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生豬生產形勢預測
[打印本頁]
作者:
雨寒
時間:
2007-12-19 21:50
標題:
生豬生產形勢預測
一、今年生豬生產的形勢
受前幾年生豬價格過低和去年以來飼養成本上升及部分地區發生豬高致病性藍耳病疫情等因素的影響,我國生豬生產下滑,造成近幾個月豬肉市場供應緊張,價格漲幅不斷升高。據農業部統計,6月底全國生豬存欄4.76億頭,同比下降0.15%,其中母豬存欄4400萬頭,同比下降1.98%。據對河南、江蘇、廣西、貴州、云南、江西、安徽、湖南、河北、吉林10個省的跟蹤調查, 6月未生豬存欄2.37億頭,同比下降2.1%;能繁母豬存欄2336.1萬頭,同比下降4.5%。今年1月份以來,生豬價格開始高位運行,春節后曾一度回落,4月中旬開始上漲,5月中旬之后漲幅加速。據農業部450個畜產品價格監測點統計,8月份仔豬、活豬、豬肉價格分別為20.09元/公斤、14.27元/公斤、22.95元/公斤,均創歷史新高。
近期,生豬生產出現恢復性增長。能繁母豬存欄開始回升,8月份能繁母豬存欄同比增長3.3%,環比增長3.8%,分別比上月提高1.2和3.1個百分點。規模飼養發展加快,8月份規模養殖戶生豬存欄同比增加15%,環比增加3.4%,漲幅均高于上月。據農業部450個畜產品價格監測點統計,8月份活豬和豬肉價格環比分別上漲8.8%和10.5%,但增幅均回落6.6個百分點。另據農業部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信息網監測,8月中旬開始生豬價格出現回落,活豬價格每市斤下降1-2元,豬肉價格從8月-9月的21.4元/公斤,下降至9月5日的18.98元/公斤,降幅11.3%。
二、近年來生豬市場走勢情況
近幾年來,我國各地生豬價格相當不穩定,暴漲暴跌現象呈現階段性惡化趨勢。從2003年下半年開始,生豬價格開始一路狂飆,于2004年9月獨領風騷占據建國以來最高點。2005年下半年,豬價呈直線下跌趨勢直至低迷。2006年春節前雖有短漸回升趨勢,但春節后(即3月份開始)豬價再次下跌,全國生豬生產處于最不景氣階段,養殖戶普遍虧損,出現大量屠宰能繁母豬現象。從8月份開始,豬價又全面上漲,至11月份幾乎接近2004年9月份的最高點。2007年春節后價格出現小幅度下跌,但仍維持較好的姿態運行。今年4月中存至10月,我國各地不斷出現生豬高致病性藍耳病疫情,生豬供需嚴重失衡,再加上西方多國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壓力,人民幣匯率幾度升高,致使投資者把大量資金投向其它行業:如房地產、礦產加工等高利潤行業,從而放松了農業的投資,多種因素導致了生豬價格幾度上漲且居高不落,超過了歷史最高水平和人們的預測。這次豬價上漲和2003年大面積禽流感暴發引起生豬市場需求突增,導致豬價暴漲存在著本質的區別,2003年6月至2004年9月,高價位的生豬價格引起了本身已有較高基數的生產規模的盲目擴大,加上禽流感影響的消除使禽肉市場復位,從而生豬生產出現嚴重的供大于求,又導致2005年至2006年8月豬價暴跌。
三、當前生豬市場行情及原因分析
目前,生豬價格較高,養殖利潤空間巨大。今年8-10月份,三元育肥豬、三元苗豬的平均價格分別為13.4元/公斤、30元/公斤,豬糧比價為6.43:1,高于5.5:1的盈虧點,處于高盈利區間。農戶出欄一頭普通育肥豬可獲利250元左右,出欄一頭三元育肥豬可獲利300-350元。當前生豬市場行情是生豬市場供求變化、飼養成本增加、農產品價格上漲拉動、生豬藍耳病疫情的發生等多種因素影響的結果。
(一)生豬存欄量減少,導致生豬市場供應不足。原因是2005年8月至2006年7月,生豬市場價格持續低谷,養殖虧損,養殖戶大幅淘汰母豬,拋售生豬。2007年高致性藍耳病疫情的發生,導致全國生豬存欄量迅速下降,生豬供應不能滿足市場需求。
(二)飼料原料價格上漲,飼養成本增加。玉米作為主要飼料原料,占飼料總量的55%以上。自2006年9月以來,全國玉米價格強勁上漲,2007年1月,玉米價格1.62元/公斤,9月份,玉米價格達1.76元/公斤,創1997年以來記錄。據測算,每噸育肥豬料價格比上年同期上漲了250元左右。每出欄一頭育肥豬,僅飼料一項就要增加成本100元左右,生產每公斤肉豬成本上升約0.90元。
(三)物價上漲拉動,豬價也隨“水漲船高”。物價上漲因素,拉動了生豬價格增長,據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物價指數(CPI)顯示,2006年11月我國物價同比上漲1.9%,打破了一年以來物價持續低幅運行的態勢。食品消費價格指數11月份漲幅較大,超過2%。生產資料價格總指數下半年出現大幅上漲,高達8%,接近兩年的最高水平。如果糧食分銷系統運轉順暢,假定農產品價格上漲沒有過多地傳遞到其它產品上,2007年9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CPI)通帳應平均在6%-6.5%之間,12月份應該在5%-5.5%之間。綜上所述,多種農產品價格“水漲船高”,豬肉產品價格上漲也符合這一規律。
四、國家采取措施,加大力度扶持生豬生產工作。
(一)實施能繁母豬補貼。中央財政投入11.5億元,對中西部地區能繁母豬給予補貼,東部地區由地方財政承擔。
(二)啟動能繁母豬保險政策。據統計,目前各地參保生豬達到342.81萬頭,其中參保母豬106.69萬頭。
(三)完善生豬良種繁育體系。今年中央投資3億元,對55個原種場,141個擴繁場和40個資源場進行扶持。
(四)推廣良種豬人工授精技術補助。今年中央財政安排1.8億元,在全國選擇200個生豬人工授精基礎條件較好的縣和農場啟動生豬良種補貼,對900萬頭能繁母豬實施人工授精。
(五)對生豬調出大縣給予適當獎勵。為調動地方政府發展生豬生產的積極性,今年中央財政安排15億元對全國250個養豬大縣進行獎勵,獎勵資金專項用于生豬產生。
(六)對生豬標準化規模飼養給予扶持。中央安排25億資金,對標準化規模養殖區的糞污處理、豬舍標準化改造以及水電路、防疫等基礎設施建設給予支持。
(七)解決用地難的問題。9月15日前,國土資源部將聯合農業部下發關于畜牧業養殖用地有關問題的文件,并爭取在列入規劃,按農業用地管理,簡化審批程序,明確有關要求等方面有所突破。
(八)解決貸款難的問題。目前農業部正配合銀監會做好保障抵押、聯戶擔保、增加授信額度和信貸規模養殖等工作。
(九)加強對恢復和發展生豬生產的宣傳。針對近期生豬生產逐步恢復,我們加大了促進生豬生產發展,加強疫病防控,穩定市場供應的宣傳力度。
(十)組織生豬生產和發展督查工作。9月中旬,國家發改委等6部委將再次派出12個督導組,分赴24個省市調查生豬政策落實情況;下旬,農業部還將派出20個生豬生產督導組,分赴20個省調研生豬生產情況,跟蹤督查促進生豬生產發展的各項政策落實。
五、生豬市場后勢預測
(一)從生豬生產特點和近幾年來市場價格運行規律看,預計在2007年11、12月份生豬價格將繼續保持高于盈虧平衡點這種趨勢運行,全年生豬生產發展態勢良好,價格相對穩定。
(二)從生豬生產同期看,每出欄一頭豬需5個月左右。目前的高價位刺激了養殖戶積極性,母豬存欄量不斷增加,苗豬供應逐步回升,市場投放量逐漸增加,生豬生產規模逐步擴大,預計在2008年3月份之后才會形成新的出欄高峰期。
(三)從生豬價格波動周期看,生豬價格的波動一般是4年一個周期,每個周期分4個階段,即市場高潮期,回落期,低潮期和回升期,每一個階段大約一年左右時間。目前生豬盈利期已達半年,預計在2008年4月份之前,生豬生產仍保持這種盈利趨勢。
(四)從國家對生豬生產所采取的傾斜政策及措施和我國養豬業結構看,通過今年的高價位生豬價格風波后,我國的養豬業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在相關部門的正確指導下,養殖戶的專業化水平不斷提高,飼養方式不斷地改進。畜牧部門不斷優化畜禽養殖環境和生產條件,推行健康養殖、清潔養殖和生態養殖。國家嚴格實行統一品種、生產和防疫等技術規范,提升畜牧養殖小區的標準化生產水平。國家不斷培植龍頭企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引導和鼓勵“三資”發展生豬產品加工,加大生豬精深加工和新產品開發力度,形成一批帶動力強的優勢企業和著名品牌。這些措施的落實,大大地促進了規模大戶和規模場的健康良性發展,使我國養豬業逐漸企業化或準企業化。從總體上看,生豬生產發展平衡,出欄量保持穩定,短期內不會出現生產過剩。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嘴山市
|
游戏
|
舞阳县
|
石门县
|
浏阳市
|
巴林右旗
|
华安县
|
临湘市
|
旬邑县
|
长泰县
|
英德市
|
理塘县
|
武汉市
|
开封县
|
自治县
|
衡山县
|
阳谷县
|
寻乌县
|
永新县
|
东光县
|
和政县
|
正镶白旗
|
三穗县
|
黄陵县
|
肃宁县
|
马鞍山市
|
孝昌县
|
新丰县
|
云霄县
|
正镶白旗
|
泗洪县
|
盐边县
|
宣威市
|
宣城市
|
深泽县
|
新郑市
|
罗江县
|
太保市
|
怀远县
|
新田县
|
屏山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