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準備上規模了嗎 | |
[ 作者:魯威 轉貼自:農民日報 時間:2007-12-5 人氣: 683 評論: 1 ] | |
六條措施有兩條涉及規模養殖,說明規模養殖的重要性。讀了農業部畜牧業司組織的課題組編寫的這篇《關于我國生豬生產和價格波動情況的分析報告》,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它不是就豬論豬,而是從經濟規律的高度詮釋了生產與價格規律,從而揭示了規模養豬的意義。養豬戶都知道生豬價格一直在波動。但隨什么波動?說不清。都“跟著感覺走”,導致“一哄而上”然后“一哄而下”。養豬戶上茬賺了下茬賠,永遠郁悶。 跟著市場走錯了嗎?市場價格好的時候,不讓誰上也是不可能的,誰要是不上也是不明智的。關鍵的問題是“上”啥了。數量上來了,水平沒上升,就不是可持續的“上”。調查表明,我國生豬散養比重占57%。在養豬比較效益低下時,散養戶紛紛空欄,堅守陣地的是規模養殖戶和大型養殖企業。因此,要想價格穩定,必須生產穩定;要想生產穩定,必須規模養殖。 規模養殖有啥好處?記者在湖北安陸采訪了“150模式”,就是建一棟現代化豬舍,采用標準化養殖規范,每批出欄商品豬規模在150頭。該模式落實了標準化技術,降低了疫病和污染,縮短了飼養周期,減輕了勞動強度,提高了品質效益。胡棚村的胡壽友去年4月投資5萬多元,成為安陸第一個建“150豬舍”的人。養豬的10年里他曾多次對豬舍進行過改造,效果都不好,而“150”使他的飼養效率大大提高,料肉比由3∶1提高到2.5∶1,出欄周期縮短15天左右,而且售價比散養戶每斤高出幾毛錢。當年出欄兩批共280頭,獲利8.5萬元。而規模養殖更大的好處正如分析報告指出:“對波動周期變長和波幅變小起著重要作用。” 當前發展生豬規模養殖,面臨貸款難、用地難、糞污處理難。養豬戶也不是都像胡壽友那樣有發展規模養殖的能力。對此,各級政府要在落實國務院“意見”的同時,加強信息服務和政策引導,促進有能力的散養戶上規模,上水平。散養戶也不要怪市場不公平。效益不高往往與你的生產水平、標準化程度直接相關。當我們大家生產的產品都與企業需求、市場需求弄和諧了,誰還敢拿價格說事兒? 這篇報告給了我們一個看生豬市場的新角度。 |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