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養殖新方法,是利用有機墊料建成一個發酵床,用發酵床來吸收豬的糞便,利用發酵床里面的微生物,分解糞便,轉化飼料,改變了原來傳統的,讓豬的大小便全部在豬舍里面,然后再用水沖洗,沖到外面污染環境,不利于保護生態環境的舊方法。
發酵床養豬法經實驗證明,只需3天的時間,糞便就被微生物分解成非常細的粉末,消失得無影無蹤。同時,糞便又給菌類提供營養,有益菌也在不斷繁殖,形成菌絲,這些高蛋白物質,又成了豬的美食,豬吃了,不但幫助消化,還能提高免疫力。整個發酵床形成了一個完美的小“生物圈”,可以說是零排放、無污染的有機農業。用發酵床養豬,就等于又回到了“大自然”的環境里,豬吃喝拉撒都在圈里,而圈里的發酵床又松又軟、不臟也不臭,只有一點土壤微生物的香味,沒有糞便的臭味,所以,天再熱,也不會有蒼蠅。因為,糞便被分解,豬如同生活在自然界里一樣,自然就胃口大開,生長快,豬的品質也自然提高,效益也就隨之而提高。
用發酵床養豬很省工,由于不需要清糞,所以省工50%。如果用常規飼養的話,一個人只能養500頭,用發酵床養豬可以養1000頭。
另外,豬吃了墊料菌以后,體質好,不生病,基本上不用藥,一頭豬省醫藥費一元錢;同時還可以節省20—30%;的飼料,更重要的一條是省水,常規飼養要大量的水來沖洗,但是這種養豬法,只要吃的水就夠了,所以節省用水90%。
發酵床的材料主要是木屑。另外,就是干凈的泥土和鹽,泥土要求是沒有用過化肥農藥的干凈的泥土,因為這里面微生物比較多,鹽主要是用粗鹽。墊料里木屑占到90%,其他10%是土和少量的鹽。木屑很松軟,可以吸收水分;加粗鹽有利于木屑的分解。最后是關鍵的一步,就是要在墊料里均勻地播撒菌種,這些菌種是從土壤里面采集而來,然后再放到實驗室里面培養出來的。把這些菌種播撒到這個發酵床里面,充分拌勻后,發酵4 、5天,豬就可以上床了。墊床的高度一般在80厘米到90厘米,入圈生豬事先要徹底清除體內的寄生蟲。
發酵床好不好用,跟豬舍的建設也是有關系的。一般要求豬舍坐南朝北,這樣的圈舍采光好,利于發酵;而且通風良好,不臭也沒蚊蠅。如果用溫室大棚養,那就是既省事又省錢。因為大棚造價低,而且小氣候更容易調節。冬天采光好、保暖,豬可以安全越冬;夏天放下遮陽膜,把四周裙膜搖起,可以通風、降溫。
據專家所說,這種發酵床不光豬糞尿永遠不用清理,就是發酵床的墊料,10年20年都不用換。只要一個月,噴一次營養液。
營養液是專門培養的活性劑,按1比300的比例摻水,噴灑在床面上,可以提高土壤微生物的活力,加快對排泄物的降解、消化速度。另外,平時發現豬大便堆積得比較多時,把它向空地撒一撒,便于充分分解。另外,茵床不能太干燥,就是既要保持很松散,但是又不能有揚灰,不能有灰塵揚起來,否則豬容易得呼吸道病。飼養密度:單位面積飼養豬的頭數過多,床的發酵狀態就會降低,不能迅速降解、消化豬的糞尿,一般每頭豬占地1.2~1.5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