管人員也就下崗了!
    作者: huhongj0723    時間: 2008-7-23 11:14
    權力失去監督就會泛濫,沒有權利真理就會埋沒。
    作者: hwc    時間: 2008-8-3 08:41
    還是要看生產部員工的質量意識。
    作者: 史傳棟    時間: 2008-8-7 15:37
    我現在就在一個不需要品控的生產主管。
    作者: 小農民    時間: 2008-8-8 03:20
    標題: 回復 93樓 史傳棟 的帖子
    佩服您,因為您是做品管出身的生產主管!
    作者: fuzhen    時間: 2008-8-8 10:33
    不管是兩個部門合并還是分開,保證產品質量是最終目的,關鍵還是靠生產員工與品控員的執行力!
    作者: 胡文輝    時間: 2008-8-8 10:41
    合還是不合,情況是不一樣的,這關系到質量體系在先天上是否健康!
    作者: xiaolanjie123    時間: 2008-8-8 11:22
    標題: 我55555
    大多數情況下 品管部是要參與生產的  并不是單純的監管質量  生產中的利弊當然自己也會有一些了解;  生產部也是品質管理的一個環節 可以這樣說  用什么樣質量的原料 作出什么樣的成品  自己心中更是有數的;
      大多會遇到這樣的情況  沒有檢測的原料就用于生產中  否則就停產  整個停滯會應為停產而停止 而不是品管部門的檢測  所以大體上來說是生產才是最根本 品管是指揮和參與  可以用大腦和腸胃來比喻這個的關系  不能完全分開 也不能直接連接在一起  :jiao: :jiao: :jiu: :jiu:
    作者: 鸞玉    時間: 2008-8-8 14:43
    生產部和質保部向來是有矛盾的,一個求數量,一個求質量,不能合成一個部門,就像生產部內部設立自檢一樣,有時候不自覺的要求會放寬。但為了這兩個部門之間的工作協調,可以歸屬于一個總的領導:tiaotiao:
    作者: 粗蛋白    時間: 2008-8-8 16:48
    如果是小廠,生產、品管、采購等都可由一人來承擔; 若是大廠既便有這種綜合能力的人,但一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也不得不分別設備部門和主管。
    作者: djwnhao    時間: 2008-8-17 14:33
    把所有關鍵崗位職責、程序明確,然后加以強化執行才可。
    作者: shancl    時間: 2008-8-17 15:51
    任何一個人都會有自己的主觀性,派一個副總去管生產和品管也解決不了多大問題,萬一這個副總是個水貨就更完蛋了。
    因此,總經理在選擇部門主管時,一定要權衡各部門主管的資歷、能力、品格,盡量使各部門主管實力差不多。
    另外,可考慮讓品管經理當生產經理的副手,同時讓生產經理當品管經理的副手,增強相互了解和溝通,對工作是有好處的。
    作者: c103920731    時間: 2008-8-17 15:56
    標題: 請大家出主意
    我有一個問題,我們廠生產的配合料不同生產日期和不同批次或大或小的出現成品顏色不一致的現象,除了原料的因素外還有哪些因素會造成這樣的情況?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德县| 昂仁县| 大田县| 陆川县| 丽江市| 通辽市| 石狮市| 齐齐哈尔市| 增城市| 抚州市| 梁山县| 永平县| 松溪县| 屯昌县| 图木舒克市| 宜城市| 南华县| 九龙城区| 利川市| 徐闻县| 禄丰县| 陆良县| 墨脱县| 中江县| 百色市| 云霄县| 达尔| 宾阳县| 浦江县| 塔城市| 盱眙县| 凭祥市| 布尔津县| 广元市| 兴文县| 南皮县| 育儿| 德格县| 偃师市| 三明市| 锦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