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豬市風云
[打印本頁]
作者:
李業明
時間:
2007-12-3 16:30
標題:
豬市風云
按照流行的說法,2007年是60年一遇的農歷“金豬年”,是個難得的吉利年份!于是很多人都希望在這一年里能有什么收獲。恐怕許多人都沒料到,金豬之年卻鬧了個不大不小的豬荒,因而豬肉價格會成為今年以來全國經濟和社會的一大熱點,有一段時間甚至比房價和股市還要熱!
2007
年養豬業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價格高峰,豬肉、生豬以及飼料原料價格節節攀升,并且創造了豬肉價格的歷史新高,受到國務院的高度重視。
作為一個負責任的飼料企業,一個“以快速準確解決客戶問題”為服務宗旨的德佳牧業,自始至終見證了這一歷史上少有的豬價上漲現象。在國家出臺母豬補貼、生豬保險等多項有利于養豬業發展的措施2個月之后,全國豬肉與生豬價格均出現了明顯的回落。當前,豬價已逐漸平穩。因此,我們有必要在這個時候,為我們廣大的客戶進行全面的梳理和總結,從中得到一點啟示,受到一點啟發,提供更多的資訊和周到的服務,以期養豬行業明天又是一個艷陽天。
一、六月的天,孩子的臉,豬市說變可就變
1.
攀升。
進入今年5月份以來,國內市場的豬肉價格突然出現了持續上揚的趨勢,到5月下旬,全國36個大中城市白條豬肉每公斤平均批發價達到16.53元,較5月11日上漲了16%。國家商務部和各地政府立即采取相關措施。到6月份,各地豬肉價格開始回落并趨于平穩,然而這樣的狀況僅僅維持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從6月底7月初,各地的豬肉價格再次開始上漲。到7月4日,36個大中城市豬肉每公斤平均批發價上升到17.83元,到了7月11日這一價格又再次上升到了18.57元。
從全國的情況看,整個5月份,仔豬平均售價15.09元/公斤,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16.19%,活豬售價10.20元/公斤,同比增長了71.14%,豬肉15.86元/公斤,同比增長48.09%。5月份后,豬肉價格大幅度上漲,到了6月份,豬肉批發價同比上漲了74.6%。
2.
回落。
8
月中旬,山東濟南肉市高昂的價格已經開始松動,多家大型企業供應的鮮肉批發零售價格都已開始下調。11日上午,金鑼、雙匯、雨潤、維爾康等幾家企業設在濟南的鮮肉價格幾乎不約而同地作了下調,下調范圍集中在銷量最大的五花肉、背脊肉、后腿肉等四五種肉品上。其中金鑼冷鮮肉每公斤下調了2.2至2.6元,雙匯下調了0.7至1.5元,雨潤下調了2.2元左右,下調時間均為8月11日,維爾康則在前一天下調價格,每公斤降價1.6~2元。
據四川省商務廳對全省部分豬肉屠宰企業和農貿市場的監測,8月7日最低毛豬收購價13.00元/公斤,比7月底最低價格14.4元/公斤下跌了1.4元/公斤,跌幅10%;最高毛豬收購價14.8元/公斤,比7月底最高價格15.5元/公斤下跌了0.7元/公斤,跌幅5%。白條肉出廠均價20元/公斤,比7月底上漲0.40元/公斤,漲幅2%;鮮豬肉批發均價22.12元/公斤,比7月底上漲0.97元/公斤,漲幅4.58%;精瘦肉零售均價26.71元/公斤,比7月底上漲0.59元/公斤,漲幅1.89%;五花肉零售均價20.47元/公斤,比7月底上漲0.5元/公斤,漲幅2.5%。
來自商務部的消息說,9月初與8月初相比,豬肉批發價猛然回頭降幅達11.3%。
3.
“振蕩整理”。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監測中心監測,9月17日36個大中城市豬肉(精瘦肉)集市零售價格每500克為12.74元,比上周五(14日,下同)下降0.39%。其中,有9個城市價格小幅下降,其它城市價格與上期基本持平或略有上漲。但據商務部監測,由于豆粕等飼料價格持續上漲,加之生豬供給不足現象仍未發生根本改變,近日生豬收購價格有所反彈。監測顯示:豬肉和生豬價格出現大致相反的趨勢,目前影響豬市的元素更加多元化,從而使短期內豬價在小幅振蕩中,各因素處于相互影響中,但是兩節帶來的消費量增加是提振近期豬價的極為重要的因素。但是近幾天內豬市進入暫時的“振蕩整理中”,市場還不是很明朗。
商務部9月26日數據顯示:全國豬肉平均批發價格連續七周下跌。9月17日至23日一周內,鮮豬肉批發價格下跌了0.8%。商務部預計,近期豬肉價格下滑趨勢或將終止。
4.
下跌。
8
月中旬開始出現回落,9月中旬進入“振蕩整理”,此后,一直保持平穩下跌。
監測顯示,9月20日,哈市市場豬肉每斤平均價格為,腰盤9.30元、后鞧10.21元、前槽9.90元、精肉11元,而13日的監測價格分別為9.66元、10.66元、10.33元、11.40元,一周內降幅分別為3.73%、4.22%、4.16%、3.51%;9月21日部分地區豬肉市場行情分析,河南:豬肉價格連續跌落,鮮豬肉、精瘦肉、五花肉分別下跌1.04%、1.39%、2.11%;北京:瘦形白條豬的批發價為8.7元/斤,半個月價格下降2.25%;東莞:豬肉市場運行較穩定,價格出現小幅度下滑;天津:豬肉價格繼續保持穩中有降態勢;遼寧:豬肉價格出現小幅度下滑,豬肉市場波動較大;24日,長沙市價格監測中心公布的過去一周主要糧油食品價格監測表明,豬肉、排骨的價格又齊齊下跌,排骨均價每500克跌至13.93元,比上期均價14.58元/500克便宜了6毛多錢。專家預測,豬肉價格無上漲空間,在回落基礎上有所波動。
據北京市農產品批發市場1~9月豬肉行情分析,1~9月,北京市七大農產品批發市場中白條豬的上市量為1.31億公斤,比去年同期下降2.9%,其中北京市、外埠白條豬的市場占有率分別為22.4%和77.6%。白條豬的加權平均價格為每公斤14.55元,同比上升58.8%。從分月價格變化情況看,8月份以前基本呈波動上升走勢,8月份后連續兩個月下降,且降幅增加。
生豬價格下降更為明顯。就全國范圍而言,近期全國各地生豬平均價格出現回落態勢,9月中旬全國生豬平均價格在13.3元/公斤左右,比上周的13.5元/公斤下降了1.5%。北京地區生豬價格在12.6~13.2元/公斤,天津12.5元/公斤,上海13.6元/公斤左右,河北12~13元/公斤,河南12.6~14元/公斤,山東12~13.2元/公斤,安徽12.6~13.4元/公斤;四川14.4~16元/公斤;山西12.6~13.6元/公斤;甘肅12.9元/公斤左右;福建13~14元/公斤;廣東14.4~15.2元/公斤;江蘇12~14.6元/公斤;江西13.9元/公斤左右;浙江13.5元/公斤;湖南14.1元/公斤左右;廣西14.7元/公斤;湖北13~14.4元/公斤;黑龍江11.6~13元/公斤;吉林12.5元/公斤;遼寧11.6~12元/公斤。以上地區除了廣西與湖北生豬價格微微有所回升外,其他地區都明顯回落。
十一黃金周全國豬肉價格繼續下滑。據商務部市場運行司的監測,10月1日至7日,全國生豬平均收購價格為13.25元/公斤,較節前一周平均價格下跌了0.9%,白條豬肉平均批發價格下跌了0.4%,精瘦肉和五花肉平均零售價格分別下跌了0.1%和0.3%。
二、
豬價漲了,豬肉貴了,上上下下都累了
豬價漲了,牽動了城鄉百姓。溫總理說:溫家寶說:“解決13億人的吃肉問題還得靠農民。肉價漲一些有利于調動農民的養豬積極性,但漲到一定程度后要保持平穩,通過市場調節的辦法,讓農民養豬能掙錢,城里人特別是低收入家庭又吃得起肉。”幾個月來,從上到下一系列保護養殖戶利益的政策紛紛出爐,補貼、保險、防疫……
1.
補貼。
國家按每頭50元的補貼標準,對飼養能繁母豬的養殖戶(場)給予補貼。還要對購買良種豬精液給予補貼,并對生豬調出大縣(農場)給予適當獎勵。
以山東為例,從5月中下旬至7月初,山東省生豬和豬肉市場價格出現了“大漲、小幅回落、再創新高”三個階段。
為解決生豬供應緊張造成的豬肉價格高漲問題,山東省政府
7
月6日
決定拿出1500萬元資金補貼母豬養殖戶,凡新購5頭以上可繁二元母豬(一種良種母豬)的養殖戶,可以獲得每頭50元的補貼款。
補貼的范圍為2006年生豬出欄在35萬頭以上的60個生豬主產縣(市、區)的農戶,原則上每縣(市、區)安排補貼資金25萬元。山東省畜牧辦在山東畜牧信息網上公布了全省具有《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的種豬場名單,享受補貼的可繁二元母豬須應從公布的種豬場中選擇購買。
按規定,符合補貼條件的農戶向所在地畜牧部門提出補貼申請,縣級畜牧部門按照農戶申請補貼的先后順序,公示無異議后確定享受補貼的農戶名單。為促進標準化生產,同等條件下山東省優先安排標準化生豬養殖小區(場)、生豬合作社或協會的養殖農戶。農戶購豬后,將購貨合同、發票、種豬合格證等報縣級畜牧部門進行審核,確認無誤后,縣級畜牧部門在7個工作日內將補貼資金發放到補貼農戶手中。
到8月15日,山東省畜牧辦、山東省財政廳又向各地印發了《山東省2007年能繁母豬補貼實施意見》的通知。將獲得補貼的母豬擴大到所有存欄能繁母豬,補貼資金直接發放給飼養戶(場),補貼標準為每頭50元,8月底前發放到飼養者手中。
河北省還首次對生豬實行了良種繁育補貼。對14個養豬大縣、60萬頭基礎母豬實施生豬良種繁育補貼,總資金1200萬元。該補貼不以現金形式進行補貼,也不是所有養豬戶都能享受到,而是只對最終申報并確定的14個縣中使用良種豬精液配種的母豬進行補貼,每頭份補貼10元,一般來說每頭母豬需要2次輸精,共補貼20元。
2.
運輸。
交通部把生豬、豬肉等鮮活農產品運輸作為一項重點任務,對生豬、豬肉等鮮活農產品運輸的運力安排、運輸市場監控、應急預案準備、“綠色通道”暢通等情況進行了全面檢查,主要內容包括了對運輸生豬、豬肉等鮮活農產品的車輛,各公路收費站要嚴格按照本省“綠色通道”政策規定,優先予以放行,并按規定減免通行費;嚴禁違反規定對運輸生豬、豬肉等鮮活農產品的車輛亂檢查、亂罰款。對因未按規定執行綠色通道政策,造成運輸不暢甚至損失的,要求依法依紀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3.
收費。
河北、陜西等省物價局、財政廳等單位迅速做出反應,糾正強行服務強制收費行為,減輕生豬生產流通環節負擔。
他們規定,各地各部門在法律、法規規定之外或未經國務院和省政府及所屬財政、物價部門批準,擅自設立的涉及生豬生產、流通過程中的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均屬于亂收費,一律取消。各地各部門不得超越我省現行涉及生豬生產、流通環節的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擅自設立收費項目、提高收費標準、擴大收費范圍。
河北省物價局、財政廳2004年下發的《關于全面清理整頓涉及生豬飼養、屠宰、銷售環節收費的通知》中明令取消的技術監督管理費、商業定點屠宰辦管理費、商業監督管理費、動物防疫耳標費、治安管理費、生豬風險基金、生豬生產穩定基金、生豬生產保護金、生豬疫病風險基金、生豬進場交易服務費、生豬代批手續費、聯合執法費等收費項目及其他涉及生豬飼養、屠宰、銷售的不合法、不合理收費項目必須取消,不得變換名目繼續收取。各有關收費單位要嚴格按照收費項目和標準實施收費,并在收費場所明顯位置進行公示。
通知強調,為養豬戶、經營戶提供屠宰加工、倉儲、運輸,以及圈舍消毒、銷售攤位消毒、定點屠宰場代宰等服務收取的經營服務性收費,必須堅持“自愿委托、有償服務”原則。堅決糾正各種對養豬戶、經營戶強行服務、強制收費的行為。各地物價部門要根據有關規定,嚴肅查處涉及生豬生產、流通過程中的亂收費行為。
4.
補償。
控制、撲殺造成的損失要補償。
新出臺的《動物防疫法》第六十六條規定,對在動物疫病預防和控制、撲滅過程中強制撲殺的動物、銷毀的動物產品和相關物品,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給予補償。具體補償標準和辦法由國務院財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
因依法實施強制免疫造成動物應激死亡的,給予補償。具體補償標準和辦法由國務院財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
5.
保險。
保監會8月1日下發了《關于建立生豬保險體系促進生豬生產發展的緊急通知》,要求各地8月15日前必須啟動能繁殖母豬保險和生豬保險工作。
《緊急通知》規定,能繁母豬保險的保險責任應包括洪水、臺風、暴雨、雷擊等自然災害,藍耳病、豬瘟、豬鏈球菌、口蹄疫等重大病害及泥石流、山體滑坡、火災、建筑物倒塌等意外事故。同時,“鼓勵各保險公司根據地方實際情況增減保險責任”。
《緊急通知》明確,能繁母豬保險的保險金額定為每頭1000元,保費為每頭60元。其中,中央及地方各級政府負擔48元保費,比例占80%;保戶自負12元保費,比例占20%。
2007
年8月15日
,這一天應該成為中國養豬業一個里程碑式的日子,山東、云南、甘肅、河北等省份紛紛在這一天啟動了能繁母豬保險工作。
6.
免費。
疫苗經費由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共同負擔。
對列入國家一類動物疫病和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實行免費強制免疫,所需疫苗經費由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共同負擔,工作經費由省級政府統籌,防疫責任由縣級政府負責。對因防疫不到位,造成養殖戶損失的,地方政府要承擔賠償責任,并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農業部、財政部在8月15日前制定實施辦法并撥付疫苗經費,各地要抓緊落實到基層。對因防疫需要組織撲殺的生豬,各地要參照口蹄疫撲殺補助標準和負擔辦法給養殖戶(場)補助,并立即開始執行。中央財政要及時安排和撥付補助經費,各地要落實地方承擔的經費。農業部要組織擴大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等疫苗的生產,滿足防疫需要,并組織好疫苗的調撥,優先保證疫情較重地區的疫苗供應;同時,要確保疫苗質量和使用安全。
三、起伏漲跌,有律可循,期待明天更美好
1.
起伏漲跌,有律可循。
根據統計顯示:從1994年1月起到2006年7月止,生豬價格共經歷了四個波峰、波谷的波動期,每個價格波動周期平均為38個月,其中:波峰(價格上漲時間)為21個月、波谷(價格下跌時間)為17個月;也就是說:一個波動周期為3年半到4年半,其中:波峰期為2年到2年半、波谷期為1年半到2年,比例為55:45。
其實,豬價的起伏漲跌仍有律棵循。如果我們按2006年7月份算成生豬市場價格第五個波動期的開始時間,則到2007年9月份已有15個月的生豬價格峰期(上漲期),平均價為5.43元/斤,其中:生豬價在4.00~4.50元/斤(稱為產業底線)共3個月、4.50~6.00元/斤(稱為盈利線)共7個月、6.00~7.00元/斤(稱為高價線)共3個月、7.00元/斤以上(為社會熱線)共2個月;按平均價5.43元/斤與保底價4.50元/斤相比,養豬盈利為1.00元/斤;養豬戶用15個月漲價得益,與第四個波動周期中有16個月的跌價期相比,得益不多;因為第一個波動周期的峰期是17個月、谷期為15個月,第二、三個周期是36個月、39個月,這兩個周期的漲跌各占50%比較平穩,而在第四波動周期中漲價28個月的漲幅小、跌價16個月的跌幅大,加上生豬病多使養豬戶損失較大得益少。另外,第五周期是從第四周期中的后期跌價16個月后到2006年7月份價格才回升;
在第五個波動周期中漲價15個月,其中有5個月豬價在6.00元/斤以上,成為高價線和社會熱線,生豬市場漲價超過45%,引起了黨中央、國務院領導的高度重視。
如果按照一個生豬價格波動的周期為38個月計算,則第五個豬價波動周期開始前豬價已有16個月的跌價時間,到第五個波動周期的價格上漲時間可以測算為22個月,減去到2007年9月已有了15個月的豬價上漲時間,這第五個周期的上漲期,可能會延長到2008年5~6月。
如果我們按照生豬生產周期來推測,新增一頭母豬到母豬懷孕產仔豬、仔豬養大到90~100公斤的周期算,大約要16~18個月時間(飼養初產母豬約6~8個月、母豬懷胎到仔豬飼養6個月、育肥肉豬4個月算),據統計,全國母豬增加約從2007年8月份開始,全國能增加肉豬出欄、使價格真正回落到一個多方都可以接受的價位,大約到2008年底或到2009年初。
2.
當前生豬生產要及時回升存在一定的困難。
生豬高價已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仍會在高價位上運行一段時間。預計10月份后豬價在6.80元/斤,降幅為13%。生豬生產要及時回升存在一定的困難。
首先,目前產地養豬戶存在三個“怕”:一“怕”豬病多,特別近年來的豬高致病性藍耳病對種豬的影響特別大;二“怕”豬價開始下降,以前養豬存欄少主要原因是由于豬病影響,現在想養豬了又怕豬價跌;三“怕”飼料再漲價,豬飼料原糧主要是玉米,以前每斤玉米在0.60元,而現在0.80元以上,光飼料漲34%,如果按豬價漲45%算,則養豬戶僅有9%得到漲價的利益,還有豆粕從2700元/噸漲到了3200元/噸。
其次,規模種豬場生產積極性不高。前幾年豬價跌的時候種豬賣不出去,當時25公斤的一頭仔豬價為290元,90公斤一頭肉豬價700元,一頭二元母豬1000~1200元,一頭純種豬價在2500~3000元,現在豬價漲了,仔豬600元、肉豬1000~1200元;母豬和純種豬價沒有漲,主要是養母豬和種豬的不多;二元母豬價每頭仍為1200元、純種豬價每頭仍為3000元左右。
3.
期待明天更美好。
曾經,養豬是個很陽光的行業,以較好的贏利水平成為畜牧行業的亮點。曾幾何時,養豬業一路向前攀升的市場行情成為很多人喜悅與幸福的源泉,帶動著整個養殖行業一路高歌,在畜牧大產業長長的鏈條上發動著強勁的馬達。炎熱的夏季剛剛過去,養豬行業就開始隨著氣溫一起走低。許多養豬業戶在焦急和期盼中行走在這個前景尚不明朗的金秋。
其實,任何一個行業的發展都是有規律可循的。所謂的“大小年”現象也許只是一個行業發展波動的外在表現,任何行業的衰退或疲軟都有它特定的根源。在當前的市場經濟環境下,所謂的“短缺”也僅僅是暫時的經濟常態。如今,很多養豬戶不再為短暫的市場低迷而恐懼,也不在為一時的強勁走高而興奮過頭,這一點,也恰恰說明畜牧業在經過充分的發展做大做強之后漸漸趨于理性。對于行業未來的發展,很多養豬業戶信心滿滿,秋日的陰雨連綿之后,讓我們共同期待:養豬業,明天會更加美好!
主要數據引自商務部網站、山東畜牧信息網、新農村商報、河北農民報等。
摘自德佳牧業內刊《佳訊》
作者:
來自鄉下的狼
時間:
2007-12-3 20:49
分析的很好啊
作者:
qxq007
時間:
2008-1-1 20:31
我要建豬場。育肥豬和母豬一起上。。望大家提意見。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会东县
|
高碑店市
|
普格县
|
高清
|
郸城县
|
鄢陵县
|
游戏
|
泾阳县
|
宜兰市
|
遂川县
|
金山区
|
波密县
|
沛县
|
高雄市
|
和顺县
|
云梦县
|
广宗县
|
神农架林区
|
东方市
|
丹棱县
|
保靖县
|
遵义市
|
镇康县
|
独山县
|
慈利县
|
崇阳县
|
洪泽县
|
山西省
|
民权县
|
积石山
|
宜兴市
|
丹寨县
|
泰顺县
|
潮安县
|
固阳县
|
云阳县
|
南华县
|
思茅市
|
老河口市
|
大方县
|
昔阳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