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春季蛋雞安全的保障措施
[打印本頁]
作者:
csh
時間:
2008-3-14 09:06
標題:
春季蛋雞安全的保障措施
1.培育健康優質的后備蛋雞群 ①選擇品種和疾病凈化良好的種雞場購苗雞.在育雛前期,舍內溫度應保持在32~20℃,采用40瓦燈泡增大空中照明亮度,提供足夠槽位,充分飼喂;中后期,應注意通風,根據雞群生長發育狀況,限制飼喂,以防脂肪蓄積過多影響后期產蛋. ②做好疾病預防和免疫接種,特別對雞新城疫、馬立克氏病、傳染性法氏囊和傳染性支氣管炎等傳染病,應重點免疫,提高整齊度,培育合格的后備蛋雞群. 2.嚴格的防疫制度 建立完善的防疫制度,并堅持不懈地執行下去.建立全進全出制,進雞前,認真清潔沖洗雞舍,徹底消毒;進雞后,對糞便、墊料及時清除并妥善處理.每周帶雞消毒2~3次,雞舍門口設立消毒盤供進出踩踏,每日勤灑消毒液,進舍時換上防疫服,嚴禁閑雜人入內.定時滅鼠,防止鳥類從窗戶進入,杜絕疾病傳播.對病死雞及時深埋或焚燒等處理.按時打掃雞舍門口及周圍環境,同時噴灑消毒液. 3.飼喂全價日糧 根據本地飼料資源、產蛋階段和氣候條件配制日糧.飼料配方確定后,按配方中的原料和比例配制,保持全價日糧相對穩定,切勿頻繁變動配方中的原料及其比例,否則會引起產蛋波動,蛋雞更換料時,應漸進式過渡,一般在一周內更換,不喂霉敗變質料. 4.足量清潔的飲水 保證雞群飲到足夠而清潔的水,避免斷水發生,尤其在氣溫高的天氣,較長時間飲水不足勢必造成產蛋下降,熱應激加劇時死亡率會升高.用水槽或飲水器飲水者,應每天清洗干凈,除去廢料等污物,然后放入凈水;乳頭式飲水者,應時常檢查滴水情況,發現不出水時,必須及時修理. 5.控制好光照 ①后備蛋雞上籠后,光照時間應徐徐增加.因品種差異,光照時間遞增快慢亦不同,一般每周遞增半小時為宜,27周齡左右增加到日光照16小時后恒定不變.有的養雞戶因飼養條件較差或管理不得當,開產時體重小,這時可在加強飼養管理基礎上,光照時間每周遞增15分鐘,使開產體重與性成熟相一致. ②定時開、關燈,因停電等原因造成的光照不夠,應采取燭光等措施補充光照. 6.適當通風 空氣環境對雞健康和生產性能有直接影響,通風除了排濕和除塵外,還起改善空氣條件與控溫作用.在春季氣溫變化大,許多養殖戶習慣緊閉門窗,通風換氣能降低舍內有害氣體,使氨氣濃度低于20×10-6以下,硫化氫濃度低于10×10-6,二氧化碳允許濃度不超過0.5%,應特別指出的是,絕不可忽視夜間通風. 7.適宜的溫度與相對濕度 ①舍內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雞的活動、飲食和生理代謝,進而影響產蛋性能和飼料效能. 溫度低時,應注意防寒保暖;供給適當營養水平的日糧.在實際生產中,盡量把舍內溫度控制在10~27℃. ②相對濕度對雞群影響不太大,但在其他因素共同作用時也可能造成嚴重危害.如高溫高濕或低溫高濕都可能導致雞發病,前者易使病原微生物長期存活,雞散熱受阻,后者易使雞體受涼,飼料耗費多,同樣相對濕度過低,可加劇空氣傳播疾病的機會,易患呼吸道等傳染病.一般而言,防止潮濕、保持雞舍內較干燥為好. 8.剔除病雞、休產雞和低產雞 平時認真觀察雞群,及時剔除無飼養價值的雞,主要抓兩個階段. ①開產后到產蛋上升80%前為一個階段,詳細觀察雞精神狀況,雞冠顏色,觸摸腹部和恥骨聯合處等方法挑出病雞和假母雞. ②產蛋高峰期過后到產蛋率降為80%后,加強對休產雞、低產雞及病雞的淘汰,提高飼料利用率. 9.減少應激因素 在日常飼養管理中,減少舍內外各種巨大的噪音造成的驚群;避免饑渴、寒冷等各種應激源.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望城县
|
和林格尔县
|
闻喜县
|
连城县
|
科技
|
唐山市
|
托克托县
|
湘潭县
|
依安县
|
南溪县
|
林州市
|
班玛县
|
南雄市
|
康马县
|
北碚区
|
禹城市
|
天全县
|
三都
|
武功县
|
三穗县
|
黔西
|
剑阁县
|
平江县
|
河西区
|
会同县
|
措勤县
|
大荔县
|
金平
|
白城市
|
泗洪县
|
航空
|
青海省
|
上林县
|
蓬莱市
|
涞源县
|
开平市
|
灵台县
|
淅川县
|
阜康市
|
屏边
|
库伦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