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濕度
濕度是指豬舍內空氣中水汽含量的多少,一般用相對濕度表示。豬的適宜濕度范圍為65%~80%,試驗表明,溫度在14~23℃,相對濕度50%~80%的環境下最適合豬只生存。生長速度快,肥育效果好。
豬舍內的濕度過高影響豬的新陳代謝,是引起仔豬黃、白痢的主要原因之一,還可誘發肌肉、關節方面的疾病。為了防止濕度過高,首先要減少豬舍內水汽的來源,少用大量水沖刷豬圈,保持地面平整,避免積水,設置通風設備,經常開啟門窗,以降低室內的濕度。
2.3 空氣
規模化豬場由于豬只的密度大,豬舍的容積相對較小而密閉,豬舍內蓄積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氨、硫化氫和塵埃,豬舍空氣中有害氣體的最大允許值,二氧化碳為1 500mg/m3,氨25mg/m3,硫化氫10mg/m3,空氣污染超標往往發生在門窗緊閉的寒冷季節。豬若長時間生活在這種環境中,首先刺激上呼吸道黏膜,豬只極易感染或激發呼吸道疾病。如豬氣喘病、傳染性胸膜肺炎、豬肺疫等等,污濁的空氣還可引起豬的應激綜合征,表現在食欲下降、泌乳減少、狂燥不安或昏昏欲睡、咬尾嚼耳等現象。
規模化豬場的豬舍在任何季節都需要通風換氣。全封閉式豬舍全依靠排風扇換氣,換氣時可依據下列參數:一般冬季所需的最小換氣率為每100kg豬體重每分鐘0.14~0.28m3,夏季最大換氣率為100kg豬體重每分鐘0.7~1.4m3。盡可能減少豬舍內的有害氣體,是提高豬只生產性能的一項重要措施。生產中除了要注意通風換氣外,還要搞好豬舍內的衛生管理,及時清除糞便、污水,不讓它在豬舍內腐敗分解。特別是冬季,要注意調教豬只形成到運動場或豬舍一隅排糞尿的習慣。保持豬舍清潔干燥是減少有害氣體產生的主要手段,通風是消除有害氣體的重要方法。當嚴寒季節保溫與通風發生矛盾時,可向豬舍內定時噴霧過氧化類的消毒劑,其釋放出的氧能氧化空氣中的硫化氫和氨,起到殺菌、降臭、降塵、凈化空氣的作用。
2.4 光照
適當的光照可促進豬的新陳代謝,加速其骨骼生長并殺菌消毒。試驗證明,繁殖母豬的光照增至60~100lx,可使繁殖率提高4.5%~8.5%,使新生仔豬窩重增加0.7~1.6kg,使仔豬的育成率提高7.7%~12.1%。乳仔豬和育成豬的光照度提高到60~70lx,可使仔豬的發病率下降9.3%;哺乳母豬欄內每天維持16h光照,可誘使母豬早發情。一般母豬、仔豬和后備豬豬舍的光照度應保持在50~100lx,每天光照14~18h,公豬和育肥豬每天應保持光照8~10h,但夏季要盡量避免陽光直射到豬舍內。
3 營養環境控制
3.1 配制氨基酸平衡日糧
氨基酸平衡日糧,是指依據“理想蛋白質模式”配制的日糧。即日糧的氨基酸水平與動物的氨基酸水平相適應的日糧。據報道,在滿足有效氨基酸需要的基礎上,可以適當降低日糧的蛋白質水平。有研究資料表明,畜禽糞便、圈舍排泄污物、廢棄物及有害氣體等均與畜禽日糧中的組成成分有關。將豬日糧中的蛋白質含量每降低1%,氮的排出量則減少8.4%。如果將日糧中的粗蛋白含量從18%降低到15%,即可將氮的排放量降低25%?眼2?演。糞便污染的惡臭主要由蛋白質的腐敗所產生,是日糧中營養物質吸收不全造成的,如果提高日糧蛋白質消化率或減少日糧蛋白質供應量,則惡臭物質的產生將會大大減少。這不僅可以節省蛋白質資源,而且也是從根本上改善豬舍環境的重要措施。
3.2 合理利用飼料添加劑
在日糧中添加酶制劑、酸化劑、益生素和絲蘭提取物等,能更好地維持畜禽腸道菌群平衡,提高飼料消化率,減少環境污染。
當動物腸道內大腸桿菌等有害菌活動增強時,會導致蛋白質轉化為氨、胺和其他有害物質或氣體,而合理利用飼料添加劑可以減少氨和其他腐敗物質的過多生成,降低腸內容物、糞便中氨的含量,使腸道內容物中甲酚、吲哚、糞臭素等的含量減少,從而減少糞便的臭氣。芽孢桿菌在大腸中產生的氨基化氧化酶和分解硫化物的酶類,可將臭源吲哚化合物完全氧化成無臭、無毒害、無污染的物質。同時芽孢桿菌還可以降低動物體內血氨的濃度。另外,在飼料中添加嗜酸乳酸桿菌、雙歧桿菌、糞鏈球菌等均能減少動物的氨氣排放量,凈化豬舍空氣,降低糞尿中氮的含量,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3.3 實行階段飼養,提高管理水平
實行階段飼養,可以滿足動物不同生長階段的不同營養需要。隨著畜禽體重增加,維持需要減少,脂肪沉積組織增加,瘦肉組織沉積減少,采食量增加,而所需日糧的營養濃度逐步降低。有試驗表明,多段飼養可提高飼料轉化率70%,尿氮可降低14.7%,氨氣排出量可降低16.8%。同時,要切實加強飼養管理,提高技術水平。目前,發達國家肉豬的料肉比為2.4∶1,而我國只有少數達到3.5∶1。由此可見,我國飼養的畜禽食入大量的食物未經消化吸收排出體外,既浪費了飼料又污染了環境。因此,提高飼料管理科技水平,也是進行規模化豬場環境調控的一項重要措施。
總之,要做好規模化養豬場的環境控制工作,必須從豬場的內外環境和營養因素、管理措施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慮,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豬只的生產性能,增加養豬場的經濟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