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水產飼料中潛在的威脅——霉菌毒素 [打印本頁]

    作者: 動    時間: 2007-10-26 09:53
    標題: 水產飼料中潛在的威脅——霉菌毒素
      霉菌毒素是由幾種霉菌如曲霉菌、青霉菌產生的生物毒素,大約超過兩百種霉菌毒素已經被鑒定出來,其中大部分已知是對動物有嚴重危害的。陸生動物養殖生產廠家對這種毒素的危害是很了解的,但是這些毒素對水產養殖的種類的影響,目前還沒有深入的研究。考慮到目前飼料來源方面越來越傾向于采用廉價的,比如用植物蛋白代替魚粉等價格較高的動物源蛋白,飼喂植物源飼料包括其副產品引起的霉菌毒素的污染的嚴重性就大大增加了,必將會出現更多的霉菌毒素污染的情況。因此對霉菌毒素在水產動物毒性方面的研究,就顯得極為迫切和有重要意義。本文綜述了霉菌毒素對動植物的危害,介紹了其在水產飼料方面的毒性,以及霉菌毒素的測定方法和解決辦法。  1 霉菌毒素的危害   
      霉菌毒素主要有黃曲霉毒素、CPA、赭曲霉毒素、脫氧瓜蔞鐮菌醇、鐮刀菌毒素等。
      黃曲霉毒素非常容易污染飼料,比如玉米、花生和棉籽仁。玉米在全世界使用的很大一部分是作為魚類飼料的主要成分,它也可能含有較多霉菌毒素,尤其是黃曲霉毒素,據報道含有多達6 000μg/kg的黃曲霉毒素。美國東南部曾經27%的玉米樣品含有超過400μg/kg霉菌毒素,超過50%的樣品超過100μg/kg。花生仁和棉籽仁最容易受黃曲霉毒素污染,因而飼料生產應該盡可能的避免接受這種飼料。如果一定要使用,要保證飼料來源沒有被黃曲霉毒素污染,并要檢查所有的進料。棉籽和玉米在蟹和鯰魚中是常見的成分,而且占飼料配方中的25%~30%,因此黃曲霉毒素傳染到魚類的可能性是非常高的。
    目前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霉菌毒素對水產養殖的種類的危害與陸生種類相似。很多的工作都是研究黃曲霉毒素對魚類的危害,而僅有少量是研究霉菌毒素對其它種類比如蝦類的危害。   
      眾所周知,虹鱒魚是水產養殖種類中最容易被養殖水產種類感染的種類之一,有實驗表明,黃曲霉毒素的LD50(最大半致死劑量)在500~1 000μg/kg之間。黃曲霉毒素在虹鱒魚中的嚴重危害包括魚鰓變白,減少血紅細胞的數量,破壞肝臟等等。美國Auburn 大學Richard Lovell博士發現鯰魚和其它暖水性魚類與虹鱒魚相比不太容易感染黃曲霉毒素。當喂養鯰魚半純化飼料,如果含有的黃曲霉毒素達到10mg/kg,喂養10周后黃曲霉毒素就會表現出較明顯的癥狀,比如顯著降低生長率和血紅細胞,血紅素的數目,還有肝壞死,腎腫大,胃腺壞死等。鮭魚口服12mg/kg(體重)的黃曲霉毒素可以導致胃含物的回流,進入腹腔膜的黃曲霉毒素如果超過12mg/kg就可以引起血紅蛋白的含量降到正常水平的90%。它可以導致腸內黏膜和血細胞的壞死,這些細胞可以產生胰腺,胃腺,使一些器官顏色變淺。這些副作用反過來又導致魚類生長緩慢,飼料效果變差。   
      盡管研究蝦的工作還很少,但是一些研究已經表明飼料中的霉菌毒素的水平可能出現問題。在泰國和菲律賓已經開展研究可檢測霉菌毒素含量將會產生什么結果的問題。組織病理學研究發現,霉菌毒素B1對(甲殼動物)肝胰腺的損傷說明蝦飼料中的霉菌毒素可以影響到產量。菲律賓學者發現蝦飼料的霉菌毒素濃度在73.8μg/kg時蝦生長緩慢,較容易得皮膚病, (甲殼動物)肝胰腺的損傷還會引發其它病情。梁萌青等人在探討黃曲霉毒素對中國對蝦生長的影響時發現,飼料中黃曲霉毒素B1的含量分別為472.0μg/kg、78.7μg/kg時,若以對照組為100,中國對蝦成活率均為55%,增重率分別為44%、45%,消化率依次為對照組的79.4%和83.2%。對蝦游泳緩慢,個別對蝦在水面游泳,很少抱食,離水后即亡。
      2 其它霉菌毒素       
      其它的霉菌毒素也可以引起養殖魚類的生產問題。Cyclopiasonic acid(CPA)是由曲霉菌和青霉菌產生的毒素,在溫暖的氣候時它常常同黃曲霉毒素被發現在同一樣品里,它甚至比黃曲霉毒素還常見。在1 500種飼料和食品樣品檢測中,它是霉菌毒素中發現次數最多的。CPA在鯰魚中比黃曲霉毒素更有毒。在一項研究中黃曲霉毒素和CPA的含量分別是0,0.1,0.5,2.0和10.0mg/kg, 黃曲霉毒素只有在最高濃度時才會減緩魚類增長,降低其血紅細胞的數量;而CPA僅在0.1mg/kg時就可以產生同樣的危害,并在較高濃度時還會帶來消化道的壞死。另一研究表明,如果向鯰魚注射7.0mg每千克體重的CPA,魚類就會發生劇烈的痙攣并在30min內死去。相似的危害在其它暖水魚類也被發現,比如在羅非魚,鯉魚中。由于CPA的濃度可能比其它霉菌毒素大,使這一問題更加惡化,這在氣候炎熱的地區尤其嚴重。   
      赭曲霉毒素也是主要由曲霉菌和青霉菌產生的毒素。它經常危害魚類的腎臟,而且當其和其它毒素一起出現在飼料中會加強其它毒素的危害。赭曲霉毒素包含了
    作者: 維安動保    時間: 2007-10-26 15:18
    不錯的文章,水產飼料中關于這方面的東西很少有人總結。
    作者: hualin_hu    時間: 2007-11-6 13:20
    我想請教一下樓主:水產飼料配方里邊到底有多少玉米?
    作者: hualin_hu    時間: 2007-11-6 13:34
    根據我了解 常規水產料里很少用玉米的
    作者: lhx    時間: 2007-11-6 13:36
    我們這里不用玉米:lairen:
    作者: wangghua    時間: 2007-11-9 13:47
    我們應該通過大家的努力,提高其檢測水平!玉米是主要的飼料原料,不用簡直是損失且成本也會提高的.
    作者: wdy    時間: 2007-11-10 21:43
    感謝摟主:
    其一,不用花錢就能看到不錯的資料;
    其二,某些例子比較不錯,值得重視;
    其三,水產飼料山出現的很多怪現象,是否與霉菌毒素,值得考慮。
    作者: mzhdg    時間: 2007-11-19 14:38
    水產飼料中霉菌毒素的問題,確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許多生產上莫名其妙的問題很可能與之有關!
    作者: mzhdg    時間: 2007-11-28 16:47
    你不用玉米,玉米副產品要用嗎?不用玉米副產品,次分面粉總要用吧,你的原材料難道就沒有發霉變質的情況,多好的文章啊!支持!!!
    作者: qgyan    時間: 2007-11-29 11:24
    這個我體會很深啊,確實要重視
    作者: wangghua    時間: 2007-11-29 11:52
    玉米的副產品質量跟玉米質量密切相關!黃曲霉的影響比較大,如果用花生粕也要非常注意!
    作者: lilanbin    時間: 2007-11-29 14:31
    還有這種問的嗎?的確要重視一下了.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干县| 濮阳市| 沙洋县| 竹山县| 洞口县| 丹阳市| 汉川市| 东至县| 闽侯县| 襄樊市| 贵州省| 青河县| 长海县| 和林格尔县| 沽源县| 焉耆| 南丰县| 徐水县| 蓝山县| 西藏| 新干县| 墨江| 连云港市| 南雄市| 嵩明县| 锦屏县| 青海省| 阜康市| 玉树县| 永顺县| 隆化县| 礼泉县| 东方市| 南雄市| 闻喜县| 平果县| 越西县| 滨州市| 兴化市| 靖西县| 荆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