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諸葛亮管理的幾大失誤(1)
[打印本頁]
作者:
xujinghua277
時間:
2007-11-26 11:45
標題:
諸葛亮管理的幾大失誤(1)
諸葛亮是蜀漢最重要的領導者之一,為蜀漢政權的建立立下汗馬功勞,但其在領導行為上的戰(zhàn)略失誤、自知不足、不善育才、不當用人、不善授權、賞罰不平、不善納諫等領導過失,使得蜀漢最先滅亡,蜀漢“成也諸葛,敗也諸葛”。
領導對組織管理的好壞具有決定性影響,是組織調(diào)動一切積極因素,實現(xiàn)目標的帶頭行為。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是蜀漢政權的主要領導者之一,為蜀漢“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臣子風范,數(shù)伐曹魏,自隆中出山到秋風五丈原,一個理想的全智全能的幾乎完美無缺的英雄形象,為蜀漢政權的建立立下汗馬功勞,是封建中國士子“為師”、“為將”、“為相”的完人,
“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理想化身,在他輝煌的一生中,幾乎計無不中,謀無不成,近乎神,而他又本性謹慎,除“失街亭”、“兵屯渭南”外,很少有人論及他的失誤。然而,為什么三國時期蜀漢政權最先滅亡?
細讀《三國演義》及《三國志》后不難發(fā)現(xiàn),諸葛亮也有不審時度勢、窮兵黷武、用人失誤等多方面的缺憾。本文通過對諸葛亮不當?shù)念I導行為進行分析,得出了蜀漢“成也諸葛,敗也諸葛”,以期對現(xiàn)在的組織領導者有所啟示。
一、戰(zhàn)略失誤
戰(zhàn)略是指組織發(fā)展的全局方略,是組織實現(xiàn)目標的重大方針與計劃,正確的戰(zhàn)略是組織走向成功的前提。諸葛亮在隆中制訂三分天下的戰(zhàn)略為蜀漢的建立奠定了堅實基礎,但其后荊州戰(zhàn)略失誤為蜀漢滅亡埋下失敗種子。荊州自古以來為兵家必爭的戰(zhàn)略要地,其處要沖,北據(jù)漢沔,利盡南海,東聯(lián)吳會,西通巴蜀。曹、孫、劉要吞并四海稱霸天下,都必需先占據(jù)荊州。諸葛亮以驚人的智慧,絕妙的策劃,在赤壁大戰(zhàn)中捷足先登,一舉奪取了荊州,并以此為基地,隨后取得四川和漢中,初步實現(xiàn)了隆中戰(zhàn)略,實現(xiàn)三分天下的局勢。然荊州“東有孫權,常懷虎踞;北有曹操,每欲鯨吞”。當四川吃緊時,劉備授意諸葛亮將荊州交給心腹關羽,守荊州責任重大,關羽接印,諸葛亮擎著不授,又語重心長地叮囑半天。這一動作表現(xiàn)了諸葛亮的憂慮,他清楚關羽的致命要害,把孫劉聯(lián)盟,北拒曹操的戰(zhàn)略方針一再告誡關羽,最后諸葛亮還是聽從了劉備的意見,顯示出諸葛亮對當時局勢估計嚴重不足。做出令關羽攻打樊城的決定,結果樊城未下而荊州失守,關羽敗亡。劉備聽說關羽被殺,執(zhí)意出川討伐不該討伐的東吳,破壞聯(lián)吳抗曹戰(zhàn)略決策,諸葛亮僅點到為止也沒有拒理力諫,以致劉備之敗。本來劉備進位漢中王后,諸葛亮應建議立即調(diào)整兵力部署,加強荊州的防衛(wèi)力量,才是執(zhí)行隆中決策的正確方針。諸葛亮戰(zhàn)略失誤,使荊州地失人亡,因而夭折了隆中戰(zhàn)略。總觀荊州之失全過程,關羽的責任是次要的,主要領導責任應由諸葛亮承擔,這比“馬謖失街亭”的錯誤更大,后果更嚴重,影響更深遠。因為荊州這一步牽涉到蜀漢發(fā)展,事關隆中戰(zhàn)略布局。諸葛亮一生事業(yè)沒有取得最后成功,與荊州戰(zhàn)略失誤存在直接的關系,荊州地失人亡標志著蜀漢由盛轉衰。
作者:
xujinghua277
時間:
2007-11-26 11:46
標題:
諸葛亮管理的幾大失誤(2)
二、自知不足
《道德經(jīng)》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力,自勝者強。作為一位高明的領導者非常需要具備知人的本領,更重要是自知,只有這樣才能知彼知已,百戰(zhàn)不殆。宋朝司馬光說:“諸葛亮自負才能,逆天而行,自取敗之也。”②諸葛亮朋友司馬徽也說:“臥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天”則是歷史規(guī)律,只有遵循,無法抗拒。首先,諸葛亮后半生缺乏對蜀漢實力與環(huán)境的自知,匡復漢室的時機與實力已不存在:
(1)三國統(tǒng)治集團中蜀漢最弱。失荊州及劉備死后,蜀國由盛轉衰,統(tǒng)一天下已不可能。
(2)
對手十分強大。僅以一對手司馬懿為例,諸葛亮自知有了司馬懿,出師必不利,故聽說曹睿封了司馬懿后大驚:“必為蜀中之大患。”后聽說司馬懿被罷官又大喜。司馬懿被封為平西大將軍后,諸葛亮則“頓失跌足,不知所措”。
(3)
蜀魏百姓均已厭戰(zhàn)。長年戰(zhàn)爭難得一時平靜,而諸葛亮卻要連年北伐,也是逆天而行。其次,諸葛亮對自身認識不足。諸葛亮好友崔州平也曾指出“使之斡旋天地,扭捏乾坤,恐不易為也”。其后更有很多例子:一出祁山前,太史譙周奏曰:“臣夜觀天象,北方星曜倍明,未可圖也。”并勸孔明:“丞相深明天文,何故強為也?”孔明曰:“天道之理,變易不常,豈可拘執(zhí)也?”在五次北伐失敗之后,六出祁山之前,譙周又奏種種不祥,勸其謹守待時。而諸葛亮不顧一切,堅持出征。六出祁山是他最后的北伐,成功寄托在上方谷,然而又是“天不祚漢”,司馬父子瀕死而得救,諸葛亮嘆曰:“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在他之后,姜維繼承遺志,九伐中原,最后也連連失敗,三國“分久必合”,一統(tǒng)于晉,諸葛亮和姜維都沒有改變蜀漢的命運。天下乃有德者取而居之,并非一直是劉家的天下,兩人不自知,不自量罷了。
作者:
jdlzzm
時間:
2007-11-26 21:09
人無完人,圣人也會有過
作者:
billhebw
時間:
2007-11-27 15:15
<P>在那個年代來說~諸葛亮已經(jīng)非常好了<IMG alt="" src="http://www.www12347.com/images/smilies/default/110.gif" border=0 smilieid="46"> </P>
<P> </P>
<P> </P>
作者:
zsp123
時間:
2007-11-30 16:14
不要用現(xiàn)在的眼光來看古人,時代不同環(huán)境不同人的思想也不同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舒兰市
|
当阳市
|
库伦旗
|
应城市
|
天台县
|
临城县
|
苍梧县
|
四会市
|
临西县
|
光泽县
|
醴陵市
|
泉州市
|
安康市
|
辛集市
|
武邑县
|
徐水县
|
盐津县
|
司法
|
若尔盖县
|
西藏
|
晋城
|
遵化市
|
商城县
|
潜江市
|
金沙县
|
綦江县
|
海晏县
|
开江县
|
丰顺县
|
新巴尔虎右旗
|
郑州市
|
岢岚县
|
达州市
|
专栏
|
济阳县
|
蒲江县
|
南和县
|
铁力市
|
和龙市
|
六盘水市
|
米易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