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飼養管理要點:母豬產仔期 [打印本頁]

    作者: csh    時間: 2008-3-16 10:30
    標題: 飼養管理要點:母豬產仔期
    母豬產仔前后的飼養管理對提高產仔成活率和預防母豬產后疾病,促進母豬及早恢復體況與發情配種,縮短生產周期,發揮遺傳潛力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因此,對產仔前后的母豬必須加強飼養管理,以提高仔豬成活率,增加母豬產仔窩數,提升養豬經濟效益。   1、產前減料。在產前1周,應根據母豬的體況調整日糧。體況和乳房發育好的母豬,應從產前6~7天開始減料,逐漸減到妊娠后期水平的1/2或1/3,并停喂青綠多汁飼料和發酵飼料,以防乳汁過多過濃;對比較瘦弱的母豬則不必減料,且應加喂一些富含蛋白質的催乳飼料,如動物性飼料、多汁飼料等。   2、產中停食。母豬產仔前應逐漸減少飼喂量,臨產前和分娩過程中最好不喂料,這樣有利于分娩;如果產仔時間長,母豬口渴,可喂給清潔的飲水或喂給加食鹽和麩皮的溫熱水。   3、產后補飼。產后要及時取走胎衣,防止母豬吞食,造成消化不良和食仔癖。產仔后2~3天內應給母豬喂稀食,如小米粥、麩皮粥等粥類飼料,并適量喂給新鮮的青綠飼料,但不能喂容積大、難以消化的飼料。對于食欲和膘情較差及無奶的母豬可采用下列方法進行調養:①雞蛋250克,花生米500克,加水煮熟,分2次喂給;②海帶250克泡漲切碎,加入100克豬油煮湯,每天早晚各喂1次,連喂3天;③豬腸一副,切碎煮熟,加少許食鹽,連湯帶腸一起喂豬。   4、產后加料。母豬產仔后,體況好的母豬營養水平不宜過高,飼喂量可視情況逐漸加大。如果母豬產后表現正常,3天后可逐漸加料,7~10天達到哺乳母豬的正常給料量。產后10~15天內應喂稀粥類飼料,如喂濕拌料或干粉料,應注意供給充分清潔的飲水。如果母豬體質較差,產后泌乳量少或無奶,產后第二天就應加強營養,增喂精料和餅類飼料,如能喂給魚粉等高蛋白質的動物性飼料更好。   5、產后活動。母豬產仔后3~4天內,由于體弱、仔豬吃奶頻繁,最好讓母豬在圈里休息。4~5天后,如果天氣晴朗,可讓母豬出圈運動,活動之后再進入圈內哺育仔豬。   6、防治產后疾病。母豬產后最容易患乳房炎、子宮炎、陰道炎、產后熱等產期疾病,有的甚至繼發肺炎,造成死亡。預防和治療方法如下:①加強消毒,搞好環境衛生。在母豬產仔前7天將產房及用具用2%燒堿溶液或甲醛溶液進行全面消毒,產仔前后用0。1%高錳酸鉀溶液清洗母豬陰戶及乳房,以防止感染。②如母豬產仔困難,可注射腦垂體后葉素進行催產,盡量不要將手伸入產道硬拉,以免造成產道損傷,引起炎癥。③如已發生產后熱等產期疾病,癥狀較輕者可肌注青霉素、鏈霉素或恩諾沙星等抗生素,每天2次,連續注射2~3天;癥狀較嚴重的,可適當加大抗生素用量,同時皮下注射10%安鈉加注射液10毫升或腦垂體后葉素20~40單位,每天2次,連用3~5天,即可痊愈。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鄂尔多斯市| 安达市| 广灵县| 叙永县| 舟山市| 六枝特区| 抚远县| 黔江区| 榆林市| 塔河县| 德安县| 贡山| 衡东县| 潢川县| 天水市| 梁平县| 扎鲁特旗| 江城| 阿拉善盟| 信阳市| 嵩明县| 和平区| 关岭| 阿合奇县| 晋江市| 宁晋县| 翼城县| 桑日县| 迁西县| 威宁| 全椒县| 南宁市| 北安市| 玉山县| 元朗区| 北碚区| 齐齐哈尔市| 黔西县| 太仆寺旗| 贵南县| 石河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