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蛋雞薄殼蛋的防治措施
[打印本頁]
作者:
★飛翔★
時間:
2008-1-23 17:42
標題:
蛋雞薄殼蛋的防治措施
一、飼料的原因
1.缺鈣。產蛋雞需要大量的鈣來形成蛋殼,日糧中缺鈣會產薄殼蛋或軟蛋。1只雞天天采食50~70克飼料,雞對飼料中鈣的利用率僅60,所以在雞配合飼料中應添加3~4的貝殼粉以補充不足。
2.缺磷。雞日糧中磷的需要量為0.6,其中有效磷應含0.5。所以飼料中須加1~2的骨粉或磷酸鈣,以補充鈣磷不足。
3.鈣磷比例不當。一般日糧中鈣、磷比例應以6~8∶1為宜。如二者比例不當,將導致產薄殼或軟殼蛋。由于雞蛋殼的鈣化主要發生在頭天晚間,所以應適當延長傍晚采食時間。因此,天天傍晚給雞補喂貝殼碎粒或骨粉,能提高蛋殼質量。
4.缺乏維生素D。獲得維生素D最經濟有效的辦法是讓雞多曬太陽。生產中一般在日糧中添加維生素D3。用魚肝油作為日糧中維生素D的補充劑和維生素D缺乏癥治療藥物,可獲得滿足效果。
5.添加劑使用不當。目前我國使用的各種飼料添加劑中所含成分大不相同,必須根據雞群情況從中選擇適合的添加劑,并把握好合理用量。
6.飼料霉變。用霉變飼料喂雞后,會導致雞的體重減輕,飼料報酬降低,抗病力差、產蛋量減少,蛋殼變軟。因此,要妥善保管飼料,以防發潮、霉變。
二、治理因素
1.雞舍溫度。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蛋殼質量。夏季應通風降溫,冬季要防寒保暖,使雞舍內溫度保持在15℃~25℃之間。飼料中添加0.5~1.5小蘇打混飼,可提高蛋殼強度,大大減少薄、軟殼蛋。冬季日糧中添加0.5~1.0辣椒粉,以使雞增熱,提高抗寒能力,同時增加供暖。
2.通風不良。雞舍通風不良,致使形成碳酸鈣的碳酸根離子不足,影響對鈣的吸收,從而引起產薄殼蛋。所以,雞舍內要通風換氣,及時清理糞便,防止氨氣濃度過高。
三、生理性因素的影響
1.遺傳因素。不同品種雞,蛋殼質量不同,如土種雞蛋殼較厚,外來品種雞蛋殼較薄,易破。所以,可用選種手段提高品種的蛋殼厚度,減少破蛋率。
2.產蛋時間。一般雞場上午8時左右飼喂,所以一般下午產的蛋殼較厚。而上午10時前產的蛋通常是在夜間形成的,夜間母雞多處在休息狀態,血鈣濃度較低,所以上午產的蛋一般蛋殼較薄。
3.連續產蛋。母雞在較長時間內連續產蛋,常使蛋殼變薄或產軟殼蛋。所以,增加動物蛋白質飼料,并常曬太陽,促使蛋雞盡快恢復生理機能,才能確保雞群正常產蛋。
4.甲狀腺機能失調。雞體內甲狀腺機能失調,會嚴重影響鈣的吸收利用,從而產生薄殼蛋軟殼蛋。喂3~5天甲狀腺素片能很快使蛋殼變硬。
5.換羽。母雞換羽期間也會使蛋殼變薄、破蛋增加。因此在換羽期要用整粒大麥供雞自由采食3~5天,可加速人工換羽,很快恢復產蛋并提高蛋殼質量。
6.年齡影響。一般較老的母雞生的蛋較大,但蛋殼相應較薄。因此,一般蛋雞喂養2年為宜。
四、疾病與藥物的影響
雞傳染性氣管炎、雞新城疫、雞白痢、腸炎,以及破壞生殖系統的其他疾病,也會使雞產薄殼蛋或軟殼蛋。為了預防雞病,須按免疫程序及時接種雞新城疫疫苗、雞傳染性氣管炎疫苗、產蛋下降綜合癥疫苗、禽霍亂菌苗等;定期服用驅蟲藥。雞群密度過大,環境衛生不良和受驚嚇等,均可導致雞產薄殼蛋或軟殼蛋。因此,雞群在產蛋期間,應盡量避免各種不良應激因素的發生,以保證產蛋質量和經濟效益的提高。
作者:
楊建明
時間:
2008-1-30 19:38
真是太有才拉經驗很豐富呀我頂
作者:
yan1019
時間:
2008-2-24 21:42
真是太有才拉經驗很豐富呀我頂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兴县
|
新丰县
|
澎湖县
|
嘉兴市
|
盐亭县
|
交口县
|
霸州市
|
安远县
|
北碚区
|
隆安县
|
崇义县
|
洪泽县
|
沙雅县
|
安达市
|
屯留县
|
罗江县
|
延川县
|
明光市
|
铜梁县
|
伊宁县
|
宁河县
|
安化县
|
连州市
|
泸定县
|
定襄县
|
宁蒗
|
耿马
|
明星
|
榆树市
|
格尔木市
|
山西省
|
侯马市
|
涞水县
|
加查县
|
靖边县
|
利川市
|
逊克县
|
上犹县
|
京山县
|
常熟市
|
深圳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