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關于東莞禁豬令的追蹤 [打印本頁]

    作者: zts123    時間: 2008-4-2 00:54
    標題: 關于東莞禁豬令的追蹤
    東莞:凍災未改“禁豬”態度
    南方大面積凍災發生后,將東莞生豬供應的部分運輸線打斷。這場災害是否使東莞有意改變“禁豬”的態度?昨日,東莞市經貿局回復記者稱,今后仍將執行“禁豬”政策,而應對重大自然災害、動物疫情等突發情況,將依靠凍肉儲備等方式來解決。   春節生豬供應緊張局面緩解
      春節前后,由于受寒冷和雨雪天氣影響,從省外運輸供應廣東的生豬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影響。東莞市經貿局昨日表示,東莞市生豬及肉品供應一度出現偏緊的局面,一方面是由于東莞從湖南、江西、廣西等地調入的生豬受阻,約占東莞平時市場需求量的1/10;另一方面,周邊城市也加強了生豬及肉品采購儲備和進出的控制,加劇了偏緊的局面。
      但這種偏緊局面很快就緩解了。經貿局稱由于采取了一些措施,例如周邊生豬產區的生豬進入東莞檢疫受阻時,可直接與市農業局、市經貿局聯系解決。加上與以往相比,屠宰企業采購更為主動,很多企業積極拓寬貨源,并預付訂金提前從各地訂購生豬肉品。春節期間東莞生豬屠宰量不但沒有下降,反而有所提升,生豬肉品市場供應充足。
      此外,由于春節后天氣回暖,京珠高速等公路已全線貫通,外地銷往東莞的生豬運輸恢復正常,目前東莞生豬供應比較充足,價格平穩。
      擬定凍肉儲備管理辦法
      記者問道:以往在出臺一個制度時,基本是建立在交通仍然暢通、市場沒有閉塞的基礎上,往往沒有考慮到很極端的突發現象。而凍災給我們展示了可能出現的極端情況,東莞是否考慮變通“禁豬”的策略?
      市經貿局對此表示,今后仍將落實市委、市政府的決定,在“禁豬”的同時,積極在省內外建立供莞生豬定點基地。據稱,目前東莞已認定了三批共73個供莞生豬定點基地,年供應生豬能力約600萬頭,超過東莞年400萬頭的實際需求量。而應對重大自然災害、公共衛生事件、動物疫情或者其他突發事件引發的市場異常波動,將主要用凍肉儲備來解決。
      據稱,市經貿局已擬定《東莞市凍肉儲備管理辦法》,向市政府上報了《關于加快建立東莞市凍肉儲備制度的請示》,但目前還有待市政府審議。經貿局人士稱,將從各地大型規范的屠宰企業采購肉品,確保肉品質量安全,作為應對災害的長效機制。
      首筆凍肉資金暫沒動用
      據經貿局人士透露,在凍肉儲備制度建立之前,已經有了凍肉采購資金。由于凍災可能引發的生豬短缺,經市經貿局請示后,市政府將2400萬元人民幣臨時凍肉購進資金匯入了經貿局銀行賬戶,用于購買1000噸凍肉。
      但是這筆資金并沒有動用。據稱,收到資金后經貿局即與東莞信立農批聯系,協調廠家開展調配采購工作。但由于臨近春節,完成1000噸凍肉采購需要半個多月時間,加上春節過后東莞肉品市場供應得到緩和,暫時沒有臨時凍肉應急儲備之需。
      經貿局表示,凍災還給了東莞摸索生豬(活體)緊急儲備的機會。東莞將生豬儲備的任務分派給各個鎮街,要求以養代儲或其他可操作的活豬儲備方式做好生豬儲備工作。力爭生豬供應斷鏈時,有3天-5天的生豬儲備量可投入市場,緩解突發情況的影響。
    作者: zts123    時間: 2008-4-2 00:54
    東莞市長:“已經取消禁止養豬政策”
    昨天,全國人大代表、東莞市市長李毓全在北京接受新快報和人民網聯合采訪時透露:盡管3月初東莞有樓盤價格跌幅大,但東莞樓市不會“雪崩”。而此前飽受爭議的“東莞2009年起禁止養豬”的政策,則已經取消了。他還指出,東莞“今年最難辦但必須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產業調整,“東莞會放緩GDP增速,給產業調整一個空間”。        關于民生話題
           東莞房價今年應會降點
           新快報:今年3月初,東莞房價從7000多元/平米降至4000多元/平米,堪稱“一夜回到兩年前”。有人說“東莞房價雪崩了”,您怎么看?
           李毓全:東莞房價不會雪崩!理由很簡單,2007年房價漲得太不正常了,現在房價降一點是正常的。
           新快報:2008年東莞房價還會降嗎?
           李毓全:東莞房價在去年的基礎上,應該會降低一點。
           新快報:會否降到最近這兩個樓盤如此的低價位?
           李毓全:是不是降到最近這兩個樓盤的4000多元/平方米的價格,則不一定。我估計應會比最近這兩個降價樓盤的價格高一些。
          (新聞補白:東莞樓價在2月的最后一天突然大降:萬科旗下的城區主力樓盤萬科運河東一號率先上演了“跳水”秀——該樓盤推出一棟96套的“建行東莞分行團購價”單位,在原有基礎上7折“跳水”,最低價4182多元/平方米,毛坯均價5500元/平方米。此價格與去年9月23日推出的一批精裝修房均價7800元(含每平方米800元裝修)比,降幅達20%。隨后,光大地產、豐泰城等也分別推出了一批最低價4000多元/平方米起,均價5500元/平方米左右的“特價房”或新組團。
          2月底至3月初,東莞樓市中心城區涌現出一批貨量不少于1000套的4000多元/平方米的住宅。這一價格比起去年7月份峰值時的6837元/平方米,已經直降了2500多元/平方米,降幅超過30%。有人稱:東莞房價開始“雪崩”!但據萬科售樓人員解釋,4000多元的特價房只是針對建行的團購,而且只在那兩個小時內接受認購,不是房價降到了那個程度,只是少量的特殊單位。)
           東莞取消禁止養豬政策
           新快報:去年底傳出的“2009年起東莞全市范圍內禁止養豬”的政策,引起了巨大關注和爭議。這個政策還會實施嗎?
           李毓全:已經取消了!曾經有這個想法但一直沒定下來。本來我們認為這個想法是比較符合東莞實際的,但后來我們聽了很多意見,再根據有關的政策,覺得這個做法不恰當,所以我們就取消這個政策了!
           新快報:作為市長,您怎么把溫總理報告中說的“管好市民菜籃子”的事情做好?
           李毓全:東莞的“菜籃子”市場供給有一半是自給的,有一半是從外地采購。比如說我們吃的豬肉,80%多是跟全國各個省尤其是湖南、江西等省份以及有關市,45個生豬供應的基地,簽了合同保證市場供給。我們的蔬菜好一點,蔬菜大概40%多是東莞自己種的。
           (新聞補白:2007年12月,東莞市領導公開表示,從2009年1月1日起,東莞將在全市范圍內禁止養豬,理由是“解決畜牧業污染,東莞養豬不劃算”。隨后,該政策在全國范圍內引起熱議。不少人質疑“東莞全面禁止養豬是懶人施政”。)
    作者: zts123    時間: 2008-4-2 00:55
    東莞取消養豬禁令 生活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屬禁養范圍
    東莞豬農歡迎禁養政策調整  并非全面“開禁”,生活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等三類環境敏感區仍屬禁養范圍

      蘇慶源昨天(7日)特別開心。他10年前開始在東莞養豬,去年底東莞出臺從2009年全市禁止養豬的政策后,他一直在為尋找新的養豬地點而奔波,而昨天他“心中懸著的那塊石頭終于落地了。”讓蘇慶源“石頭落地”的消息是東莞市市長李毓全參加全國“兩會”,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2009年起東莞全市范圍內禁止養豬”的政策已經取消了。

      欲搬遷者,真難覓土地
      蘇慶源說,他在東莞市橋頭鎮的養豬場占地50畝,每年給東莞供應7000頭生豬。去年底,東莞出臺政策:2009年1月1日起全市禁止養豬。蘇慶源說,春節前,有關部門要求他在今年5至9月搬遷完畢。

      為尋找新的養豬場所,蘇慶源天天在惠州博羅、惠陽一帶找地,盡管找得很辛苦,卻由于受土地和地方政策限制,到現在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場所。為盡快搬走,他以較便宜的價格賣掉了1000多頭生豬,使他的生豬數量減少到5000多頭。蘇慶源說,他的豬場要完全搬遷,最少要投入1000萬元,而重新建設一個豬場最少要5年的時間。

      一些小的養殖戶則早已搬走。道滘養殖戶李國彪告訴記者,去年還有許多來自廣西的老鄉在這養豬,到現在,已經搬走了一半左右。

      三類“禁養區”,仍禁養據東莞市農業部門數據,目前全市尚有生豬養殖戶(企業)892家,存欄生豬8.8萬頭。主要分布在謝崗、東坑、常平、橋頭等鎮,絕大部分為小規模養殖。

      東莞市環保局向記者確認“全市范圍內禁止養豬”的政策已經取消,但強調在全市劃分了“禁養區”和“非禁養區”,在禁養區內“肯定是不讓養的”,“非禁養區”內的生豬養殖規劃細則還在制定當中。

      環保局相關人員告訴記者,在三類環境敏感區內禁止養豬,包括生活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及緩沖區、重要生態功能保護區;市區和各鎮中心區、工業區等人口集中活動區;東江(東莞河段)、東莞運河等三公里范圍以及同沙等十大水庫的集雨區內和東深供水工程(東莞河段)陸域范圍內。此外由市級以上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劃定的其他環境敏感區內也禁止建設包括養豬場在內的禽畜養殖場。

      不遷走者,還需解決銷路
      “非禁養區”可以養豬,讓一些養殖戶松了一口氣。但記者也了解到,即使目前能緩遷,也并不意味著這些養殖戶今后的路一帆風順。未來東莞生豬將全部從供莞基地采購,如果不能進入這個基地行列,這些養殖戶的前途也不容樂觀。

      記者了解到,目前全市認定的三批供莞生豬基地中,沒有一家是本地養殖戶。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一是仍有一部分的養殖戶對基地供豬尚存觀望沒來申請。二是一些來申請的又沒有工商、動檢部門出具的執照,屬于“非法”養殖,或者沒有達到基地所需的其他條件,而未能被受理。

      何女士得知上述情況后說,下周就要到相關部門咨詢此事,盡力爭取進入基地行列。農業部門在一份書面答復中表示:未來將重點抓好規范生豬養殖,制定生豬養殖標準規范,推行健康養殖。重點把周邊市縣莞籍養殖戶納入定點供莞生豬基地審查認定范圍。目前認定的基地中,有22家是莞籍外遷養殖戶,供應能力為60多萬頭。
    作者: zts123    時間: 2008-4-2 00:55
    東莞市環保局昨日表示:從未全面禁止養豬
    昨天下午,東莞市環保局有關負責人就東莞“禁豬令”的問題再次向媒體重申:“東莞并沒有全面禁止養豬,如果有關于養豬政策的情況變動,將以公告形式公布于眾。”    昨天,東莞市政府吳湛輝秘書長表示,東莞的“禁豬”是有歷史淵源的,也不是被炒作的全面禁止養豬,市政府一旦有相關政策的變化,會指定環保局對外進行公布。記者隨后致電東莞市環保局,該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東莞市政府如果有關于養豬政策的情況變動,會以公告的形式公布于眾。
        環保局相關負責人再次重申,東莞并沒有全面禁止養豬,而只是規定在禁養區禁止養豬,非禁養區仍然可以養豬,也沒有規定全面禁止養豬的具體時間。但是由于養豬造成的污染較大,出于環境保護的考慮,將會進一步提高養豬的門檻。
        此外,東莞市環保局正在制定關于畜禽類違法養殖的有獎舉報制度,打擊非法養殖行為,防止養豬回潮。
        人大代表建議養豬規模化
        今年東莞市兩會上,虎門鎮人大代表單汝林提出《關于建立現代化養豬場、保障生豬部分自給的建議》,發出了唯一與“禁豬”不同的聲音。
        昨天,單汝林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兩會之后,市政府已經開始著手在每個鎮發放兩個指標,實施集體化、規模化養豬,統籌飼料供應、環境保護和豬肉需求等因素,力求達到生豬供應基本自給,同時降低環境污染的目標。
        在養豬污染治理上,單汝林認為應該引進污染處理設備,務必使養豬達到衛生要求,按照一定的比例,像治理工業污染一樣對養豬造成的污染進行集中處理。
        單汝林告訴記者,目前這個政策雖然沒有正式下發通知,但已經在各個鎮試行。
    作者: zts123    時間: 2008-4-2 00:56
    東莞規劃非禁養區準許養豬
    蘇慶源昨天特別開心。他10年前開始在東莞養豬。去年底東莞出臺從2009年起全市禁止養豬的政策后,他一直在為尋找新的養豬地點而奔波,而昨天他“心中懸著的那塊石頭終于落地了”。讓蘇慶源“石頭落地”的消息是,東莞市長李毓全參加全國“兩會”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2009年起東莞全市范圍內禁止養豬”的政策已經取消了。欲搬遷難覓土地
       蘇慶源說,他在東莞市橋頭鎮的養豬場占地50畝,每年給東莞供應7000頭生豬。去年底,東莞出臺政策:2009年1月1日起全市禁止養豬。對于因環保需要而清理養殖的說法,蘇慶源有自己的看法,他投入100多萬元進行污水處理工作,而且污水處理后流入自己150畝的魚塘里。蘇慶源說,春節前,有關部門要求他在今年5至9月搬遷完畢。
       為了尋找新的養豬場所,蘇慶源天天在惠州博羅、惠陽一帶找地,盡管找得很辛苦,卻由于受土地和地方政策限制,到現在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場所。為了盡快搬走,他以較便宜的價格賣掉了1000多頭生豬,使得他的生豬數量減少到5000多頭。蘇慶源說,他的豬場要完全搬遷,最少要投入1000萬元,而重新建設一個豬場最少要5年的時間。
        一些小的養殖戶則早已搬走。道滘養殖戶李國彪告訴記者,去年還有許多來自廣西的老鄉在這養豬,而現在,已經搬走了一半左右。
    異地蓋好豬圈欲走還留
        還沒搬走的打算留下來,已經搬走的在異地開始新的養殖。可還有一類人面臨著搬還是不搬的選擇。
        厚街何女士的豬場年出欄幾百頭。2006年何女士的豬場被要求從厚街搬出去,她和周圍幾戶豬農選擇搬到了道滘。“去年底村里來人通知,說要我們再搬。”何女士到這時才知道東莞擬在全市范圍內禁止養豬,搬到外地是她那時唯一的選擇。
        何女士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養的豬主要銷往厚街。何女士周圍和她一樣的養殖戶還有不少,大家原本都準備搬到增城去。但何女士覺得搬到增城人生地不熟,光幾百頭豬的運費就不菲。“如果還想賣回厚街,運輸的油錢也要不少,我看劃不來。”
        道滘鎮九曲村浦魚沙一帶的養豬戶告訴記者,政府規定他們的養豬場要在今年4月30日之前停止養豬,拆掉養豬場。為此,養戶們都在有準備地減少投資,一些人已經賣掉了母豬。例如呂福旺,他年前還擁有10頭母豬,現在都賣掉了。呂福旺有位老鄉雇大貨車把豬從東莞運回廣西,每車運費超過4000元。
      “地方定了,我們每戶花了幾萬塊連豬圈都蓋好了,結果突然聽說東莞又可以養豬了,是不是意味著我們可以不搬了?”何女士問記者。她說,只要能留下來,花點錢也不要緊。
    “禁養區”內仍然禁養
        據東莞市農業部門數據,目前全市尚有生豬養殖戶(企業)892家,存欄生豬8.8萬頭。主要分布在謝崗、東坑、常平、橋頭等鎮,絕大部分為小規模養殖。
        東莞市環保局向記者確認“全市范圍內禁止養豬”的政策已經取消,但強調在全市劃分了“禁養區”和“非禁養區”,在禁養區內“肯定是不讓養的”,“非禁養區”內的生豬養殖規劃細則還在制訂當中。
       環保局相關人員告訴記者,在三類環境敏感區內禁止養豬,包括生活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及緩沖區、重要生態功能保護區;市區和各鎮中心區、工業區等人口集中活動區;東江(東莞河段)、東莞運河等三公里路域范圍以及同沙等十大水庫的集雨區內和東深供水工程(東莞河段)陸域范圍內。此外由市級以上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劃定的其他環境敏感區內也禁止建設包括養豬場在內的禽畜養殖場。
    不遷走還需解決銷路
        “非禁養區”內可以養豬,讓一些養殖戶松了一口氣。但記者了解到,即使目前能緩遷,也并不意味著這些養殖戶今后的路一帆風順。未來東莞生豬將全部從供莞基地采購,如果不能進入這個基地行列,這些養殖戶的前途則不容樂觀。
       記者了解到,目前全市認定的三批供莞生豬基地中,沒有一家是本地養殖戶。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仍有一部分養殖戶對基地供豬尚存觀望沒來申請,而一些來申請的又沒有工商、動檢部門出具的執照,屬于“非法”養殖,被基地認證部門拒絕受理。在目前認定的基地中,有22家是莞籍外遷養殖戶,供應能力為60多萬頭。
        何女士得知上述情況后說,下周就要到相關部門咨詢此事,盡力爭取進入基地行列。農業部門在一份書面答復中也表示:未來將重點抓好規范生豬養殖,制定生豬養殖標準或規范,推行健康養殖。重點把周邊市縣莞籍養殖戶納入定點供莞生豬基地審查認定范圍。
    養戶盼養豬政策穩定
        多年來,東莞養豬戶們沒有結成任何組織,彼此之間的聯系也很少,豬場相距50米左右的兩個廣西養戶彼此不知道對方的手機號碼。他們的養豬活動除了緊緊依附于市場行情之外,還直接取決于當地政府的政策。
        從1998年的豬市低迷到2007年的豬價高漲,養戶們深感市場行情變動不居;從1998年的東莞政府出臺政策吸引到2007年的堅決打壓,養戶們又體驗到養豬政策變幻莫測。
        “你說不讓養,我把母豬都賣了;說讓養了,我又買母豬,母豬價格越來越貴啊,前后一比,一頭母豬就要虧千把塊錢。”詹洪妹分析說,養豬從投資到收獲的時間比較長,“我們希望政府能出臺穩定的政策,養還是不讓養,最好說清楚”。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门县| 平顺县| 洛扎县| 望江县| 盘山县| 沙坪坝区| 阿拉善盟| 尼木县| 天峨县| 色达县| 科技| 定西市| 图木舒克市| 衡山县| 清丰县| 洞头县| 延庆县| 瑞丽市| 如东县| 峡江县| 特克斯县| 米林县| 彰化市| 来安县| 湖南省| 青龙| 贵港市| 上杭县| 防城港市| 江津市| 温州市| 都兰县| 永康市| 黄陵县| 长汀县| 会泽县| 辽宁省| 长葛市| 广南县| 水城县|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