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請教:蛋白消化溫度問題 [打印本頁]

    作者: 小魚    時間: 2007-12-22 11:00
    標題: 請教:蛋白消化溫度問題
    用消化爐消化蛋白,溫度設定是420度,若溫度達到450度,甚至達到470、480度會對測定結果有什么影響
    作者: cdyago    時間: 2007-12-22 12:43
    溫度過高是不是會使結果偏低?我也想知道這方面的問題。
    作者: hhz9988    時間: 2007-12-22 13:01
    不會,只要不濺出來就好,溫度高了還快
    作者: zsp123    時間: 2007-12-22 14:05
    既然溫度設定是420度,溫度達到450度,甚至達到470、480度,那么就把溫度調到400度看看,不過溫度高點對結果沒有影響
    作者: fjcwr    時間: 2007-12-22 16:57
    溫度真的能達到那么高嗎?是否溫度顯示計有問題,因蛋白的消化溫度由硫酸及其硫酸鹽決定的呀!
    作者: qinqin    時間: 2007-12-23 13:29
    溫度過高會偏低
    作者: 于洪超    時間: 2007-12-23 13:57
    溫度應該不會影響結果 你可以做個對比試驗
    作者: 章雪兒    時間: 2007-12-23 16:35
    這與催化劑有關。若催化劑過量,溫度過高,結果就會偏低。
    作者: 波縱天下    時間: 2007-12-23 17:04
    溫度越高對這個實驗沒有影響的,只要不要濺出來了,就行啊,只要完全消化就行了,沒有完全消化會影響結果的.
    作者: newspirit    時間: 2007-12-23 21:19
    溫度沒有問題的,主要是消化后的顏色,應該是微蘭色吧.
    作者: yxy0725    時間: 2007-12-24 10:17
    標題: 凱氏定氮法測定飼料粗蛋白的注意細節(轉)
    以凱氏定氮法測定氮含量換算蛋白質的方法,是國際上通用的標準方法,操作簡單,測定結果重復性和重現性都很好,廣泛用于各種食品、谷物、飼料等樣品的蛋白質含量測定。要使測定結果有更好的正確度、準確度和精準度,認真細致掌握測定的每個步驟、各個細節及相應的注意事項,就顯得極為重要。

       一、試樣的粉碎
       測定要求樣品粉碎并全部過40目篩,目的在于使其具備均質性,便于溶樣,更易于消化。但也須掌握以下四點:(1)由于粉碎或過篩過程中,樣品容易產生自動分級,如玉米,其硬質部分常聚集在上面,軟質部分聚在下面。所以粉碎過篩后要重新混合均勻,以減少測量誤差;(2)粉碎完后,粉碎機中總會遺留少部分,這部分不能隨便丟棄,否則將影響樣品的均質性;(3)粉碎過程要快,以避免樣品的成分變化;(4)對于全價料(即使是顆粒全價料)和濃縮料,無須再粉碎,當然這是基于混合機的良好混合均度的;如果拿去粉碎,會丟失部分粉末物質,且粉碎后產生分級,反而降低了樣品的均質性。

       二、試樣的用量
       試樣的用量可根據情況而定,標準法中規定為0.5~1g,這個用量對于濃縮料、魚粉、豆粕等高蛋白的樣品尚可,對于諸如稻谷、玉米等低蛋白的樣品則相對較少,可適當增加到2~3g,否則,滴定時鹽酸的消耗量只有1~2mL,會增加讀數和測定的誤差。

       三、樣品的消化
       首先,確定硫酸的用量,要根據樣品的用量來確定硫酸的用量,如果取2~3g樣,則需25mL硫酸;對于含鹽量高的樣品,如某些劣質魚粉、肉骨粉之類,須相應增加硫酸用量,因為NaCl+H2SO4→HCL↑,加熱后HCL會揮發。
    消化液中加入大量硫酸鉀或硫酸鈉,其目的是用于提高消化溫度。
       K2SO4+H2SO4→KHSO4
       KHSO4→K2SO4+SO3+H2O
       如消化過程中,隨著硫酸的分解和水分的蒸發,硫酸鉀的濃度逐漸增大,則消化液沸點升高,加速了有機物的分解速度。但應注意硫酸鉀的用量不能過大,如果消化溫度太高,生成的硫酸銨也會分解出氨而使測定結果偏低。
       (NH4)2SO4→NH3↑+(NH4)HSO4
       (NH4)HSO4→NH3↑+S02↑+H2O
       在消化液冷卻后呈固態,則表明硫酸鉀用量過大,或硫酸用量不足。事實上,增加試樣量和硫酸量,其混合催化劑的量不必增加。
       在試樣消化過程中,還要加硫酸銅等試劑為催化劑;進一步加速試樣的消化分解。硫酸銅的催化反應如下:
       C+2CuSO4→Cu2SO4+SO2↑+CO2↑
       Cu2+2H2SO4→2CuSO4+2H2O-t-S02↑
       除硫酸銅外,常用的催化劑還有汞、氧化汞、硒粉、還原鐵或上述物質的混合物。對于一般谷物樣品,如玉米、小麥、稻谷等的消化,用硫酸銅作催化劑,只要適當增加鹽用量,使用強熱源,其效果與汞催化劑完全一樣;對于難消化物質的樣品,硫酸銅催化效果不如汞,測得蛋白質含量偏低。
       用硫酸銅作催化劑的好處,是在蒸餾氨時可作為堿性反應的指示劑。
       添加氧化劑可幫助有機質消化,但氧化性較強的氧化劑會使氨氧化為氮氣損失。對于富含脂肪或消化過程中易發泡的樣品,可在消化前添加少量氧化劑,如過氧化氫,一般不用高錳酸鉀和次氯酸作氧化劑。
       有的飼料檢測書上有快速測定蛋白質的方法,如硒粉催化法、硒粉過氧化氫催化法、過氧化氫催化法等,按照這些方法測定的蛋白質含量常常偏低0.3%~1.0%,如無特殊情況,特別是測定的結果作為飼料配方的數據時,不要用快速測定法。

       四、蒸餾
       氨的蒸餾有兩種方法:常量蒸餾法和半微量蒸餾法。常量法將樣品分解消化后全部用于測定,取樣量大,測定結果的準確性和精確度都很高。半微量法測定結果精密度稍差一點。一般情況下建議使用半微量法,因為如果蒸餾失敗的話,半微量法還可繼續蒸餾,而常量法只好全部重來,費時費力。
       半微量法中規定蒸餾4min,但未規定從何時計時。其實,蒸餾時間的長短要看蒸汽量的大小,蒸汽量小時須增加蒸餾時間。從筆者多年的經驗來看,多蒸餾1~2min對結果沒有影響,并可隨時用試紙檢查是否蒸餾完全。所以,從何時計時的爭論也就無關緊要了。
    蒸餾時要注意兩點,一是反應室里的溶液總體積要控制,也就是說,在沖洗加樣口時用水要少,否則反應室溶液體積太大,液面升高,容易噴進冷凝管內。二是要控制蒸汽量或火力大小,蒸汽量太大也會將反應液噴進冷凝管中;火力太小,蒸餾速度慢,且易發生倒流;蒸汽產生要均勻,防止暴沸;一定要裝上蒸汽發生器的安全管,同時加上幾粒玻璃珠。

        五、其它
       鹽酸標準溶液的濃度,常量法中取0.1M比較合適,半微量法中則在0.02~0.05M之間比較合適。
       使用自動滴定管,可提高滴定的速度和減少滴定誤差。
    作者: 馬前卒    時間: 2007-12-24 12:51
    據我所知,消化溫度高了,硫酸固氮效果不好,結果偏低.
    作者: debhngjg    時間: 2007-12-25 15:42
    溫度是無所謂的,只要別噴出來,就不會影響結果!
    作者: yale007    時間: 2007-12-25 19:04
    不是吧,溫度過高結果會偏低的
    作者: qinqin    時間: 2007-12-26 20:57
    終于有人認同俺的觀點了
    作者: 草蝦    時間: 2007-12-27 13:22
    原帖由 馬前卒 于 2007-12-24 12:51 發表
    據我所知,消化溫度高了,硫酸固氮效果不好,結果偏低.

    不會吧?硫酸如何固氮啊.
    作者: 馬前卒    時間: 2007-12-28 12:49
    是生成硫酸氨.             
    作者: hxy139    時間: 2013-6-11 02:01
    debhngjg 發表于 2007-12-25 15:42
    溫度是無所謂的,只要別噴出來,就不會影響結果!

    還要多學習鉆研一下,了解硫酸銨的特性再說,不要想當然!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州市| 清徐县| 麻栗坡县| 大名县| 灵丘县| 兴仁县| 和田县| 开江县| 酒泉市| 全椒县| 涪陵区| 梓潼县| 嘉定区| 浦北县| 望城县| 井陉县| 瓮安县| 绍兴县| 晋中市| 商都县| 勃利县| 玛沁县| 苗栗县| 郸城县| 土默特左旗| 古田县| 亚东县| 若羌县| 晋城| 蕉岭县| 昂仁县| 龙州县| 资兴市| 嘉禾县| 宜春市| 沿河| 柘城县| 锡林浩特市| 齐河县| 黄冈市| 桃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