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仔豬梭菌性腸炎分析和防治 [打印本頁]

    作者: csh    時間: 2008-3-16 10:26
    標題: 仔豬梭菌性腸炎分析和防治
    仔豬梭菌性腸炎也叫仔豬紅痢,有的也叫仔豬傳染性壞死性腸炎,是新生仔豬的一種急性傳染病。藥物對本病基本不起作用或作用較小,一旦患病造成新生仔豬的整窩死亡,給飼養戶造成較多損失。本病的病原是C型魏氏梭菌,該病菌能形成芽孢,通常存在于土壤、飼料、污水、腸道和糞便中。梭菌繁殖體的抵抗力不強,但在形成芽孢以后,對外界如干燥、熱、消毒藥等的抵抗力顯著增強。 1流行特點 在患病的豬群中,C型魏氏梭菌在一些母豬的腸道中存在,常隨糞便排出體外并污染了周圍環境,新生仔豬在出生后接觸到被污染的母體、乳頭、墊草、泥土等,會將芽孢食入消化道造成感染發病。本病主要侵害出生后3d以內的仔豬,7d以上的仔豬發病的較少。發病率可達90%~100%,死亡率55%~90%;發病較急、病程也較短;死亡率較大,應引起高度重視。 2癥狀 仔豬在出生后的數小時至1~2d發病,發病后的幾小時至2d出現死亡,有的仔豬出生后突然不吃母乳,精神萎靡,并不拉稀,在抽搐狀態下死亡。有的病程稍長的病仔豬,離群獨居并四肢無力、怕冷、腹瀉,排出灰黃色或灰綠色的稀便,然后逐漸變成紅色糊狀,有的混有壞死組織碎片并混有氣泡,但體溫并不高。大多數病仔豬死亡。有少數耐過恢復健康。 3病理變化 它的主要病理變化發生在小腸,在小腸的某一段大多在空腸部位,呈現深紅色或黑紫紅色,腸腔內充有紅黃色或暗紅色的內容物,并有較多量的氣泡。腸粘膜腫脹潮紅或出血,有的在腸管內發現灰黃色的麩皮樣的壞死物。腸系膜淋巴結腫大,腹腔內有多量的紅黃色液體。 4防制 對曾經發生過本病的豬群,應針對妊娠母豬在產前30日齡或15日齡肌肉注射仔豬紅痢菌苗l0m1,預防效果較好。對母豬的產房要徹底清掃干凈并徹底消毒,并提前做好接產前的各項準備工作。特別是應把母豬的乳頭用清水擦洗干凈,可以減少紅痢的發生和傳播。在本病發生較頻繁的豬場,可以在仔豬出生后用抗生素類藥物,如青霉素、土霉素等進行預防性口服,可以有一定的效果。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大仙区| 新宁县| 武邑县| 祁东县| 集贤县| 甘孜县| 额敏县| 华容县| 固阳县| 荣成市| 焦作市| 建昌县| 鄂温| 罗甸县| 阿鲁科尔沁旗| 巴林左旗| 湘潭市| 衢州市| 湘潭市| 民丰县| 尚义县| 五峰| 河西区| 滦平县| 泽普县| 双流县| 三亚市| 崇义县| 永川市| 大同市| 三亚市| 长顺县| 常山县| 黎川县| 若尔盖县| 和平区| 临朐县| 平阳县| 兴化市| 巴彦淖尔市| 安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