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底11月初,遠在湖南常德的湖南洞庭水殖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非公開定向增發擬收購江蘇陽澄湖大閘蟹股份有限公司51%的股權,這是否意味著陽澄湖大閘蟹將爬進"洞庭湖",再次引起廣泛關注。
這兩則消息隨之帶來的則是如何破解的兩個困局:建起來容易拆起來卻并非易事的圍網養殖困局,誰來破解?"陽澄湖"大閘蟹品牌保護困局,又該如何破解?
大閘蟹讓路于
太湖治理
秋風起,蟹腳癢。從9月15日起,陽澄湖大閘蟹就已紛紛上市,而陽澄湖大閘蟹圍網養殖面積明年將減半的信息,也因奔波于各地進行市場推銷的楊維龍的不斷重復,而引起人們的關注。
楊維龍的身份是蘇州市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會長,據他說,為了保護陽澄湖水域周邊的自然環境,明年陽澄湖的圍網養殖面積將從8.06萬畝縮減至3.2萬畝。受其影響,預計明年陽澄湖大閘蟹的總產量將從今年的2100噸至2200噸銳減至1000噸左右。
圍網養殖面積減少的直接后果是什么?對于消費者而言,肯定是大閘蟹價格的上漲。但對于養殖螃蟹者而言,心情就要復雜得多。
記者昨天咨詢了江蘇省和蘇州市有關部門,他們一致表示,已經在考慮漁民的補償以及出路問題。
圍網養殖面積將嚴重縮水已成事實,漁民雖然都面臨著自身利益的損失,但他們大多數人都表示,從短期看,他們確實會有一些損失,但從長期看,這樣的調整對于螃蟹養殖業是件好事,因為通過調整,可以使螃蟹養殖更加規范。同時,養殖面積壓縮之后,水體狀況會得到明顯好轉,螃蟹長得會更好。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