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豬場完全服務方案(一) [打印本頁]

    作者: 谷豐    時間: 2008-4-19 12:21
    標題: 豬場完全服務方案(一)
    豬場完全服務方案(一)
        1.1選好場址,合理布局。豬場要建筑在地勢高燥,排水便利,水源充足,離公路、河道、村鎮、工廠、學校500米以外的地方。豬場周圍應筑圍墻。母豬、公豬、仔豬、育成豬、肥育豬應分開飼養。豬場應設隔離圈,隔離圈離健康豬圈不少于100米。生產區應與行政管理區、生活區分開。糞便發酵池或堆集發酵的糞場應設在圍墻之外。全場應注重栽種樹木花草,進行綠化,創造優美的環境,以有利于防疫和工作人員身心健康。

        1.2豬舍。
        1.2.1豬舍的長度與跨度。大多數豬舍,每幢約60~80米,跨度約7~8米。
        1.2.2各種豬舍的結構特點。
        1.2.2.1育肥豬舍。一般為雙列式中間帶走道,豬欄用金屬欄隔段,豬欄地面為部分水泥面,一部分為漏縫板面,有窗,為半開放性豬舍。
        1.2.2.2分娩母仔豬舍。雙列式帶中間走道,兩列豬欄由分娩網床欄構成,網床中部設防壓欄,網床距地面約20~25厘米,靠豬尾部的網床下設置漏縫板,漏縫板下為排糞尿溝,與排糞上的漏縫板結合,再稍加寬,留有寬50厘米的走道,除人員走動護理仔豬外,便于妊娠母豬臨產前從網床后門上床。
        1.2.2.3仔豬培育舍。為有窗的雙列帶中間走道和后側小走道的豬舍,設置雙列的仔豬培育網床,床下設排糞尿溝。
        1.2.2.4公豬舍。后備豬舍、空懷母豬舍和妊娠母豬舍,可建單列帶走道的豬舍,南墻窗下留有豬出入門道,外設運動場,亦可建筑比較簡單的三面墻開放式的豬舍,并設有運動場。排糞尿溝設置在運動場前邊。
        1.2.2.5空懷、后備和妊娠母豬舍。為了節省豬舍造價,這些豬舍都可采用三面墻開放式豬舍,舍內豬床與小運動場直接通連,后墻設窗,墻下設通風小窗,低溫季節窗都關閉,春末、夏、早秋等季節,后窗全部打開。在小運動場前設置無縫的豬進出門,前墻根部設置排糞尿溝,豬的床面和運動場地面,都要向糞尿溝方向有一定的坡度,斜度以2%為宜。

        1.3豬欄。分娩母豬舍(即產房)和仔豬培育舍一般都采用母豬帶有防壓欄的網床上產仔和哺乳。斷奶仔豬轉入培育舍時,采用網床上培育。因此,都設置有網床設備。所謂網床,即在鋼結構的豬欄床架上,安裝冷拔鋼筋編的網底或鋼筋排列的網底。在豬欄內須安裝豬用自動飲水器,如鴨嘴式飲水器。
        各類豬欄規格及占用面積,見下表。


        1.4生產工藝的設計。從母豬配種、妊娠、分娩、哺乳、斷奶到仔豬育肥,都要細致地進行規劃和有步驟的轉群。

        母豬妊娠期,平均為114天,從母豬發情配種開始,觀察到28天,凡不發情者,即為妊娠,轉入妊娠豬舍,每圈5頭。28天內有繼續發情的另組群繼續配種,若兩個發情期都配不準的母豬,則被淘汰。妊娠母豬在產前5天轉入分娩哺乳豬舍,哺乳45天的斷奶母豬轉入空懷 豬舍,在7~8天內進行下一輪配種。斷奶仔豬留原圈繼續飼養35天,到80日齡,體重達到30千克時,轉入育肥豬舍,育肥100天,體重達到90千克時即可出欄。豬群的周轉如圖1.4所示。

        在現代化養豬場,生產環節復雜,豬群周轉頻繁,生產過程,一步緊跟一步,一環緊扣一環。因此,必須有一個科學的生產工藝流程。所謂工藝流程,概括地說,就是系列批量化,豬群“全進全出”;生產上做到“流水作業”。

        1.5各類豬群組成和豬床位的估算。
        基本母豬與公豬可按15:1組成,如采用人工授精,其組成比例可為30:1。基本母豬每年淘汰35%,相應每年需補充35%的后備豬。母豬的生產指標為,每頭每年至少產兩胎,每胎平均10頭,斷奶后成活8.5頭,育成到30千克時,成活8頭。母豬群的受胎率不低于80%~90%。

        按100頭基本母豬計算,如受胎率為90%,則有90頭妊娠母豬,若年產兩胎,共180窩,每窩平均10頭,共1800頭,如斷奶成活率為85%,共有斷奶仔豬1530頭,育成到30千克時,成活80%,共得1440頭育成豬,若育肥率為95%,每年可出欄肥豬1368頭。

        按上述指標計算,年產1萬頭肥豬的豬場,需配備720頭母豬,43頭公豬,如采用人工授精,公豬可減少到10~12頭,每年需淘汰252頭母豬,并補充相應數量的后備母豬。

        根據母豬頭數和均衡產仔的要求制定配種計劃,如一個萬頭豬場,每周可配種一批母豬。每個系列周期的配種批量,要根據母豬的繁殖周期來計算。例如,母豬的繁殖周期為:114天的妊娠期+45天的哺乳期+斷奶后8天的配種期,共167天。每個繁殖周期配種批量為:167÷7=24批,全年按336天計算(余29天為轉群和圈舍清洗消毒時間),則每年配種批量為336÷7=48批(或24×2=48批)。

        一個萬頭豬場,有母豬720頭,每個繁殖周期配種24批,每周參加配種的母豬數為:720÷24=30頭。按90%的受胎率計算,每周配準27頭,每頭產仔10頭,共產270頭仔豬,成活率按85%計算,共成活229頭,若育肥率為95%,每周期出欄肥豬為217頭,全年配種48批,共出欄肥豬10416頭。
    豬的床位是根據上述各項生產指標和轉群計劃進行估算的。現以100頭投產母豬為基數,來試算各類豬的床位數和需要的圈欄數:

        后備豬=基本母豬數×35%(后備豬補充率)=35(頭)
        公豬=基本母豬數×6%(公豬所占比例)=6(頭)

        妊娠母豬=   =42.2頭

        飼養日=妊娠期-(確定妊娠天數+提前轉入產房天數+消毒天數)=114~(28+5+4)=77(天)

        哺乳母豬=  =49(頭)
        飼養日=(斷奶后發情配種天數+確定妊娠天數+消毒天數)=27+7+4=38(天)

        育肥母豬=  =460(頭)

        飼養日=育肥期+消毒天數=100+5=105(天)

        由以上估算結果來看,各類豬的床位,實際上就是豬的存欄頭數,也可以說,每頭豬要占有一個床位。由此,只要知道各類豬的圈養數就不難計算各類豬所需的圈欄數。例如,后備豬的床位頭數為35頭,如每欄飼養5頭,則需7個圈欄;公豬6頭,每圈一頭,需6個圈;妊娠母豬42頭,每個圈欄5頭,需8~9個圈欄;哺乳母豬49頭,每個哺乳欄一頭,需49個分娩哺乳欄;空懷母豬21.4頭,每圈5頭,需4~5個空懷母豬欄;育肥豬460頭,每個圈欄飼養10~12頭,則需39~46個肥豬欄。
    作者: 刀下留人    時間: 2008-4-19 12:42
    內容較詳細,可以參考!:huahua:
    作者: 雨寒    時間: 2008-4-19 12:44
    內容一般,大同小異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高县| 新建县| 乳山市| 阿尔山市| 嵩明县| 潮安县| 万安县| 忻州市| 海南省| 玉林市| 随州市| 瑞丽市| 甘洛县| 房产| 迁安市| 龙州县| 桐城市| 浪卡子县| 宁化县| 夏河县| 江永县| 青龙| 曲沃县| 萨嘎县| 拜城县| 兴城市| 孟连| 墨脱县| 玉山县| 华安县| 江孜县| 康马县| 肥东县| 四川省| 铁岭县| 莒南县| 林甸县| 永嘉县| 石首市| 汉川市| 石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