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豬場人才需要什么? [打印本頁]
作者: 張天佑 時間: 2007-12-16 13:05
標題: 豬場人才需要什么?
近幾年,我接觸了許多豬場,聽到養豬老板說出了一個共同的聲音“養豬人才太少了”。我們在思考人才奇缺的同時,也就想到另一個話題——豬場需要人才,人才需要什么?怎樣才能留住人才?
現實情況是,豬場里大專以上學歷的很少,能在豬場連續干上三年以上的更少,能固定在一個豬場工作三年以上的更少,原因是什么呢?作為他們的同行,也作為一個長期在生產一線工作過的專業人員,我談一下自己的感受。
一、人才需要金錢
養豬業是微利行業,養豬場的職工工資相對要低,所以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的工資也相應較低。人才也是人,也要養家糊口,也明白錢多好辦事的道理,再加上養豬場的工作相當艱苦,如果沒有高的工資,有能力的人很快會有跳槽的想法。
二、人才需要好環境
豬場環境差人所共知,沒有娛樂,沒有可口的飯菜,而且實行封閉式管理后,還得長期住在場里,缺乏與親朋好友的勾通,特別是適齡青年搞對象是一大難題。他們甘愿吃苦,不怕臟,不怕累,是因為他們有一個想干出一番事業的信念。但如果長時間生存在這樣的環境里,再堅強的人也會動搖。所以建議我們的老板在努力改善豬環境條件的同時,也想一想我們的技術人員、管理人員。
三、人才需要尊重
所有的人才都需要得到尊重,他們的勞動需要尊重,他們的人格更需要尊重。一些老板在場內生產不景氣時會把責任推到管理人員頭上,將他們的功勞一筆勾銷,對他們的辛苦無動于衷,這些都會讓他們寒心的。現在許多豬場對待人才,往往是請到場后,幾年不給長工資,有的是工資長期拖欠,甚至有的卻以抵押工資或有效證件,象防賊一樣。這樣的人才還會是人才嗎?
四、人才需要理解
豬場的工作是非常費心的,一位作過生產場長的先生說過這樣一句話:“生產場長的工作時間是一天二十四小時”。是的,豬一天二十四小時都需要照顧,每時每刻都有可能出現問題,生產場長就要時刻準備應對。特別是出現疫情時,想盡辦法卻無助于問題的解決,這時他們的壓力相當大,他們的精神幾乎崩潰,他們最需要的是理解,而不是責難和奚落。
五、人才需要提高
人才不同于普通人,他們明白只有能力不斷提高,才會受到更多的尊重,也才能獲取更高的待遇。如果長期生活在豬場,缺乏與外界的交流,能力的提高會受到限制。一些老板為防止場內技術人員與外界交流而產生跳槽的想法,嚴格限制技術人員出入,阻斷他們與外界的聯系,往往更不利于人員的穩定。希望老板們給他們一些學習和交流的機會,從感激心里出發,他們會更加努力工作的。
在豬場工作的技術人員或管理人員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人才,他們也有缺點,所以要想用好人才,留住人才,就要允許他們有缺點,也要允許他們犯錯誤,讓他們放下包袱,發揮最大潛能。
作者: smith 時間: 2007-12-16 16:55
1. 轉貼就是轉貼,還是標明要好。
2. 轉貼前應搜索一下,比如 http://www.www12347.com/viewthread.php?tid=144668
3. 錯版啦
[ 本帖最后由 smith 于 2007-12-16 16:56 編輯 ]
作者: wujianping992 時間: 2007-12-17 00:07
誰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和認可的
作者: 蘇光華 時間: 2007-12-17 12:16
是啊 深有同感。 條件確實不好
作者: chen3388 時間: 2007-12-17 12:20
深有同感,留住人才也不容易
作者: cmh0824 時間: 2007-12-17 20:41
是啊 深有同感。 條件確實不好,所以現在自己養豬.
作者: 文峰 時間: 2007-12-17 20:53
人才是培養的,而不是隨手拈來的,拿來主義行不通,更何況是對人才的虐待和偏見了。善待每一個員工,善待每一個任務,認真做事,真誠做人,相信咱們的事業會更興旺!
作者: lishun198110 時間: 2007-12-17 21:40
豬場要留住人才很難的,有幾年一線工作經驗的本科生非常少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吕梁市|
英德市|
莆田市|
当涂县|
盐城市|
常宁市|
正宁县|
德州市|
浪卡子县|
泗洪县|
临猗县|
太白县|
郧西县|
福建省|
翼城县|
蕉岭县|
布拖县|
奎屯市|
子长县|
枣强县|
丁青县|
含山县|
吉首市|
阿拉尔市|
壶关县|
宁武县|
隆化县|
托里县|
霍州市|
伊宁市|
富顺县|
天等县|
阿巴嘎旗|
花莲市|
武平县|
北海市|
栖霞市|
永泰县|
旌德县|
平湖市|
夏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