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豬裂蹄病的起因及防治方法 [打印本頁]

    作者: huang080808    時間: 2008-1-24 19:47
    標題: 豬裂蹄病的起因及防治方法
    裂蹄病是豬的主要蹄部疾病之一,以蹄裂、局部疼痛、臥地少動為主要特征,發病率在4%~5%左右,輕則影響豬只進食,重則被淘汰。初冬季節,天氣逐漸寒冷,空氣干燥,一些規模豬場所飼養的豬只很容易發生本病,必須認真加以防治。 本病發病時間主要集中在10月~12月和次年1月,以12月最為嚴重。發病豬只多為待配或初配的后備公、母豬,用水泥、方磚鋪設地面的現代豬舍飼養的豬只發病率也較高。豬只主要發生蹄裂,同時伴有局部疼痛,起臥不便,并因臥地少動可繼發肌肉風濕;發病期較長者可磨破皮膚,容易形成局部膿腫。輕者影響配種或孕期正常活動,重者可因漸進性消瘦而被淘汰或死亡。 一、發病原因 1、秋后至初冬天氣由暖轉涼,為了適應環境變化,豬體表毛細血管收縮,導致正常脂類物質分泌減少,豬蹄殼薄嫩,加上粗糙地面等碰撞摩擦,因而造成蹄殼出現裂縫。 2、一些用方磚與水泥鋪設的現代化豬舍,由于地表面堅硬而粗糙,在干燥而寒冷的氣候下,豬只長期在上面行走,往往會加快本病的發生。 二、主要癥狀 裂蹄病多發生于待配和初配公豬和母豬,在發生裂蹄病的同時伴有局部疼痛,起臥不便,因長時間臥地引起繼發性肌肉風濕。發病期較長的可磨破皮膚,形成局部膿腫,嚴重的可因漸進性消瘦而死亡。 三、鑒別論斷 主要是注意與豬口蹄疫的鑒別論斷。豬口蹄疫也以秋冬季節多發,嚴重的病例也出現病肢不愿走動、臥地不起等與裂蹄病相似的癥狀。但不同的是,口蹄疫以蹄部發生水皰和糜爛為特征,同時病豬發高燒,有全身癥狀,而且傳染速度快,而裂蹄病是單純蹄裂,不發燒,沒有綜合癥狀,因此與口蹄疫很好區別。因此,必須對兩病進行嚴格區分,防止因誤診誤治,給養殖戶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四、防治措施 1 秋后轉涼,應普遍檢查一次豬舍及舍內設施狀況。水泥、方磚鋪設地面過于粗糙的,可用磚或機械進行磨平,但也不要過于光滑,以防豬只滑倒。對食槽、欄桿、隔墻的銳利部分也要磨平。豬舍內鋪設干草或細沙,既可護蹄,又能保溫隔涼,防止肌肉風濕。 2 從秋末開始,經常檢查豬只的蹄殼表面,對過于干燥的應隔3~5天涂抹一次植物油或凡士林,保護蹄殼,預防干裂。如已發病應加量涂抹。另一種方法是涂抹魚甘油滋潤蹄殼,每天1~2次。 3 進入初冬季,按照200-250毫克/噸的標準在飼料中添加維生素H,用以預防蹄裂。如有發病,添加量增加1-1.5倍。到1月底視情況減量或停止添加。此外,在正常情況下,適量添加多種維生素也起預防本病作用。 4 發病豬只每日喂0.5千克胡蘿卜,配合飼料中加1%的脂肪,對盡快治愈也有一定輔助作用。 5 有炎癥的病例,應進行局部消毒,視情況用抗生素進行對癥治療。病豬切忌久臥,要定期驅趕,幫助站立,防止繼發肌肉風濕。

    作者: bbbbbaaaaa88    時間: 2008-1-24 20:21
    裂蹄倒是小病 怕的就是口蹄疫哦 若要訪加點生物素
    作者: 許小紅    時間: 2008-1-24 20:24
    感謝版主分享實用資料!!
    作者: 朱良    時間: 2008-2-12 18:31
    單純的裂蹄病,其實就是生物素缺乏癥。 飼料中添加生物素就很容易解決問題了!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绿春县| 陈巴尔虎旗| 东阳市| 吴川市| 蒙阴县| 山丹县| 成都市| 蒙自县| 阿城市| 板桥市| 德保县| 云和县| 济阳县| 大庆市| 枞阳县| 通河县| 个旧市| 察隅县| 高邮市| 伊金霍洛旗| 连山| 本溪市| 平度市| 瑞丽市| 府谷县| 玉林市| 宿州市| 洞口县| 铅山县| 定安县| 朝阳县| 英山县| 镇赉县| 衡山县| 漯河市| 北辰区| 竹山县| 太康县| 和静县| 纳雍县| 郑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