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chen98448 于 2008-4-26 12:14 發表
其實我感覺兩者是相輔相成的!生產為主品管為輔,生產的任務是按時生產出合格的產品以滿足客戶的需求,而品管只是在為怎樣達到合格的產品做輔助的工作,提建議,想辦法,并實施監督.
原帖由 老楊 于 2008-4-26 12:53 發表
只管結果,不管過程.那叫質檢,是雨后送傘,不是品管!!!品管不管生產,是管生產過程的參數是否符合要求!!!過程的參數合格,結果的產品豈有不合格之理?
原帖由 來自鄉下的狼 于 2008-4-28 08:05 發表
品管人員職責說明書
一. 品質經理:
1.督導各部門提升產品質量,防止異常發生,達到公司的品質目標.
2.協調及推動各部門按ISO9000各要素運作.
3.召開各種品質會議,協調各部門處理品質異常問題.
4.審核相 ...
原帖由 DLG 于 2008-4-28 09:31 發表
單位產品返工、報廢成本可能還不大,但作為流水線生產的飼料,動則十噸、二十噸,甚至更多,僅包裝袋一項就至少得30元/噸,又豈是一兩個人,或是生產部能賠得了的?實行過程參與、監控、及時糾偏,未雨綢繆,提早預防 ...
原帖由 胡文輝 于 2008-4-26 14:20 發表
品管在生產過程中的作用,事前是有的。那就是協助生產部制訂出合理的工藝流程、搞好員工的上崗培訓,以及搭建好生產過程的質量管理體系。
監督?當然有,監管成品合不合格,并找出問題原因解決之,這才是品管部對 ...
原帖由 老楊 于 2008-4-26 12:53 發表
只管結果,不管過程.那叫質檢,是雨后送傘,不是品管!!!品管不管生產,是管生產過程的參數是否符合要求!!!過程的參數合格,結果的產品豈有不合格之理?
原帖由 chen98448 于 2008-4-28 10:52 發表
應該是對產品質量的監督,而不應該是監督生產部,其實是給生產經理的生產過程中品質控制提供幫助、依據和管理的方向。他面對的是產品而不是人員,人員還是生產部去管理比較合適!
原帖由 fasetuan 于 2008-5-1 11:26 發表
雖然品管不管生產,但是他比生產更了解生產,更明白生產過程的一切程序,從原料到成品的每一個環節,他都比生產更清楚,品管不一定管生產,只是輔助生產,指導生產,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原帖由 fasetuan 于 2008-5-1 11:26 發表
雖然品管不管生產,但是他比生產更了解生產,更明白生產過程的一切程序,從原料到成品的每一個環節,他都比生產更清楚,品管不一定管生產,只是輔助生產,指導生產,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原帖由 徒兒 于 2008-5-3 13:03 發表
胡編的觀點是對生產過程監督的人員由生產部管可以明確與品管部的責任界限。但在對產品的檢測上,相信不少廠的品管部還是力不從心,比如:藥物超標使用、少加或漏加小料等,由于檢測不了這些情況,難道說這些產品是合 ...
原帖由 shirlly 于 2008-5-7 17:03 發表
個人覺得根本分不清。但是生產主管和生產帶班主任或者生產督導的薄弱作用應該是目前各個飼料廠的軟肋,就是因為沒人監督他們,但是要提高他們的自覺性就要靠生產經理或者生產主管的品質意識,這樣一來對于生產經理這 ...
原帖由 徒兒 于 2008-5-3 13:03 發表
胡編的觀點是對生產過程監督的人員由生產部管可以明確與品管部的責任界限。但在對產品的檢測上,相信不少廠的品管部還是力不從心,比如:藥物超標使用、少加或漏加小料等,由于檢測不了這些情況,難道說這些產品是合 ...
原帖由 huangyepiaopiao 于 2008-5-26 22:08 發表
是啊!如果中國的政府懂得并且有效執行“廉正是政府部門產生出來的,而不是反腐部門監管出來的”,那么這年年以億計的公款浪費至少會有50%節約下來。
原帖由 fisbon 于 2008-6-5 17:32 發表
胡編開了一個蠻有趣的話題阿
其實早期的生產單位,是沒有「品管」的觀念。以前種田的農民哪有品管的觀念,東西能生產出來就不錯了。
品管的產生,是為了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因為生產出不良的產品,可能會造成使 ...
原帖由 meijuan7319 于 2008-7-21 14:47 發表
順便帶一句:采購叫到現場去看采購什么東西,原因有二:1。尊重品管意見,2。 采購回來不合格的產品,品管現場看過,與我采購無關。與其叫品管去看不如叫配方師去看,因為配方師更知道用什么原料。既然配方師不能 ...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