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豬細小病毒病
[打印本頁]
作者:
谷豐
時間:
2008-4-22 22:06
標題:
豬細小病毒病
概述 豬細小病毒病是由細小病毒科細小病毒屬的病毒引起豬的繁殖障礙性疾病。該病的特點主要是受感染的母豬,特別是初產母豬產出死胎、木乃伊胎、畸形胎、弱仔豬和健康仔豬。母豬本身通常無明顯癥狀
病原學 豬細小病毒(PPV)是細小病毒科細小病毒屬的成員,圓形或六角形,直徑22~28nm左右,核酸為單股DNA,病毒無囊膜
流行病學 豬是此病的唯一宿主,幾乎所有豬群都感染此病,不同品種、性別、年齡的豬和野豬都易感,后備母豬比經產母豬易感染。傳染源是帶毒的公豬和母豬,妊娠后期感染出生的胎兒,流產和死胎、活胎及子宮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病毒,而帶毒豬所產的活豬可能帶毒排毒時間很長甚至終生。病豬和帶毒豬、,污染的豬舍可能是病毒的主要儲藏所。本病原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很強,可在被污染的豬舍生存數月之久,易造成長期連續傳播。傳播途徑:病毒可經胎盤垂直傳播給胎兒;水平傳播可經由消化道、呼吸道、精液和交配。
本病主要發生于初產母豬,其引起的流產,死產多發于8~10月份,主要是春夏期間配種的初產母豬。一般呈地方流行性和散發,一旦發病可持續數年。豬只感染后3~7天開始排毒,污染環境,可持續數年。流產可發生于全部妊期,以妊娠中期前感染最易發。特別是購入帶毒豬后,可引起爆發流行
本病具有很高的感染性,易感的健康豬群一旦病毒傳入,3個月內幾乎豬群100%感染,感染豬只血清學陽性反應保持較長時間。
臨床癥狀 豬群暴發此病時常與木乃伊胎、窩仔數減少、母豬難產和重復配種等臨床表現有關。母豬主要為繁殖障礙,母豬流產,產出死胎、畸形或木乃伊胎,一窩胎兒大小不齊。在懷孕早期30~50天感染,胚胎死亡或被吸收,主要產木乃伊胎,也有活胎兒,這種胎兒體內不含抗體而含大量的病毒,生后可帶毒8個月之久,母豬不孕和不規則地反復發情。懷孕中期50~60天感染,主要死產,胎兒死亡之后,形成木乃伊。懷孕后期60~70天以上的胎兒主要流產,胎兒有自免疫能力,能夠抵抗病毒感染,則大多數胎兒能存活下來,但可長期帶毒。在同窩仔豬中有木乃伊存在時,可使懷孕期和分娩間隔延長,易造成外表正常的同窩仔豬死亡。如在懷孕70天以上感染,多能正常產仔,其帶有抗體和病毒。懷孕中期胎兒死亡,當胎兒被液化吸收,懷孕母豬腹圍減小,妊娠中止。成年豬感染后不呈現出臨診癥狀。幼齡仔豬感染后可能發生倦怠、厭食、嘔吐、下痢、跛行等癥狀。公豬受精率或性欲無明顯影響。
病理變化 妊娠初期(1~70日齡)感染胎兒出現死亡、木乃伊化、骨質溶解、腐敗黑枯木乃伊胎等病理變化;母豬流產,有輕度子宮內膜炎變化,胎盤部分鈣化,胎兒在子宮內被溶解吸收。大多數死胎、死產、弱仔皮膚皮下充血或血腫、。胸膜腔積有淡黃色或淡紅色滲出液。
診斷 如一個豬場在同一時期內有多數母豬,尤其是初產母豬發生流產、死產、胎兒發育異常,木乃伊化,母豬本身和其他豬沒有任何癥狀,同時可認為是一種傳染病時,應考慮為細小病毒感染。要確診必須靠實驗室診斷。
治療 目前尚無有效治療方法。
預防 采用綜合性防制措施,嚴格執行衛生防疫制度,在污染的豬場應用疫苗接種或采取自然感染結合,推遲初配日齡的方法。可將初產母豬的配種日齡推遲到9月齡以后(或對9月齡前的幼豬作血凝抑制試驗)即已獲得自動免疫后配種。加強檢疫,外地引進的豬要來自無病豬場,引進豬需隔離觀察并作檢疫,陰性方可入場混養。
免疫接種 對初產母豬、育成公豬可在配種前1個月進行人工免疫使其得到保護。目前有兩種疫苗,一種是病毒苗,適用于未懷孕的初產母豬;另一種是滅活油乳苗,適用于各種豬。滅活油乳苗在配種前2個月左右注射。
自然感染(污染免役)。在本病的流行地區,將初產母豬放在感染豬圈內飼養,使其受感染而產生自動免疫力。或將血清反映為陽性的母豬放置后備豬群,使其自然感染而產生自動抗體。但這些方法只適用于流行地區,實為下策,否則有害無利。
作者:
遼寧光輝歲月
時間:
2008-4-23 21:26
好資料頂一下:qinang: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固阳县
|
普安县
|
垦利县
|
临朐县
|
武强县
|
丽水市
|
沙雅县
|
汕头市
|
固始县
|
巴林右旗
|
江津市
|
福建省
|
齐齐哈尔市
|
久治县
|
元朗区
|
专栏
|
托克逊县
|
聊城市
|
新龙县
|
治多县
|
蓬莱市
|
灵台县
|
南皮县
|
茂名市
|
湖北省
|
亚东县
|
五寨县
|
彭泽县
|
土默特左旗
|
黄龙县
|
正阳县
|
岳池县
|
三明市
|
仪征市
|
高碑店市
|
萨迦县
|
博罗县
|
运城市
|
鄂伦春自治旗
|
武功县
|
正蓝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