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以前,養豬生產通常被視為一種次要的產業,主要作為谷物生產的副業。那時豬養在戶外,頂多只有簡單的窩棚。后來出現了勞動密集型生產系統,所有母豬集中飼養,成批分娩,每年分娩一次或兩次;仔豬6周齡斷奶,配種主要是自然交配。
然 而今天,養豬生產很大程度上已經成為一種“獨立的”主業。盡管現在有些消費者喜歡戶外養豬的生產方式,戶外養豬場有增多的趨勢,但美國大多數的豬場都是全封閉的。這種飼養方式下,母豬群當中又細分為組群,一年當中每周都有母豬分娩、斷奶和配種。仔豬通常21天斷奶,大部分配種過程都采用人工授精。如今的養豬生產是管理密集型,相對完善。
然而即使這樣,養豬業仍然處在迅速變化當中,生產者所面臨的養豬生產信息量越來越大。要想保持企業活力,養豬生產者必須跟上科技的發展,并且把新技術和新方法恰當地應用到自己的生產系統當中。除了保持飼養技術領先之外,還需要留意與養豬生產相關的其它問題。
本文有兩個目的,一是對養豬生產與管理方面重要的科研領域進行簡單概括,二是提供一個指南,建議讀者如何獲取信息并根據信息做出決策。
乙 醇生產對養豬生產的影響。10年前,美國用于乙醇生產的玉米占總產量的比例在5%以內,然而到2006年,這個比例卻上升到20%。目前美國有100家工 廠生產乙醇,每年產量190億升。另有58家工廠在新建或擴建當中。此外,打算要建的還有150家。看起來,乙醇工業將和畜牧業爭奪玉米,抬高飼料價格,從而對養豬業產生影響,- 至少短期內是這樣的。據依阿華州立大學的經濟學家估計,目前美國的乙醇生產已經造成養豬成本上升大約10%。美國正在開展研究,對各種玉米替代品在豬飼料 當中的應用進行評估,包括帶濾液的玉米加工蒸餾物(DDGS),這是乙醇工業的一種副產品。
豬的福利。對于美國豬場所采用的生產系統和飼 養技術在動物福利方面的影響,美國公眾變得越來越挑剔。公眾對動物福利的看法和誤解很關鍵,如果政府、行業或消費者采取行動通過立法來禁止某些畜舍系統的使用,或強制要求改變飼養方式,或抵制豬肉消費,那么就可能會對養豬生產造成很大影響。例如,佛羅里達州(2002)和亞里桑那州(2006)都通過了憲 法修正案,禁止該州的豬場將妊娠母豬飼養在限位欄里。事實上,從養豬業來看這兩個州都是小州,受影響的豬場不多。然而,這兩個州的修正案卻在養豬業當中開了一個先例,其它養豬大州很可能會有樣學樣。在考察動物福利問題時,人們容易感情用事,而不是根據實實在在的生物學信息做出判斷。目前美國正在開展這方面 的研究,但還做得不夠。這方面的研究領域包括農場動物福利水平評估方法的研發、應激水平的定量測定、隔離早期斷奶、動物的操作與運輸、農場動物安樂死、動物空間需求,以及母豬畜舍。
在美國,大部分妊娠母豬是飼養在限位欄當中的,母豬不論站立還是坐、臥時,身體都受到限制。動物權利倡導者一 直在猛烈抨擊這種嚴重限制動物活動自由的做法,限位欄是養豬業當中最受爭議的問題。但研究顯示,從生理學、生產性能和動物健康的角度來看,限位欄當中母豬的福利狀況大多數情況下和成組飼養、管理良好的母豬欄沒有區別。Estienne等人(2006)在技術浪潮農業研究與推廣中心所做的研究顯示,不同類型 的妊娠母豬畜舍(限位欄單獨飼養與三頭一組大欄飼養)對動物福利的不同指標有不同的影響。成組飼養的青年母豬增重更快,但受傷的機會更多,瘸腿的發病率也更高。限位欄中的母豬血液可的松(是一種經典的激素,可指示動物的應激水平)濃度更高,但妊娠率也更高。不同的畜舍類型對母豬的背膘厚、行為、排卵率以及 窩產仔數等指標沒有影響。在這項設計周密的研究當中,Estienne等人(2006)考察了各項指標,最后得出結論,限位欄與大欄成組飼養這兩種方式之間母豬的總體福利狀況是相似的。
豬的健康與疾病。各種各樣的疾病都會給養豬生產帶來損失,但目前最值得擔心的是豬繁殖呼吸綜合征(藍耳病,PRRS),和豬圓環病毒相關疾病,如斷奶豬多系統衰弱綜合征(PMWS)。
PRRS 是1987年在美國首先被發現的,該病毒導致母豬流產,新生仔豬呼吸困難、死亡率上升,最高可達100%。在PRRS爆發的年份,種豬場因該病而遭受的經 濟損失估計可高達110至240美元/頭母豬。在斷奶仔豬當中,PRRS會造成死亡率上升、生長速度下降、飼料轉化效率降低。該病造成的額外治療成本超過1.75美元/頭豬。
豬圓環病毒相關疾病是最近剛剛出現的一種豬病,養豬生產者對這種病非常頭疼。6-8周齡的斷奶仔豬體重減輕,逐漸消瘦,多毛,皮膚蒼白。死亡率通常為6-10%,但有時也會高達20%。對于生長-肥育豬場來說,如果存在這種病,損失會在6美元/頭豬以上。
養豬生產對環境構成的潛在影響。養豬生產對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一直是人們關注的問題。全美國的大學都在進行研究,想辦法減緩養豬的環境影響,包括空氣、水質、異味控制、糞便養分管理以及死豬處理等方面。
現 在在弗吉尼亞州,豬場糞便管理方案當中還必須考慮磷元素,這樣撒播糞肥所需的土地面積就大大增加了。根據技術浪潮農業研究與推廣中心Harper等人的研 究,與含磷量正常的日糧相比,生長肥育豬如果飼喂低磷、含植酸酶的日糧,那么豬場磷排放量可降低21%。生長性能方面,飼喂植酸酶日糧的豬只表現也更好。 弗吉尼亞的一家企業已經在飼料加工設備中安裝了植酸酶添加裝置,植酸酶也在該州獲得廣泛應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即使在管理水平良好的豬 場,也同樣會出現死豬,必須進行處理。深埋和焚燒的方法對環境都有影響,而提煉油脂的方法在很多地方又做不到。技術浪潮農業研究與推廣中心(Harper 和Estienne,2003)以及幾所大學的研究都顯示,與其它處理方法相比,堆肥是一種有效的死豬處理方法,具有許多優點。在弗吉尼亞州,用這種方法處理死豬的豬場越來越多。
抗生素類添加劑可能產生抗藥性的問題。斷奶和生長-肥育豬群發病率高、死亡率高、生長性能低下的問題常常困擾著商業性豬場,影響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美國的豬場一般都在飲水或飼料中例行添加抗生素。尤其是斷奶仔豬,添加抗生素可收到顯著效果,生長速度可提高 16%,飼料轉化效率可提高6%。行業調查顯示,美國擁有斷奶仔豬群的豬場當中82%都使用抗生素類添加劑。由于擔心豬場例行添加抗生素會產生抗藥的病 原,從而影響抗生素治療人類疾病以及動物疾病的療效,因此將來商業化豬場是否能夠繼續在飼料中例行添加抗生素還不能確定。拿現在來說,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已經要求對抗生素類飼料添加劑的使用廣泛進行重新評估。在這個背景下,很多單位,包括技術浪潮農業研究與推廣中心(Estienne等人,2005; Harper和Estienne,2002),都在致力于傳統抗生素類促生長劑替代品的研究。
信 息時代的意義。前文關于養豬業幾個重要問題的分析反應了一個現象,那就是當代養豬生產者必須了解的信息實在太多了。每天照顧好生產就已經夠忙的了,要在有限的時間里既養好豬又跟上養豬業的發展潮流、掌握最新的信息,這實在是很大的挑戰。所以許多老板傾向于把精力集中在養豬生產上,至于最新的信息和動態就聽 其自然,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然而,這種對待信息的方式是很被動的,不利于企業的持續發展。簡單地說,養豬這個行業發展變化的步伐將一如既往地迅猛。如果您跟不上技術與信息的發展潮流(既包括新技術,也包擴老技術在養豬業的新應用),一旦落后,想跟上來就很困難了。
“信息時代” 的定義比較模糊,一般是指 “工業時代”之后的時期。Wikipedia網上百科全書對于信息時代是這樣定義的:20世紀80年代之后的時期,在這個時期里,信息的傳播速度超過了貨 品與服務的物理傳播速度。顯然,計算機和互聯網的廣泛應用是信息時代的主要標志。如今信息傳播的速度這么快,傳播的范圍這么廣,乃至 “信息時代經濟 ”這樣的詞都過時了,取而代之的是 “知識經濟 ”、“無形經濟 ”等新字眼。并不是信息時代已經過去,正相反,我們獲取信息、處理信息、解釋信息和利用信息的效率大大提高了。這是各行各業都面臨的大環境,我們所處的養豬業也不例外。
獲取和利用信息的正確途徑。還有一個與信息時代相關的時髦字眼,叫“終身學習”。這個概念的意思是,人一出生就開始學習 新東西,終其一生都不會停止。說到學新東西,多早都不算早,多晚都不算晚。有效的終身學習需要正確的態度,當然同時還需要探求新信息、新知識的意愿。要想實現有效的終身學習,您需要做到三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