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豬流行性腹瀉 [打印本頁]

    作者: 谷豐    時間: 2008-4-22 22:10
    標題: 豬流行性腹瀉
    概 述 豬流行性腹瀉是由病毒引起的仔豬和育肥豬的一種急性腸道傳染病。其發病率和死亡率都較高。本病于1978年在英國和瑞士暴發后,隨后很多國家相繼報道,目前呈世界流行,我國于1980年分離了本病毒。 病 原 豬流行性腹瀉病毒屬于冠狀病毒科、冠狀病毒屬。本病毒與豬傳染性胃腸炎病毒沒有共同的抗原性。病毒粒子呈多形性,傾向球形,直徑95~190納米,外有囊膜,囊膜上有花瓣狀突起,核酸型為RNA,病毒只能在腸上皮組織培養物內生長。 流行病學 各種年齡豬對本病都很敏感。哺乳仔豬、斷奶仔豬和育肥豬感染發病率達100%,成年母豬為15%~90%,7日內乳豬發病則病重。病豬是主要傳染源,經消化道傳染。本病有一定的季節性,冬季多發,我國多在12月至次年2月寒冬季節發生。本病有流行自限性,一般在流行約5周后自行終止。 臨床癥狀 臨床表現與典型的豬傳染性胃腸炎十分相似。哺乳仔豬發病癥狀明顯,體溫正常或稍偏高,表現嘔吐、腹瀉、脫水、運動僵硬等癥狀。嘔吐多發生于哺乳和吃食之后。嘔吐、腹瀉的同時患豬伴有精神沉郁、厭食、消瘦及衰竭。癥狀的輕重與年齡大小有關。年齡越小,癥狀越重,l周以內的哺乳仔豬常于腹瀉后2~4天內因脫水死亡,病死率約50%。斷奶豬、育成豬發病率很高,幾乎達100%,但癥狀較輕,表現精神沉郁,有時食欲不佳、腹瀉,可持續4~7天,逐漸恢復正常。 病理變化 尸體消瘦脫水,皮下干燥,胃內有多量黃白色的乳凝塊。小腸病變具有特征性,通常腸管膨滿擴張、充滿黃色液體。腸壁變薄,腸系膜充血,腸系膜淋巴結水腫。顯微鏡下或放大鏡下或肉眼觀察可見小腸絨毛縮短,顯著萎縮。 診 斷 本病的流行病學、臨床癥狀、病理變化基本上與豬傳染性胃腸炎相似,只是病死率比豬傳染性胃腸炎稍低,在豬群中傳播速度也比較緩慢一些,因此根據臨床特點可做出初步診斷。確診主要依靠血清學診斷,常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熒光抗體染色、人工感染試驗方法。 防 制 本病無特效藥治療。通常應用對癥療法,可以減少仔豬死亡率,促進康復。發病后要及時補水和補鹽,給大量的口服補液鹽,防止脫水。用腸道抗生素防止繼發感染可減少死亡率。可試用康復母豬抗凝血或高免血清每日口服10毫升,連用3天,對新生仔豬有一定治療和預防作用。同時應立即封鎖,嚴格消毒豬舍、用具、及通道等。預防本病可在入冬前10~11月份給母豬接種弱毒疫苗,通過初乳可使仔豬獲得被動免疫。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指山市| 东丰县| 博兴县| 泊头市| 保康县| 赫章县| 肥东县| 陆丰市| 林西县| 汝阳县| 甘洛县| 苏州市| 太湖县| 太谷县| 五河县| 锡林郭勒盟| 淅川县| 衢州市| 荣昌县| 蕲春县| 黄骅市| 吴川市| 永修县| 禄丰县| 静海县| 上饶县| 濮阳县| 香港| 郸城县| 广南县| 阜城县| 咸阳市| 新田县| 平阴县| 嫩江县| 宝鸡市| 桂东县| 交口县| 荥经县| 房产| 铁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