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每天中午,在湖州市南潯區善璉鎮周邊收種鴨蛋的運輸車,陸續回來了,這個時候,是種鴨場經理沈建良一天中最繁忙時候。此時客商紛紛抵達裝貨,沈建良不但要接待客商,還要應付著從四面八方打來的電話。
沈健良:“現在什么價格?價格又漲了,又漲價了。多少數量?2000萬,好嘞好嘞,我看一下,看一下行的話,我打電話給你。”
記者:“我剛才在你電話里老聽說漲了,什么漲了? ”
沈健良:“蛋漲了,蛋價又漲了,現在白條也漲一點,鴨苗也漲價了。”
記者:“能漲到什么樣子?”
![]() | |
沈健良:“現在一噸白條鴨9000到1萬了將近,種蛋要13元多了,苗也漲價了,苗也漲到4元多了。”
記者:“每天的浮動在多少?”
沈健良:“這兩天浮動,每天有幾毛錢。”
沈建良接到的這些電話正是來自于肉鴨、白條鴨、苗種鴨等各色經紀人的電話。然后他再根據了解到的櫻桃谷鴨產業鏈上的各部分市場價格和浮動情況,向善璉鎮的上千養鴨戶們及時的發布著種鴨蛋的價格。平均每天2萬斤種鴨蛋的銷售量,覆蓋了浙江、上海、江蘇、河南、山東等國內櫻桃谷鴨主產區,因此,善璉鎮種鴨蛋的價格,也影響著這些地區鴨苗、甚至是白條鴨的市場價格。
![]() | |
山東客商:“從山東來的,三天來一次,當天就回去。現在種鴨蛋很搶手。”
記者:“你有控制價格的能力嗎?”
沈健良:“有一點影響力。因為我們出了價格,小戶都跟著我們來,因為我們合作社的這個農戶蛋多嘛。”
現在沈健良憑著一個電話在市場上就可以呼風喚雨,把善璉鎮的種鴨蛋推到舉足輕重的地位。可是在2000年前,善璉鎮的養殖戶們還在被市場牽著鼻子走。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