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重慶市《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規范(試行)》 [打印本頁]
作者: 陶劍銘 時間: 2008-4-9 21:50
標題: 重慶市《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規范(試行)》
重慶市養豬業已逐漸由過去傳統的生產方式向規?;?、專業化生產發展,新品種、新技術、新工藝大量推廣使用。為提高規模豬場的綜合生產水平、技術水平和經濟效益,根據重慶市規?;i場的生產現狀與豬場建設經驗,特提出本規范。
1、各區縣(自治縣)農業(畜牧獸醫)局對新建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以下簡稱豬場),要嚴格實行備案管理。
2、在備案豬場現場條件審查時,各區縣(自治縣)農業(畜牧獸醫)局要重點審查周邊土地消納糞便能力、附近已有養殖場數量及規模和豬場對糞便處理利用方式,合理布局和控制養殖場數量和出欄量。
原則上豬場糞便按一年一畝糧食土地消納存欄一頭豬的糞便、一年一畝蔬菜或經果林土地消納存欄二頭豬的糞便進行測算,消納糞便進行布局。
3、在備案豬場現場條件審查時,新建豬場原則上要通過當地環保部門的審查備案。
4、豬場選址應選擇在各級政府規劃的禁養區以外,禁止在風景旅游區、自然保護區、古建筑保護區、水源保護區、城鎮建成區及規劃區和工業等公害污染嚴重環境區建場。新建豬場應在二環高速公路以外選址建場。
5、豬場場址用地應符合當地城鎮發展建設規劃、土地利用規劃以及相關法律法規要求。應體現節約用地原則,盡量選用不宜耕作土地,并為擴大生產預留空間。
6、豬場距主要交通干線和居民區的距離應滿足防疫要求,遠離主要交通干道,豬場與居民點、工廠、學校、商業區、其他養殖場、屠宰場、獸醫院、畜產品加工廠、畜禽交易市場、垃圾及污水處理場所、風景旅游區、自然保護區以及水源保護區保持一定距離。豬場場址選擇應距一級以上等級公路500米以上、距二級公路200米以上,距二級以下等級公路50米以上,距集中50人以上的居民點、工廠200米以上,距其他年出欄生豬當量999頭以下300頭以上養殖場500米以上、年出欄生豬當量1000頭以上養殖場1000米以上,距屠宰場、獸醫院、畜產品加工廠、畜禽交易市場、垃圾及污水處理場、風景旅游區、自然保護區以及水源保護區等區域2000米以上。
7、豬場場址應選擇在城鎮居民區常年主導風向的下風向或側風向,避免氣味、廢水及糞肥堆置而影響居民區生活環境。
8、豬場應選擇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空氣流暢、非污染區域,并且要避開城鎮和村民居住區的水源地。地面應相對平坦,坡度不宜過大,不宜建在低凹、風口處。
9、豬場進出道路暢通,水、電供應有保障。水源豐富、水質良好,電力應充足、可靠。
10、豬場建筑設施按管理區、生產區和隔離區三個功能區布局,各功能區界限分明。管理區應位于生產區常年主導風向的上風向及地勢較高處,隔離區應位于場區常年主導風向的下風向及地勢較低處。做到各功能區相對分開,
凈道與污道分開,正常豬與病豬分開,種豬與商品豬分開。
11、豬場生產區主要包括各類豬舍及有關生產輔助設施。豬舍建筑面積占全場總建筑面積的70~80%。
11.1 根據豬場生產實際和不同豬群特點,分類別建設豬舍,舍內必須有相應的采食、飲水、通風、降溫和取暖等設施設備,有條件的豬場要增加圈頂噴淋降溫設施。
11.2 種豬舍應設在人流較少和豬場的上風向或偏風向,育肥豬舍應設在下風向或偏風向,育肥豬舍應離出豬臺較近。
11.3 各類豬舍應采用輕鋼結構或磚混結構,根據當地自然氣候條件,因地制宜采用半開放式或有窗式封閉豬舍。種公豬所需豬欄面積6.0平方米/頭以上、生產育肥豬所需豬欄面積1.0平方米/頭以上,小群飼養的空懷母豬、妊娠母豬所需豬欄面積2.0平方米/頭以上、分娩母豬所需豬欄面積4.0平方米/頭以上。
11.4 豬舍朝向和間距須滿足日照、通風、防火、防疫的要求,豬舍長軸朝向以南北向為宜。
11.5 圈舍應采用硬化地面,地面應向糞尿溝處有一定坡度,不滑,易清掃和清糞。地面結實、易于沖刷,能耐受各種形式的消毒。
11.6 生產區的入口處應設專門的消毒間,各棟圈舍出入口處應設消毒池,確保進入的人員或車輛進行嚴格的消毒。
12、豬場管理區主要是工作人員的生活設施、辦公設施、飼料房、獸醫室等生產輔助設施。
12.1 獸醫室需要配備必要的診斷設備、消毒器具和疫苗儲存器具。
12.2 管理區大門口必須有車輛消毒池、人員消毒室等消毒設施,并嚴格做好防疫消毒工作。
13、豬場隔離區主要是隔離舍、糞便污水無害化處理設施等。隔離舍設置應與養殖規模相適應。
14.1 豬場應建有水塔等儲水和供水系統,保障供應清潔飲用水。
14.2 豬場內道路實行凈、污分道,互不交叉,出、入口分開。人員、飼料及產品進出走凈道,糞便、病豬及廢棄設備運輸走污道。
14.3 豬場場地選擇應有1%~3%的坡度,場區內實行雨污分離排出。建立封閉排污溝、干糞堆積發酵池和污水處理池(或沼氣池),使生產和生活污水經暗溝污水道進入污水處理池(或沼氣池),雨水經明溝凈水道排放,實現豬場污染減量化和糞便處理無害化。
16、豬場必須建立和落實生產管理制度、飼養管理操作規程、免疫程序、防疫消毒制度、檔案管理制度、重大動物疫情報告制度和病死動物尸體無害化處理制度。
17、豬場必須按照渝農發[2008]123號文件要求建立檔案和生產記錄并應保存2年以上。
18、豬場實行自繁自養、小單元全進全出的生產模式,其品種應符合市農業局確定的生豬主推品種。外購種豬應從有《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的種豬場引進。
19、飼料和原料符合營養標準和衛生指標標準。不使用變質、霉變或被污染的飼料,不使用未經無害化處理的其他畜禽副產品。使用的飼料添加劑產品必須是具有飼料添加劑生產許可證的企業生產并且具有產品批準文號。藥物飼料添加劑的使用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和無公害養殖對藥物使用的要求。飼料中添加的獸藥嚴格遵循獸藥使用規范,不得添加國家嚴禁使用的違禁藥物。
20、豬場要實行用藥登記管理制度,建立用藥檔案備查。禁止使用未經農業部批準或已淘汰的獸藥,禁止使用未經國家行政管理部門批準的用基因工程方法生產的獸藥。根據不同種類的藥物,嚴格執行休藥期制度,嚴禁超期用藥,控制殘留。
21、年出欄1000頭以下的豬場應有兼職獸醫,年出欄1000頭以上的豬場應有專職獸醫。豬場獸醫應具備獸醫執業資格或相應專業技能。
22、豬場應取得動物防疫合格證,仔豬、育肥豬銷售出場時具備動物檢疫部門出具的檢疫證明。
23、以豬場糞便污染 “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利用為目標,豬場糞便污水處理設施和防疫設施要與圈舍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使用。
24、豬場實行干清糞分離處理工藝,污水和糞便集中處理,其處理能力和方式應根據豬場規模和周邊條件設計,用作肥料還田的豬場,其干糞和污水處理設施分別滿足20天以上的厭氧發酵處理周期要求,干糞及糞便渣用作肥料時,不能超過最大農田負荷量,避免造成面源污染和地下水污染,因季節性使用糞便作肥料,以用肥淡季和高溫季度為參數設計和建造與糞便量配套的干糞和污水處理池,確保對環境不造成污染。實行排放的豬場,其糞便污水處理后應符合GB 18596(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要求。
25、豬場糞便處理和利用主要實行農牧結合、種養結合,把優質的有機肥經腐熟、堆積發酵后用于種殖業,采用生態循環利用模式,走生態農業發展道路。
26、本規范適用于2008年1月1日以后新建豬場。
自繁自養模式的豬場,按每一頭能繁母豬年產活仔豬20頭建設母豬舍和仔豬保育舍,按年出欄量的三分之一作為存欄量建設育肥豬舍。豬舍可選擇單列式、雙列式、多列式等幾種。下面是雙列式豬舍設計和建設尺寸,其它形式可參照。
一、圈舍建設尺寸
1、每棟圈舍屋檐距地面高度為不低于2.6米。
2、圈舍長度因各場地形及養殖規模而定,每棟長度不宜超過70.0米,寬度8.0米以上為宜。
4、每棟豬舍大門設消毒池,長度同走道寬,寬度不低于0.7米,深度不低于0.1米。
二、豬欄尺寸
1、公豬欄:
公豬欄要比母豬和肥豬欄寬,面積不少于6.0平方米/頭,圈高1.2米以上,柵欄結構可以是混凝土或金屬,便于通風和管理人員觀察和操作。
2、母豬欄:
空懷和妊娠采用限喂欄或小群飼養,兩種模式可任選其一。限喂欄長1.8米~2.2米,寬0.6米~0.7米。小群飼養的圈欄寬度不低于2.4米。
3、母豬產床:
母豬分娩可采用母豬產床或在平養圈舍內設置仔豬保溫箱,兩種模式可任選其一。
母豬產床長2.0米~2.2米,欄寬0.6米~0.7米;仔豬圍欄左右寬各0.4米~0.6米。平養圈舍內設置的仔豬保溫箱長1.0米~1.1米,寬0.5米~0.6米,高0.6米~0.8米。
4、保育欄:
保育欄長2.1米~2.4米,欄寬1.7米~2.4米;設置1個保溫箱長1.0米~1.1米,寬0.6米~0.8米,高0.6米~0.8米。
5、育肥豬欄:
圈長3.0米以上,寬3.2米以上;欄高0.8米~1.1米,圈欄門寬0.6米左右。
三、豬舍間距
綜合考慮防疫、采光、防火、排污條件要求,豬舍間距為6.0米以上。
四、豬場大門及豬舍門窗
1、大門寬4.0米以上、高2.0米以上。在大門處設置邊小門。
2、在大門旁建設6.0平方米更衣消毒室,有紫外線消毒設施和消毒池。在大門口建設車輛消毒池,消毒池長度必須保證汽車輪胎滾動一周以上。
3、豬舍窗離地面1.0米以上、長1.0米以上、高1.0米以上。
2、人物流凈道寬1.5米以上,污道寬1.0米以上。
六、排水溝
糞污溝與雨水溝分開建設,實行明溝排水。
排水溝的斷面為上寬下窄的梯形,上口寬0.3~0.6米,溝底有1%左右的坡度。
七、排污溝
建立全封閉直接排入污水池的排污溝,排污溝寬0.3米以上,坡度為1%以上。排污溝在每棟舍的一端設沉淀池。
八、干糞堆積發酵池和污水處理池
1、干糞堆積發酵池。按700公斤/立方米豬糞計算,每頭存欄豬生產豬糞4公斤/天,發酵周期為20天,每存欄100頭豬,必需建設兩個8立方米以上的干糞堆積發酵池。同時根據豬場周邊對糞肥的需求和季節性利用情況,應適當增加干糞堆積發酵池的容積。
2、污水處理池。按900公斤/立方米污水計算,每頭存欄豬產生污水6公斤/天,發酵周期為20天,夏天高溫季節每天沖洗消毒一次圈舍,每一個頭豬每天用水量控制在4公斤以內(降溫主要用電風扇和圈頂噴淋等設施),每個豬場在污水處理前端必須建設一個長1米、寬2米、高1米的沉渣格欄池,每存欄100頭生豬,其污水用作種植業肥料的豬場必需建設兩個13立方米以上的污水處理池,有沼氣池10立方米以上的可減少相應的污水處理池。直接排放的豬場按存欄豬100頭計算,還必需增加建設56立方米以上的曝氣處理池,從而實現達標排放。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山丹县|
介休市|
安丘市|
胶州市|
抚远县|
蕉岭县|
沾益县|
图木舒克市|
临洮县|
云和县|
罗源县|
岢岚县|
宜兰市|
武功县|
应城市|
荣成市|
昌平区|
瑞金市|
杭锦旗|
南江县|
克山县|
嫩江县|
新宁县|
新田县|
肃北|
邓州市|
会东县|
安丘市|
海南省|
宣化县|
屏东市|
湘潭县|
SHOW|
永善县|
玉树县|
岱山县|
宣威市|
五原县|
南昌县|
奉新县|
井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