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冬季須防犢牛白痢 [打印本頁]

    作者: xiaowen0208    時間: 2007-11-19 15:40
    標題: 冬季須防犢牛白痢

    該病主要發生于初生后兩周內的犢牛,呈散發或地方性流行,全年均可發生,以冬季多發。傳播途徑以消化道為主,也可子宮內感染和臍帶感染。大腸桿菌為條件性致病菌,犢牛受營養不良、飼喂初乳不及時、廄舍陰暗潮濕、密度過大、喂乳用具不潔、氣候寒冷等因素影響,往往使機體抵抗力下降而引發本病。

      臨床特征本病可分敗血型、腸毒血型、腸炎型。

      ①敗血型常在出生后3天內發病,呈急性過程,常于發病后數小時或l天內死亡,死亡率可達80%%以上。多數有腹瀉,糞似蛋白湯樣,淡灰白色,有時伴有體溫升高、精神不振等癥狀。耐過敗血時期的犢牛,1周后可能出現關節炎、腦膜炎或臍炎。

      ②腸毒血型急性者不出現癥狀就突然死亡。病程長的,可見典型的中毒性神經癥狀,先興奮、后沉郁,直至昏迷,進而死亡。

      ③腸炎型臨床較為多見。以最先出現腹瀉癥狀為特征。起初排出的糞便淡黃色、粥樣和惡臭,繼而出現水樣,淺灰白色,污染后軀及腿部,常有腹痛。后期高度脫水、衰竭及臥地不起,有時出現痙攣。如不及時治療,常因虛脫或繼發肺炎而死。個別病例可能自愈,但以后發育遲緩。

      治療方法①抗菌:土霉素15~35毫克/千克體重,肌肉注射,每日2次,連注3天。也可用土霉素或鏈霉素內服,初次劑量為35~60毫克/千克體重,12小時后酌情減半,連服3~5天。

      ②補液:當有食欲或能自吮時,可口服補液鹽,即氯化鈉1.5克、氯化鉀1.5克、碳酸氫鈉2.5克、葡萄糖20克、溫水1000毫升,輕度脫水60~90毫升/千克體重,中度脫水90~110毫升/千克體重,重度脫水120毫升/千克體重;不能自吮時,可用5%%葡萄糖生理鹽水或復方氯化鈉液1000~1500毫升,靜脈注射;發生酸中毒時,用5%%碳酸氫鈉液80~100毫升,但注射速度應緩慢。

      ③調節胃腸機能:可用乳酸2克、魚石脂20克、加水90毫升調勻,每次灌服5~6毫升,每天2~3次。也可用復方新諾明,55~60毫克/千克體重,乳酸菌素片5~10片、食母生5~10片,混合后一次內服,每天2次,連用2~3天。

      ④待病情有所好轉時:可停止應用抗菌藥,酌情內服乳酶生、促菌生等調整腸道微生態平衡,有利于犢牛早日康復。

      預防措施①改善妊娠母牛的飼養管理,保證胎兒正常發育,產后能分泌良好的乳汁。此外,母牛臨產時用溫肥皂水洗去乳房周圍污物。

      ②對犢牛床、護欄、運動場等,用2%來蘇兒等消毒液徹底消毒。

      ③冬季要做好防潮和防寒措施,以減少病原菌的入侵機會。

      ④犢牛初生1小時前后喂初乳,每次喂2千克,增強機體抗病能力。

      ⑤發病犢牛應及時隔離飼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治療,將損失降到最低.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盱眙县| 乌兰浩特市| 乐亭县| 安徽省| 宁德市| 南皮县| 九江市| 东莞市| 黑山县| 顺昌县| 吉安县| 利津县| 望奎县| 剑阁县| 邢台市| 邵阳市| 扎兰屯市| 海丰县| 达尔| 方山县| 南部县| 咸丰县| 钦州市| 伊川县| 黑水县| 广东省| 广丰县| 尚义县| 色达县| 永川市| 南岸区| 惠东县| 嘉义县| 丽水市| 英超| 迁西县| 建阳市| 新乡县| 和平县| 宜宾县| 大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