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2月20日電(記者毛曉梅、王文帥)20日發出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扶持生豬生產穩定市場供應的通知》明確指出,要堅持實施能繁母豬保險政策,力爭能繁母豬“應保盡保”。
今年以來,國內生豬供需矛盾突出,豬肉價格持續高位運行。國家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解決肉價上漲帶來的民生問題。開展生豬保險是其中一項重要的具體措施。按照國家有關部署,在建立生豬保險體系時,現階段要先從具有繁殖能力的母豬的保險入手,邊試點邊推廣。今年8月,我國正式啟動政策性能繁母豬保險工作,中央財政首次列支11.5億元的預算額度在全國開展能繁母豬保險。
根據現行政策,每頭能繁母豬年交保費60元,中央及地方政府負擔其中的48元,養殖戶自負12元。能繁母豬保險的保險責任包括洪水、臺風、暴雨、雷擊等自然災害,藍耳病、豬瘟、豬鏈球菌、口蹄疫等重大病害及泥石流、山體滑坡、火災、建筑物倒塌等意外事故。發生意外后,保戶能獲得的最高賠償為1000元。
據中國保監會最新統計,截至12月14日,全國共承保能繁母豬2650多萬頭,承保覆蓋面(承保數量與去年底存欄總數之比)達到55%左右。其中上海、北京、湖南、湖北、青海、江蘇、浙江、陜西、四川和吉林等省市工作進展較快,承保覆蓋面已達80%以上。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影響能繁母豬承保面提高的因素主要在于,農戶散養的能繁母豬投保存在困難,而集體養殖的能繁母豬基本都已投保。少數地區地方配套資金不到位,造成承保工作推進緩慢。加之由于防疫任務較重,部分能繁母豬因為沒有防疫證辦不成保險而游離在保險保障之外。
此次《通知》明確指出,要繼續推進能繁母豬保險,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完善保險政策和辦法。現階段要保持政策穩定,對母豬保險實行單獨核算,保額、保費和政府補助標準暫不調整。各有關保險公司要繼續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擴大保險覆蓋面,力爭能繁母豬“應保盡保”。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