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2007年中國畜牧業六大關鍵詞 [打印本頁]

    作者: 來自鄉下的狼    時間: 2008-3-20 10:15
    標題: 2007年中國畜牧業六大關鍵詞

    2007年中國畜牧業六大關鍵詞

    http://www.aweb.com.cn 2008年2月21日09:08 中國畜牧報
     

      關鍵詞一:可持續發展

      當前,我國正處在由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轉變的關鍵時期,為做大做強畜牧產業,促進我國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國家于2007年年初提出《關于促進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計劃到“十一五”末,畜牧業生產結構進一步優化,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提高,科技實力和綜合生產能力進一步增強,畜牧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由目前的50%上升到55%以上,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比重由目前的34%上升到38%以上;良種繁育、動物疫病防控、飼草飼料生產、畜產品質量安全、草原生態保護等體系進一步完善;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程度進一步提高,畜牧業生產初步實現向技術集約型、資源高效利用型、環境友好型轉變。

      《意見》的出臺與我國畜牧業發展中面臨的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息息相關。當前我國畜牧業生產方式落后,規模化、標準化水平不高;產業結構和區域布局不盡合理,畜產品市場競爭力不強;產業化組織化程度低,利益聯結機制不完善;支持保障體系不健全,基礎設施薄弱。因此,畜牧業發展為了能夠適應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消費需求,必須進一步鞏固畜牧業發展基礎,轉變傳統的增長方式,加快建設現代畜牧業。

      關鍵詞二:飼料漲價

      據了解,自 2007年7月份以來,國內豆粕價格從2400元/噸飆升至近4000元/噸的高價。與此同時,由于近年來發生世界性的能源緊缺,美國生產燃料乙醇所消耗的玉米逐年上升,國際玉米期貨價格上揚,燃料乙醇與豬爭奪玉米,從而造成了玉米價格也創下了歷史新高,過去玉米價格在1.3元/千克左右,而在2007 年,最高價格竟達到了1.7元/千克。再加上蛋氨酸、賴氨酸、維生素等部分原料價格也不斷攀升,直接導致豬、雞、牛、羊等畜禽養殖成本大幅提高,利潤不斷下滑。而最為難過的當數飼料生產企業,由于來不及調整產成品的價格,從而造成許多中小飼料企業出現嚴重虧損。

      關鍵詞三:生豬良種補貼

      據介紹,2007年以來,全國有25個省份先后發生豬藍耳病疫情,導致豬的存欄量急劇下降。其中湖南生豬出欄量2007年內減少了800萬頭。而廣州3大生豬交易市場,近來每日也僅有1萬頭左右豬源,僅為正常時期的65%。

      由于豬的存欄量大幅下降以及農民補欄的積極性不高,大部分持觀望態度,從而造成國內生豬供需矛盾突出,豬肉價格持續較大幅度上漲。針對該形勢,國家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解決肉價上漲帶來的民生問題。據了解,目前,能繁母豬補貼全部到場到戶,共補貼母豬4689萬頭;參保能繁母豬2459.2萬頭,覆蓋率達52.4%;全國233個生豬原種場和擴繁場建設項目抓緊實施,900萬頭能繁母豬人工授精補貼有序開展;253個生豬調出大縣生產積極性得到有力調動;10791個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建設全面啟動。

      關鍵詞四:“奶八條”

      據媒體報道:我國一些地區的奶牛產業經過了前幾年高速發展之后,眼下正處于艱難的調整轉型期。業內人士分析,2007年牛奶生產行業生產成本整體上漲了10%~210%,從而造成了奶農養殖效益大幅下降。同時由于奶農與乳品加工企業未建立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一些企業限收、壓級、壓價、拖欠奶款的現象時有發生,嚴重影響了奶農養殖奶牛的積極性。

      2007年10月,《國務院關于促進奶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俗稱“奶八條”)提出了八項具體措施,即加大奶牛良種補貼力度;實施后備母牛補貼政策;對奶牛養殖農戶購置牧業機械和擠奶機械給予補貼;完善奶牛重大疫病防治和撲殺政策;建立奶牛政策性保險制度;支持建設標準化奶牛養殖小區;加強對奶牛養殖農戶的信貸支持;完善奶業產業政策。“奶八條”的出臺,一方面加大了對奶農的補貼力度,如加大了奶牛良種補貼力度,將牧業機械和擠奶機械購置納入財政農機具購置補貼范圍;另一方面,也擴大了奶農的利益保障,如加強對奶牛養殖農戶的信貸支持。

      關鍵詞五:《禁鮮令》

      2004年,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及其條文釋義和《食品標簽國家標準實施指南》,被中國奶業界稱之為“禁鮮令”,它的出臺遭到全國各省市地方奶協、中國奶協、廣大奶農乃至農業部的強烈反對。

      從2007年1月1日起,曾被延期3次的牛奶“禁鮮令”終于獲準實施:按照規定,凡是加工食品就不存在“鮮”,今后,我國奶制品的外包裝上不能再使用“鮮牛奶”等名稱,而必須使用“滅菌奶(乳)”和“巴氏殺菌奶(乳)”等標準名稱。

      2007年11月,國家質檢總局與農業部聯合下發了《關于加強液態奶標識標注管理的通知》,對液態奶的標識做出新規定。第一次在標“鮮”問題上做出明確規定:以生鮮牛乳為原料,經巴氏殺菌處理的巴氏殺菌乳標“鮮牛奶/乳”。以生鮮牛乳為原料,不添加輔料,經瞬時高溫滅菌處理的超高溫滅菌乳標“純牛奶/乳”。規定從2008年1月1日起,生產企業必須在巴氏殺菌乳和超高溫滅菌乳包裝上做出明確標志,對部分企業原標簽有庫存的情況,需經申報核準后,適當延長原標簽的使用期限,但原標簽最后的使用截止日期也限于2008年10月31日。困擾中國乳業3年之久的“禁鮮令”之爭終于在質檢總局和農業部的一紙文件下畫上了句號。

      關鍵詞六:飼料秸稈霉變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全世界每年約有25%的谷物不同程度地受到霉菌毒素的污染。霉菌毒素對動物的影響比較復雜,除某些急性霉菌毒素中毒很容易判斷外,更重要的是一些慢性、長期的中毒以及所造成繼發疾病的影響比較難診斷。如霉菌毒素擾亂動物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免疫抑制和生產性能下降等,這些癥狀容易被誤診為一些傳染病,從而造成用藥無效或低效,延誤疾病控制時機,給養殖業帶來巨大損失。 2007年9月26日至10月12日,華北部分地區連續半月大霧彌漫、陰雨連綿,造成這些地區玉米等飼料原料發霉變質,甚至長芽,嚴重影響飼料的品質。

      與此同時,“十一”期間的連陰雨造成大部分地區秸稈出現霉變,2007年各牛場的秸稈青貯明顯少于往年,據初步估算,總體存貯量只占到正常年份的 2/3,也就是說到2008年的麥收之后青貯飼料就會出現青黃不接。而我國北方部分地區如內蒙古、河北等省份又出現了連旱,造成牧草的緊缺,價格一路上揚,所以,即便能夠從外地調運過來,飼養成本也會增加許多。因此,有專家特別提醒從事牛羊養殖的企業和個人,當務之急是要把草備足,防止2008年的春季出現草荒現象。


    作者: renlingchao    時間: 2008-3-25 16:48
    :tiaotiao: :tiaotiao: :tiaotiao: :tiaotiao: 好好好支持啊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凰县| 天镇县| 阳信县| 盐山县| 华安县| 静宁县| 若羌县| 德惠市| 宝坻区| 佳木斯市| 阿巴嘎旗| 康保县| 讷河市| 唐山市| 郎溪县| 巴林左旗| 满城县| 康乐县| 乌审旗| 咸阳市| 浠水县| 达孜县| 沙河市| 西畴县| 阿克| 从江县| 宜州市| 黄平县| 石门县| 准格尔旗| 迁安市| 高雄县| 当涂县| 巴彦县| 壤塘县| 尚志市| 辉县市| 怀集县| 科技| 岳池县| 禄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