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豬傳染性胸膜肺炎
[打印本頁]
作者:
谷豐
時間:
2008-4-22 21:06
標題:
☆豬傳染性胸膜肺炎
◆ 概述 豬傳染性胸膜肺炎,過去曾稱為豬接觸傳染性胸膜肺炎、豬嗜血桿菌胸膜肺炎。本病是由胸膜肺炎放線桿菌引起的豬的一種高度接觸傳染性、致死性呼吸道傳染病。急性和亞急性病例以纖維素性出血性胸膜肺炎、慢性病例以纖維素性壞死性胸膜肺炎為主要特征。近年來隨著養殖業規模化、集約化的發展,本病的發生呈爆發趨勢,對養殖業的危害日益嚴重。
◆ 病原 為胸膜肺炎放線桿菌(Actinobacillus P1europeumoniae,APP)。因分離的年代和時間不同,曾稱為副溶血嗜血桿菌(H. parahaemolyticus)和胸膜肺炎嗜血桿菌(H. pleuropneumoniae)。APP是革蘭氏陰性,有莢膜的多形性小球桿菌。
◆ 流行病學 APP是一種呼吸道寄生菌,主要存在于患病動物的肺部和扁桃體,病豬和帶菌豬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本病多在冬季規模化豬場發生,一般無明顯季節性受外界因素影響很大,氣溫劇變、飼養環境的突然改變、潮濕、通風不良、飼養密、管理不善長途運輸等因素,可明顯地影響發病率及死亡率的高低。研究表明,,以6周至3月齡仔豬最易感。細菌在4周齡便可定居在豬的上呼吸道,而發病一般在6~12周齡之后的生長育肥豬,尤其是在應激因素存在的條件下,同一豬群可同時感染幾種血清型。
本病的感染途徑是呼吸道,即通過咳嗽、噴嚏噴出的分泌物和滲出物而傳播,而接觸傳播可能是其主要的傳播途徑。豬患呼吸系統疾病時,容易發生繼發感染或混合感染。如本病與豬偽狂犬、藍耳病、多殺性巴氏桿菌、肺炎霉形體、嗜血桿菌等病原的混合感染,應引起高度重視。
發病率視各地的管理和所采取的預防措施不同,但一般較高(8.5~100%)。死亡率根據環境和菌株毒力不同,可在0.4%~100%之間。哺乳仔豬發病率與死亡率均高,而生長育肥豬死亡率并不高,僅略高于正常死亡率。
本菌在外界環境生存時間較短,一般常用的化學消毒劑均能達到消毒的目的。
◆ 主要臨床癥狀 本病的病程可分為最急性、急性、亞急性和慢性4種。
最急性型:豬群中1頭或幾頭突然發病,并可在無明顯征兆下死亡。隨后,疫情發展很快,病豬體溫升高達41.5℃以上;精神萎頓、食欲明顯減退或廢食,張口伸舌,呼吸困難,常呈犬坐姿勢;口鼻流出帶血性的泡沫樣分泌物,鼻端、耳及上肢末端皮膚發紺,可于24~36小時內死亡,死亡率高。個別豬未顯癥狀即死亡。有些豬可能轉為亞急性和慢性。
急性型:病豬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廢絕,有時輕度腹瀉。體溫40.5—41℃;心跳加快,呼吸困難,喘氣和咳嗽,鼻部間可見明顯出血。整個病情稍緩,通常于發病后2~4天內死亡,耐過者可逐漸康復,或轉為亞急性或慢性。
亞急性或慢性:常由急性轉來。體溫不升高或略有升高,39℃~40℃,病豬食欲減退或廢絕,陣咳或間斷性咳嗽,病狀逐步緩和,增重率降低。在慢性感染群中,常有很多隱性感染豬,當受到其他病原微生物如肺炎霉形體、多殺性巴氏桿菌、支氣管敗血波氏桿菌、藍耳病病毒侵害或是運輸等環境改變時,都可能使癥狀加重或轉為急性。
◆ 剖檢病變 主要是肺炎和胸膜炎,最急性型的病變類似類毒素休克病變,氣管和支氣管充滿泡沫樣血色粘液性分泌物;肺充血、出血,肺泡間質水腫,靠近肺門的肺部常見出血性或壞死性肺炎。急性型多為兩側性肺炎,纖維素性胸膜炎明顯。亞急性型由于繼發細菌感染,致使肺炎病灶轉變為膿腫,常與肋胸膜形成纖維素性粘連。慢性型則在肺膈葉見到大小不等的結締組織環繞的結節,肺胸膜粘連,嚴重的與心包粘連。
◆ 診斷 根據流行病學、臨床癥狀和剖檢變化,可作初步診斷,確診需進行病原學診斷。
1.微生物學診斷。 新鮮病料能較容易從支氣管、鼻腔分泌物或肺部病變中分離到病原。初次分離可用10%綿羊血液瓊脂平板,與表皮葡萄球菌交叉劃線,10%CO2溫箱過夜培養后,可看到β-溶血的小菌落在劃線的附近(需要NAD)生長。然后挑可疑菌落純培養后作生化鑒定,主要包括CAMP實驗、脲酶活性及甘露糖發酵等。利用加有抗生素的選擇性培養基進行初代分離較容易,特別是混合感染時。
2.血清學診斷。 血清學試驗主要用于篩選試驗和流行病學的研究。已建立的血清學診斷方法有:補體結合反應,ELISA,間接血凝等,其中間接血凝基層應用較為廣泛。
3.分子生物學診斷。 主要是PCR方法在診斷上的應用。
4.鑒別診斷。 主要與豬霉形體肺炎、肺炎型巴氏桿菌病、副豬嗜血桿菌病及偽狂犬病、藍耳病相區別。霉形體肺炎一般表現為咳嗽與氣喘,剖檢主要表現為肺部兩側對稱性的肉樣變或胰變,一般不引起死亡;而多殺性巴氏桿菌病肺部感染病變多在前下部,而胸膜肺炎的肺部感染部位多在后上部且有局灶性的纖維素性胸膜炎;副豬嗜血桿菌病的發病有多系統性。偽狂犬病及藍耳病的診斷要結合豬群發病的流行病學及血清學病原學的檢測。
◆ 綜合防制
1.免疫接種。 疫苗是控制豬胸膜肺炎放線桿菌感染的有效手段。目前市場上有亞單位苗和滅活苗出售,每種疫苗都有不足之處,不能抵抗所有血清型的攻擊,不能消除患病動物的帶菌狀態。近來各國都在積極探索基因缺失弱毒苗對胸膜肺炎的保護效果,有望取代目前的滅活苗,因為基因缺失弱毒苗的交叉保護力更強,初步的動物實驗表明可抵抗多數血清型的攻擊。
2.藥物預防。 豬胸膜肺炎放線桿菌對Ceftiofur(頭孢噻夫)、Tilmicosin(地米考星)、Florfcnicol(氟甲砜霉素)、先鋒霉素、環丙沙星、單諾沙星、恩諾沙星、四環素、氯霉素、慶大霉素、卡那霉素等較敏感。金霉素與泰樂菌素的聯合用藥在臨床上使用也較多。對有明顯臨床癥狀的發病豬,可用首選藥物進行口服和注射同時給藥,具有良好的效果。對未發病豬群在飼料或飲水中添加給藥,先用治療劑量給藥數天后,改用預防量給藥數周或數月可控制此病的發作。根據資料報道,細菌會產生抗藥性,且不同的菌株產生的耐藥性也不相同。因此,在本病的防治過程中,對用于預防的藥物應有計劃地定期輪換使用,最好做藥敏實驗。
3.綜合防治。 注意預防偽狂犬、豬瘟、藍耳病、霉形體肺炎、副豬嗜血桿菌病等疾病。這些疾病或破壞豬的免疫系統,或破壞豬肺臟的防御功能,從而使豬只對APP的易感性增加,因而一定要做好這些疾病的免疫預防工作。豬舍及環境均定期消毒,減少病原微生物的生存。減少豬的應激,改善和加強飼養管理,采用全進全出的飼養方式,感染前兩周免疫,使用對應血清型。總之,對于呼吸道疾病的控制應以免疫預防為主,并結合綜合性的防治措施。
◆ 防制方法
1.防止由外地引入慢性、隱性豬和帶菌豬,一旦傳入健康豬,難以清除。如必須引種,應隔離并進行血清學檢查,確為陰性豬方可引入。
2.感染豬群,可用血清學方法檢查,清除隱性和帶菌豬,重建健康豬群;也可用藥物防治和淘汰病豬的方法,逐漸凈化豬群。
3.藥物防治要早期及時治療,并注意耐藥菌株的出現,要及時更換藥物或聯合治療。一般首選藥物是青霉素、氯霉素和增效聯磺甲基異惡唑(新諾明),首次治療必須選用注射方法,治療量宜大一點,若結合在飼料和飲水中添加,效果更好。但注意用氯霉素時間不要過長;內服新諾明時應配合等量的碳酸氫鈉(小蘇打)。還可選用長效土霉素。
圖1 肺膿腫樣結節,局部肺膿瘍 圖2 胸膜與肺粘連
圖 4 肺充血出血、水腫,
肺表面附有纖維素滲出物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庐江县
|
合作市
|
佛学
|
玛曲县
|
阿图什市
|
三亚市
|
抚宁县
|
宁德市
|
宜黄县
|
湾仔区
|
田林县
|
鄱阳县
|
襄垣县
|
焉耆
|
汤阴县
|
榕江县
|
临泽县
|
固原市
|
旌德县
|
普定县
|
开远市
|
沙雅县
|
区。
|
阜康市
|
墨脱县
|
华宁县
|
尤溪县
|
平湖市
|
金昌市
|
怀来县
|
隆化县
|
门头沟区
|
岳池县
|
古交市
|
绥滨县
|
天水市
|
衡东县
|
咸阳市
|
呼图壁县
|
江门市
|
乳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