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中草藥防治豬細菌性傳染病的臨床應用概況 [打印本頁]

    作者: 貔貅    時間: 2007-11-2 13:49
    標題: 中草藥防治豬細菌性傳染病的臨床應用概況
    中草藥防治豬細菌性傳染病的臨床應用概況
    廖智慧,鐘秀會(河北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河北保定 071000)

        豬的各種細菌性傳染病不僅嚴重妨礙著養豬業的發展,而且給畜牧業也造成了嚴重的影響。近些年來,由于臨床上耐藥菌株的大量產生,不少人開始用祖國傳統醫學中獸醫的方法來防治豬各種傳染病。中草藥防治豬傳染病的歷史悠久,近年來我國獸醫工作者在繼承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在用中草藥防治豬細菌性傳染病方面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本文就近幾年來,中草藥防治豬細菌性傳染病取得較好效果的報道資料綜述如下:
        1仔豬黃白痢
        仔豬黃痢由溶血性大腸桿菌引起,1周齡內仔豬多發,發病率、死亡率較高。仔豬白痢由致病性大腸桿菌引起,多發生于2-3周齡的仔豬,呈地方性流行性。由于E.coli菌群多數具有K88(L)表面抗原,能產生腸毒素,所以用多價疫苗預防,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有效率70%左右)。近些年來,由于抗菌藥物的濫用,致使耐藥菌株大量產生,臨床上常用的慶大霉素等藥物療效日益降低。但臨床應用表明,有一些中草藥對此病有明顯療效。
        1.1 通過飼喂母豬達到防治效果
        郭友賢(2003)報道,用白頭翁、秦皮、穿心蓮、黃連、黃柏、漏蘆、木香、藿香、蒼術、茯苓、木通、當歸、白芍、山楂、柴胡、甘草,諸藥烘干,混合粉碎,開水浸泡待冷后喂母豬,仔豬通過吮乳可達到治愈目的[1]。鄒衛容(2001)用黃連、黃柏、黃芩、白頭翁、鉤藤、金銀花、地榆組成的三黃散于母豬產前30d與70d左右各服一劑,可取得非常好的預防效果。張秀英等(2001)用白頭翁、苦參等8味中草藥及增效劑配伍組成添加劑“仔豬健”,按每天每頭100g的劑量分2次添加在母豬的飼料中,實驗表明,哺乳母豬添加“仔豬健”后能有效預防仔豬黃白痢,并能顯著降低仔豬死亡率[2]。黃鐵棟等(1999)用二丑、白頭翁、皂礬、紅糖,共研細末,飼喂母豬,可收到較好防治效果。吳菊珍等(1999)用白頭翁、黃柏、陳皮、黃連,加入少量精料,粉碎成末,用開水沖泡后拌入干濕飼料中喂服母豬,經臨床應用,治愈率達93%,取得了滿意的效果。朱景星(1999)通過讓母豬內服中藥治療仔豬白痢,取得較好效果。方劑組成為白頭翁、龍膽草、蒼術、懷山藥、白芍、澤瀉、炙甘草,水煎,拌料讓哺乳母豬自由采食,外感風寒酌加銀花、連翹,濕熱偏重加茵陳、黃連或黃連須,久泄體虛加黨參、烏梅、訶子、干姜,水泄嚴重者加車前、卜子。
        1.2 藥物直接作用于仔豬達到防治效果
        趙恒章等(2003)用石膏、滑石、白頭翁、蒼術等11味中藥組成的中草藥注射液與慶大霉素、土霉素等西藥對比治療仔豬黃白痢得出,中草藥注射液對豬源性E.coli具有優于多種抗生素抑菌效果,敏感率達100%。且其治療仔豬大腸桿菌病所用時間最短,病程也短,治愈率最高(97.2%)[3]。祁小樂等(2003)用六一散(滑石500g,甘草100g)治療8窩92頭仔豬黃痢,治愈86例,治愈率達93.48%;治療20窩240頭仔豬白痢,治愈234例,治愈率達97.50%。黃品呂等(2002)用鐵莧菜90g,大飛揚60g組成的方劑共治療60窩630頭患白痢的仔豬,治愈率達98%,另治療20窩213頭患黃痢的仔豬,治愈率達93%。本方可加減,夏季發病高熱者加苦參30g;血痢較嚴重者加龍芽草或地榆炭30g;里急后重者加木香15g(以上諸藥均為干用,如鮮用,劑量加倍)。鄒衛容(2001)報道,三黃散亦可水煎后直接喂服患畜,每日一劑,一般兩劑即可。曾昭芙等(2001)用民間偏方中的野南瓜,共收治下痢仔豬23窩206頭,除有10頭因施治不及時死亡外,其他196頭均已治愈,治愈率達95%,效果較佳。黃鐵棟等(1999)指出對少數嚴重的仔豬,用上述方劑以1g/kg體重制成舔劑,涂于乳頭或直接喂仔豬,效果亦佳。
        2 仔豬水腫病
        仔豬水腫病是由于溶血性大腸桿菌引起的一種急性群發性或散發行傳染病,是一種腸毒血癥,死亡率可達70-100%。
        何子雙(2003)用中西結合治療仔豬水腫病,取得了90%的療效。中藥組方為,蒼術、白術、陳皮、茯苓、桑白皮、大腹皮、厚樸、川芎、桔梗、甘草、木通、車前草、山楂、神曲、麥芽,寒冷季節加桂枝,豬體溫下降加麻黃,氣候較熱,豬體溫超過39℃,加黃連、梔子 [4]。周建春等(2001)采用中藥預防和中西藥物治療仔豬水腫病,取得良好療效。中草藥預防為,黃連、秦皮、蒼術、水桐樹根皮(干品)、甘草,共研細末拌料飼喂。中藥治療為,黃連、板藍根、龍膽草、連翹、銀花、豬苓、澤瀉、甘草、鮮水桐樹根皮,煎至一定藥量,用小胃套管灌服患畜。胡池恩等(2001)用中西結合防治仔豬水腫病取得了一定的療效,治愈率達82.5%。防治中藥療法為每日用活蚯蚓20-30頭,洗凈搗爛,用車前草、鴨跖草各一把,煎至沸騰5分鐘后,去渣,趁熱沖泡蚯蚓,侯溫分三次灌服,可以用藥液與呋喃唑酮同時灌服;中藥預防為車前草、鴨跖草煎水兌食,母仔同服。王介慶(2000)用五皮飲加五苓散治療仔豬水腫病,療效甚好。其配方為,大腹皮、陳皮、茯苓、桑白皮、生姜各25g,白術、杏仁、車前草、桑枝、紫蘇各20g,厚樸、通草、葛根各15g。施仁波(1999)采用“五皮飲”加“黃柏散”治療仔豬水腫?。S柏、大腹皮、陳皮各20g,黃連、黃芩、桑白皮、茯苓皮、姜皮各15g),收到良好效果,其治愈率達98%以上。王金星等(1999)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法,共收治仔豬水腫病1678例,治愈1586例,治愈率達94.5%。其中藥組方為二苓平胃散加味,藥用焦蒼術、厚樸、木香、陳皮、豬苓、茯苓、澤瀉、炙黃芪、板藍根、田基黃、生甘草。
        3 豬副傷寒
        豬副傷寒又叫豬沙門氏菌或豬的副腸熱,其病菌為需養或兼性厭氧菌。臨床上可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三種類型,是豬的一種嚴重細菌性傳染病。
        田松林(2003)報道中草藥治豬副傷寒病驗方2則,其一為,山羌活、粉葛、過山龍、土麻黃、陰筍子(去皮)各50g,神砂草、威靈仙、前胡各25g,水煎灌服2劑;其二為,藿香、鐵馬鞭、過路黃、前胡、神砂草、威靈仙、車前草、粉葛各50g,馬蹄草、麥枯草、芫荽、尿珠子各26g,水煎灌服,1劑即可。龔紹平(2003)在臨床上應用艾葉姜湯配以生姜、紫蘇治療仔豬副傷寒,取得了良好的療效[5]。鄭育忠(2002)用黃連、木香、白芍、柴胡,大青葉、金銀花、茯苓、黃芩,甘草,連續水煎3次,混合藥液后給患畜服用,此法治療仔豬副傷寒,效果良好。徐慧中(2001)用蒜泥配合西獸醫治療,效果明顯。劉金學(2001)用血針、水針合中西藥治療仔豬副傷寒,有較好效果,先對病豬行耳尖、尾尖、山根、蹄頭等穴速刺出血,然后配以中西藥治療。朱朝真等(1999)用注射液(黃連、黃芩、白頭翁、地榆、銀花、板藍根、穿山連、秦皮、青木香、蒲公英、山雞椒等),共收治自然發病的患豬155例,治愈138例,有效率達88.4%。
        4 豬丹毒
        豬丹毒是由豬丹毒桿菌經消化道或傷口感染引起的一種急性熱性傳染病,以皮膚上出現紫紅色疹塊為特征。
        李德鑫(2003)用三黃石膏湯(黃芩、黃柏、黃連、生石膏需要另包、梔子、知母、青蒿、牡丹皮、厚樸,生姜為引,水煎后加入生石膏末)治療疹塊型豬丹毒病豬29頭,有效率達96%)[6]。許加德(2003)用中西醫結合治療豬丹毒,51例病畜全部治愈。先用必要的西藥治療,然后把適量青蒿搗爛,加入少許白酒擦全身。萬廷英(2002)采用中西醫相結合的方法對85例豬丹毒進行療效觀察,取得了較好治療效果。其中藥組成為,銀花藤、蒲公英、車前草,水煎,然后喂服患畜。熊小華等(1999)用連翹歸尾煎治療豬丹毒患豬45例,治愈44例,無效1例。治法為藥用紅藤、甘草、當歸尾、金銀花、連翹,白酒適量。若熱盛煩渴者,加天花粉、石斛;便秘、腹脹加酒大黃、枳實;疼痛劇烈者加穿山甲、皂刺;挾濕者加薏苡仁、佩蘭;兼風熱表癥者加蟬蛻、牛蒡子;紅腫灼熱加蒲公英、地丁。
        5 豬破傷風
        破傷風是由破傷風梭菌經傷口感染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傳染病,本病以骨骼肌發生強直性痙攣和對刺激反射興奮性增高為特征。
        藍慧京(2002)利用中西醫結合,成功的治愈了一例仔豬破傷風。其治療措施為在處理創口,注射破傷風抗毒素后,取紫皮大蒜50g搗成泥狀,加入冷開水50ml,浸泡2h,用消毒紗布擠壓取汁20ml,在患豬兩股內側各肌注10ml[7]。陳子珍(2002)用中藥車前草注射液肌肉注射為主,輔以西藥常規療法治療豬破傷風,效果顯著,可提高治愈率。李新春等(2003)用藥浴治療豬破傷風6例,治愈4例。其藥液組成為,槐樹條、荊芥、防風、大蒜瓣、黃蒿,加水煎汁,據豬只大小確定藥液量,藥浴時間為60-90min,1-2次/d,連續藥浴5-7d,10-15d逐漸恢復正常。葉霞(2000)用蟾酥治療豬破傷風,共治151頭,治愈130頭,死亡21頭,治愈率達86%。方法為,取綠豆大蟾酥1塊,在尾根部腹面用手術刀刺一小口,出點血效果更好,把蟾酥放在里面,用膠布纏上,3-5d取出,一般1次即愈。李萬松等(1999)用民間秘方(干大棗1枚,去核,結網蜘蛛1只,將蜘蛛塞入棗中,文火焙干為末,加黃酒50ml,調勻,緩緩沿嘴角灌服),治療破傷風26例,治愈23例。汪成發(1999)用大蒜酊加雄黃,必要時輔以青霉素,治療破傷風24例,治愈16例,。徐慧中(1999)采用葉飯泥糊結合西獸藥治療豬破傷風,效果滿意。即用嫩白蘿卜同早米飯搗爛成泥糊狀塞入重新打開的創口內,再以做成餅狀大的泥糊外敷創口上。童隆祺(1999)采用中西獸藥結合治愈多例豬破傷風,方法簡便易行,療效捷佳。
        6 結語
        綜上所述,中草藥對防治豬各種細菌性傳染病有一定臨床療效。與西藥相比,中草藥具有資源豐富、無有害殘留、毒副作用小以及病原菌不易產生耐藥性的優點,所以應用中草藥防治豬各種細菌性傳染病是可行的。但要將其廣泛應用于臨床生產還存在許多問題,廣大獸醫工作者應在今后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更深入更細致的研究。
        (1)許多中草藥存在著配伍禁忌問題,能否解決好這一問題,是將中草藥應用于臨床生產的關鍵。(2)臨床所用的各種處方中藥物種類很多,且有的藥物用量很大,能否精簡藥方,減少藥量,提取中草藥的有效成分,有待于進一步研究。(3)中草藥有效成分的提取需要標準化生產工藝,這樣才能生產出便于臨床應用的的各種劑型。(4)應在給藥途徑方面進行進一步的研究,以便尋找各種藥物的最佳給藥途徑。(5)在今后的臨床應用上,應密切注意中西獸醫的結合,揚長避短,從而更好的防治各類傳染病。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岫岩| 塔城市| 阳朔县| 巴塘县| 灵丘县| 邢台市| 丹阳市| 图们市| 尚义县| 长兴县| 武义县| 晋宁县| 辉县市| 宁河县| 峨山| 云南省| 上高县| 湄潭县| 夹江县| 明溪县| 汉阴县| 万全县| 聂荣县| 天祝| 海原县| 兴城市| 普陀区| 高台县| 大竹县| 龙州县| 辽阳县| 沽源县| 泽库县| 呈贡县| 长子县| 韶山市| 吴堡县| 吉安市| 永济市| 车险| 库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