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豬病診治問答_連載21(轉載) [打印本頁]

    作者: zhangxinlq    時間: 2008-3-15 15:50
    標題: 豬病診治問答_連載21(轉載)
    28       豬常見傳染病的臨床診斷與防治
            豬的傳染病包括病毒、細菌、密螺旋體、鉤端螺旋體、支原體、寄生蟲等病。常見的病毒病有:豬瘟(CSF)、藍耳?。≒RRS)、豬流感(SI)、豬偽狂犬?。≒R)、豬圓環病毒2型(PCV2)感染、豬口蹄疫、豬傳染性胃腸炎(TGE)、豬流行性腹瀉(PED)、豬輪狀病毒性腹瀉(PT)、豬細小病毒病(PP)、豬乙腦;常見的
            細菌病有:豬傳染性胸膜肺炎、副豬嗜血桿菌病、豬肺疫、豬鏈球菌?。⊿S)、仔豬副傷寒、豬喘氣病、仔豬黃(白)痢、豬水腫?。‥D)、仔豬紅痢、豬增生性回腸炎;豬常見寄生蟲病有:豬弓形體、豬附紅細胞體、豬蛔蟲、豬鞭蟲、豬球蟲、豬螨蟲等;其他,如豬痢疾(密螺旋體)、鉤端螺旋體、豬支原體肺炎等。
            上述這些傳染病,在診斷上從理論上來講,需要通過臨床診斷(癥狀、流行病因、發病情況,體溫和呼吸次數檢查、觸診、初步治療效果調查等)、病理檢驗(宏觀、微觀)、實驗室診斷(血清學診斷、病原診斷)來實現。但是,目前根據豬病發展狀況,少數為單一發病,多數為幾種病原混合感染,病因十分復雜。有時剖檢所見的病變也只能作參考。如豬腎臟出現出血點過去一般認為是豬瘟,可經過上海奉賢區動物防疫控制中心衛秀余(2007)對2 598頭腎臟有出血點的病豬可疑豬瘟進行抗原檢測,結果檢出率僅為25.8%。實驗室血清學檢驗基本不能區分自然感染與接種疫苗所產生的抗體。如分離病原耗時長、費用高,起不到對發病豬群盡早采取有效防治措施的指導作用。假設分離到病原,確定其是不是主要病原,要做攻毒試驗,一般很難實施??墒潜容^容易實施的藥敏試驗,其結果有時與實際應用效果脫節,
    用致病菌篩選出的高敏以上藥物,臨床應用效果不佳。這是筆者過去在化驗室工作10余年所經歷的困惑。鑒于以上情況,在實踐當中絕大多數獸醫工作者對豬病常以臨床診斷來采取相應防治措施,亦收到了良好的防治效果。只是在必要情況下進行病理(實驗室)診斷。特別是一些資深的獸醫工作者在這方面取得了成功的經驗??曝S豬病專家數年對全國
    各地養豬場(戶)豬病咨詢解答數萬次,就是靠通過臨床癥狀、流行病因調查來指導豬病防治,已獲得了良好的口碑。為此,科豐豬病專家組將幾十年來對豬常見傳染病的臨床防治經驗介紹給廣大讀者。
           臨床診斷就是通過臨床檢查,掌握發病豬群的示病癥狀、特征性癥狀、固有癥狀等臨床特點,并結合流行病因、發病情況、治療效果情況調查等做出的診斷。豬常見傳染病的臨床診斷,根據不同的征候群確定病的范圍。一個征候群及數種病,需要分辨梳理,才能確定某種病。豬常見傳染病臨床診斷從5個不同的征候群進行討論,即豬腹瀉征候群、豬咳喘征候群、豬高熱征候群、豬流產死胎弱胎征候群、豬皮膚丘疹水泡征候群所涉及的臨床診斷與防治。本期僅介紹以腹瀉為主征候群所涉及的病毒(細菌,密螺旋體)性腹瀉臨床診斷與防治,其他將在下期陸續介紹。
    28.1以腹瀉為主征候群所涉及的臨床診斷與防治
            腹瀉病原有:病毒、細菌、密螺旋體、寄生蟲等。病毒性腹瀉目前可以認定有冠狀病毒引起的豬傳染性胃腸炎(TGE)、類冠狀病毒引起的豬流行性腹瀉(PED)、豬輪狀病毒性腹瀉(PT)、豬瘟病毒(CSF)引起的腸型腹瀉、偽狂犬病病毒(PRV)引起的哺乳仔豬腹瀉等。
    28.1.1病毒性腹瀉的臨床診斷
           若在寒冷季節(11月至翌年4月)大豬先出現腹瀉,經2~5 d迅速傳播全場或全群,呈急性暴發性腹瀉。仔豬日齡越小發病率和死亡率越高,病程為2~7 d。7日齡內感染死亡率為100%。示病癥狀為嘔吐、水樣腹瀉或淡黃色或淡綠色稀糞(腥臭味)。大豬少見嘔吐,排出放射狀稀糞,呈淡灰色或灰色,無繼發感染一般不死亡。根據寒冷季節多發,傳播迅速,大小豬、母仔豬同時出現腹瀉的臨床特點及流行特點,且單用抗生素治療無效等,可確診為豬傳染性胃腸炎或流行性腹瀉。
           若在晚冬、早春35日齡以內仔豬突然發病,出現水樣腹瀉或黃色糊狀稀便,并帶有黃色凝乳樣物,母豬不發病或少發病,仔豬間迅速傳播,新生仔豬死亡率高,單用抗生素治療無效,可診斷為豬輪狀病毒性腹瀉。
           若任何季節都發病,大小豬都發?。ǚ敲庖邎龌蛎庖卟淮_切場),腹瀉和便干同時出現,腹瀉物為灰黑色或黃綠色,并伴有體溫升高41℃左右,喜歡喝水,不食或少食,背部毛根有出血點,或皮膚蒼白或灰白,用抗生素治療無效,對癥治療暫時緩解,停藥后又反彈等。根據任何日齡任何季節都發病,抗生素治療無效,體表有出血點等可診斷為溫和型豬瘟腸型腹瀉。本病注意與豬副傷寒、偽狂犬病區別。
           若在任何季節生產的哺乳仔豬出現無癥狀死亡,或出現呆滯、嘔吐、腹瀉(呈淡黃色或黃綠色),伴有咳嗽、呼吸困難、流涎、前沖后撞、轉圈、倒地游泳狀,對刺激反應敏感等神經癥狀。1周以內發病死亡率100%,抗生素治療無效,同時,母豬出現無癥狀流產(懷孕20 d左右)等,可診斷為仔豬偽狂犬病性腹瀉,本病注意與溫和型豬瘟區別。
    28.1.2病毒性腹瀉的防治病毒性腹瀉的治療
           原則為抗病毒,控制并發感染,修復和保護腸絨毛上皮完整,補充營養防止脫水,強化免疫。
           對TGE、PED、PT治療方案,在無并發感染情況下,可全群用科豐的益科諾威(含恩諾沙星、抗病毒藥、抗厭氧菌藥、免疫增強劑、細胞修復劑、誘食劑等)或科豐常獨利克(含痢菌凈、黃芪、白頭翁、病毒唑、林可霉素、莨菪堿等)拌料,均按每千克體重0.2 g,每天1次,連用3 d。若混感仔豬黃(白、紅)痢等可用益科諾威每千克體重0.2 g+科豐的常桿普安每千克體重0.2 g(含阿米卡星、鹽酸林可霉素、左旋咪唑、莨菪堿、誘食劑、黏膜保護劑、維生素等)或者科豐利科惠健每千克體重0.3 g拌料,每天1次,連用3 d。重癥不食者,可將藥溶于水后灌服。另外根據病原嗜冷特點,為減少仔豬發病,除加強環境消毒外,應提高分娩舍或保育舍內的溫度,達20℃以上,可減少或控制3個病毒性(TGE、PED、PT)腹瀉的發生。
           豬瘟腸型腹瀉、仔豬偽狂犬病防治方案,對能采食的豬群在飼料中拌入益科諾威+欣科普康+護腎寶,均按每千克體重0.2 g,連用3 d,重癥不食或哺乳仔豬可灌服。診斷為豬瘟的第4天免疫豬瘟疫苗(用黃芪毒霸稀釋)每頭10~20頭份(細胞苗)。診斷為偽狂犬病的,對臨產前40 d母豬沒做偽狂犬病疫苗的,即免疫偽狂犬病基因缺失弱毒疫苗1頭份。如
    果產前沒免疫母豬所生的仔豬,于出生后滴鼻偽狂犬病疫苗,每頭0.5頭份。
    28.1.3病毒性腹瀉的預防
           主要是做好疫苗免疫,加強衛生消毒,控制病原侵入,加強飼養管理,增強機體抗病力,對同場沒發病豬群可注射科豐的干擾素,控制減少發病。
    28.2細菌(密螺旋體)性腹瀉的臨床診斷與防治
           細菌性腹瀉主要由大腸桿菌、沙門氏菌、C型魏氏梭菌、細胞內勞森氏菌引起的仔豬黃(白)痢、水腫病、仔豬副傷寒、仔豬紅痢、豬增生性回腸炎等。密螺旋體引起豬痢疾。
    28.2.1細菌(密螺旋體)性腹瀉的臨床診斷
           無論任何季節,出生后12 h到30日齡仔豬突然出現拉稀、糞便呈水樣或灰便或白色或灰白色糊狀,有腥臭味,脫水。3天內發病仔豬死亡率高,初產母豬的仔豬比經產母豬的仔豬發病率高、癥狀重,用相關抗生素及時治療效果明顯,可診斷為仔豬黃(白)痢。
            若斷奶仔豬突然發病,有急性死亡,頭部、會陰或全身出現水腫,共濟失調,驚厥或麻痹,有時嘔吐,叫聲嘶啞,體溫39℃~40℃。或先出現腹瀉,用藥控制后1~2 d出現眼瞼水腫,急性死亡,據了解有飼料蛋白質過高史,可診斷為溶血性大腸桿菌引起的水腫病。
           若出生后半個月以內哺乳仔豬出現腹瀉稀水樣帶血或含有灰色組織碎片的棕紅色稀便或黃色糊狀軟糞等,病程為2~7 d,少數病豬沒有出現下痢而突然死亡,可診斷為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仔豬紅痢。
            若斷奶后不久仔豬體溫升高到41℃~42℃,少食,精神沉郁,病初便秘、后下痢或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糞便呈黃灰色或暗綠色粥狀或帶血、惡臭,有時混有灰白色偽膜,有的病豬腹痛尖叫,逐漸消瘦,腹部及四肢皮膚呈深紅色,后期呈青紫色,有的皮膚上出現痂樣濕疹,有的咳嗽,病程為4~21 d。根據發病日齡和臨床癥狀可確診為由沙門氏菌引起的仔豬副傷寒。本病注意與豬瘟腸型腹瀉區別。
            若任何季節保育后期豬群經常有數頭發生腹瀉,糞便稀軟、不成形,多呈水泥狀,也有的呈黃白色。這些豬采食基本正常,但生長緩慢,整個豬群生長速度不一,參差不齊。根據癥狀可診斷為豬回腸炎。
            若生長豬群病初出現食欲減退和排出軟的帶黏液樣糞便,進一步發展排稀便呈山楂片色或巧克力色,污染陰部,體重逐漸減輕,脫水。初期體溫升高,之后恢復正常。病程2 d至4周,存活豬易成為僵豬,根據臨床上排稀便呈山楂片色或巧克力色,可確診為豬痢疾。本病注意與豬鞭蟲引起的血樣腹瀉區別。
    28.2.2豬細菌性腹瀉的防治   
           治療原則為抗菌,修復和保護腸絨毛上皮完整,吸附腸毒素,調節腸道菌群平衡,補充營養,防止脫水,增強機體抗病力。
           治療方案:治療仔豬黃(白)痢、紅痢、腸毒血癥、回腸炎、久治不愈的頑固性腹瀉,可首選科豐利科惠健(含頭孢噻呋、鹽酸環丙沙星、增效劑、吲哚美辛、抗厭氧菌藥、腸黏膜保護劑、電解質多維、誘食劑),按每千克體重0.3 g拌料或灌服,每天1次,連用3 d。本品一藥多效,殺菌力強,在腸道內不易吸收,藥物可長時間作用于腸道內的病原體,使病原死亡。并有保護腸黏膜、吸附腸毒素的作用,同時可補充營養,調節機體離子平衡,防止脫水,有助于豬體迅速恢復體能。用本品防治豬細菌性腹瀉,腹瀉止住了,吃食也迅速恢復正常,克服了以往止痢藥,腹瀉止住了,但仔豬也不吃食的弊病。利科惠健如果在一個養豬場較長時間應用,防止產生耐藥性,可選用替代品常桿普安(含硫酸安普霉素、阿米卡星、硫酸黏菌素、莨菪堿、肌苷、左旋咪唑、維生素、腸黏膜保護劑、誘食劑等)或常泰菌安(含硫酸新霉素、磷霉素鈣、維生素C、黏膜保護劑等),均按每千克體重0.2 g拌料或灌服。每天1次,連用3 d。
            對臨床上診斷為水腫病的豬群、發病豬的治療原則:緩瀉、消腫、脫敏、抗感解毒等。本病一般治愈率較低,重在大群防控,即首先消除致病因素、減少濃縮料給量,并添加15%麥麩類飼料緩瀉,同時用科豐的桿菌汰(含鹽酸沙拉沙星、呋塞米、抗厭氧菌藥等)按每千克體重0.2 g拌料,每天1次,連用3~5 d。預防本病應少食多餐,減少應激,斷奶1~2周內粗蛋白質水平控制在17%左右。
            對臨床上診斷為仔豬副傷寒的豬群可以使用科豐的欣科普康(含氟苯尼考、增效劑、緩釋劑、誘食劑、抗厭氧菌藥物、乙酰半胱氨酸、布洛芬、免疫增強劑等)或科豐常桿普安。第1天按每千克體重0.4 g拌料,以后每天按每千克體重0.2 g拌料,每天1次,連用3~5 d。重癥不采食的肌肉注射科豐肺腸菌寧(氟苯尼考、抗厭氧菌藥物等)或科豐利科益佳(硫酸安普霉素、阿米卡星、黏膜保護劑、硫酸黏菌素、莨菪堿、肌苷、能量合劑等),每天1次,連用3 d。
            臨床上診斷為豬痢疾的豬群,全群應用科豐的常利康(含抗厭氧菌藥物、痢菌凈、增效劑、止血敏、莨菪堿、電解質、黏膜保護劑等)或常獨利克(含痢菌凈、黃芪多糖、白頭翁、林可霉素、莨菪堿、抗病毒因子),按每千克體重0.2 g拌料,每天1次,連用2~3 d。重癥不食的肌肉注射痢菌凈,按每千克體重5 mg,每天2次,連用3 d。
    28.2.3細菌性腹瀉的預防
           加強飼料飲水衛生,保持環境衛生并經常帶豬消毒。斷乳仔豬以及新購入的仔豬,可以在其飼料中加入科豐宜開欣(含乳酸環丙沙星、頭孢拉定、增效劑、黏膜修復劑等),按100kg料拌藥100 g,每天1次,連用3 d。
    28.3輔助治療
           無論細菌性還是病毒性腹瀉,都要全群投喂維C+口服補液鹽,每天2~3次,到豬群恢復正常為止。哺乳仔豬可以灌服,每次15~30 mL/頭,每天2~3次,這樣做有防止脫水或酸中毒和促進機體恢復正常的作用。
    豬病咨詢熱線:024-81900667
    獸藥銷售熱線:024-88472000
    金科豐牧業有限公司飼料銷售熱線:024-88475000
    作者: kdm6000    時間: 2008-3-15 23:24
    :tiaotiao: 稀飯:tiaotiao: :tiaotiao: :
    :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阳市| 安陆市| 新巴尔虎右旗| 罗江县| 军事| 铁岭县| 丹巴县| 崇明县| 临安市| 新蔡县| 普宁市| 阿合奇县| 民县| 毕节市| 永新县| 盐池县| 合水县| 南江县| 锡林浩特市| 宁夏| 房产| 峡江县| 阳东县| 凌海市| 易门县| 连州市| 县级市| 上杭县| 沙河市| 娱乐| 大姚县| 汾阳市| 彩票| 乌兰浩特市| 泸西县| 阳信县| 三台县| 页游| 汶川县| 长顺县| 竹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