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魚類肝病的防治現狀 [打印本頁]

    作者: hualin_hu    時間: 2007-10-17 10:17
    標題: 魚類肝病的防治現狀
    近幾年肝病在水產養殖上引起了廣泛關注,可是較全面的討論還沒有很好的開展。
    目前出現的誤區:籠統為肝膽綜合癥,而大多數把責任歸咎于飼料。
    我個人認為不太公允!
    個人認為因素有下:
    1、飼料
    2、疾病(細菌、病毒)
    3、中毒(藥物、水體污染)
    希望各位同仁到此廣泛討論,不吝賜教!
    作者: lyz    時間: 2007-10-17 22:22
    同意樓上的!!!!!!!!!!!
    作者: 刀下留人    時間: 2007-10-20 20:07
    標題: 回復 樓主 的帖子
    你小子什么時候上來的?
    作者: hualin_hu    時間: 2007-10-23 09:57
    肝病是常見老大難問題.關系運輸和養殖的成敗!
    作者: hualin_hu    時間: 2007-10-23 10:00
    刀下留人 是哪位仁兄!!
    作者: hualin_hu    時間: 2007-10-28 19:38
    魚類脂肪肝的發病原因及預防

    日期:2007-07-24 21:53:25


    --------------------------------------------------------------------------------

    近幾年來,脂肪肝在常規淡水養殖魚類中普遍流行,直接或間接地造成了一定的經濟損失,引起廣大養殖者的關注。筆者通過幾年的調查研究,對魚類脂肪肝的發生原因及預防作了歸納與總結,以供參考。
        一、發病癥狀
        病情較輕時,魚體一般沒有明顯的癥狀,魚體色、體形等無明顯改變,僅食欲不振,游動無力,有時焦燥不安,甚至竄出水面,生長緩慢,死亡率不高;病情嚴重時,魚體色發黑,色澤晦暗,魚體有浮腫感,鱗片松動易脫落,游動不規則,失去平衡,或靜止于水中,食欲下降,反應呆滯,呼吸困難,甚至昏迷翻轉,不久便死亡。解剖發現肝臟顏色發生變化,呈花斑狀、土黃色、黃褐色等,膽囊變大且膽汁變黑。此外,魚體抗應激能力很差,當捕撈或運輸時,常會引起魚體全身充血或出血,出水后很快發生死亡,或在運輸途中死亡。
        二、發病原因
        1、魚類攝食的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過多
        飼料配方營養不當或人為亂投飼料(如用鯉魚料喂團頭魴或草魚,用魚苗、苗種飼料喂成魚等)導致魚類攝食的營養中能量蛋白比過高,高蛋白飼料易誘發肝臟脂肪積累,破壞肝功能,干擾魚類正常生理生化代謝。碳水化合物含量過高,會引起魚類糖代謝紊亂,造成內臟脂肪積累,妨礙正常的機能,其主要病變部位是肝臟,大量的肝糖積累和脂肪浸潤,造成肝腫大,色澤變淡,外表無光澤,嚴重的脂肪肝還可引發肝病變,使肝臟失去正常機能。
        2、維生素缺乏如膽堿、維生素E、生物素、肌醇、維生素B等都參與魚體內的脂肪代謝,缺乏上述維生素均會造成魚體內脂肪代謝障礙,導致脂肪在肝臟中積累,誘發肝病。
        3、投喂飼料過度,每天多次不間斷地投喂,引起魚體生長過陜,出現肥胖和肝病。
        4、濫用藥物。目前,一些養殖戶在魚病防治上仍然還是以化學藥品為主,而這些化學藥品的不正確使用會造成魚類肝臟的損傷。
        5、養殖密度過大,水體環境惡化。當水體中的氨氮濃度過高時,魚體內氨的代詞鏟物難以正常排出而蓄積于血液之中,引起魚類代謝失衡引發肝膽疾病。
        6、飼料氧化、酸敗、發霉、變質。脂肪是易被氧化的物質,脂肪氧化產生的醛、酮、酸對魚類有毒,將直接對肝臟造成損害。
        7、飼料中含有有毒物質。如棉粕中的棉酚、菜粕中的硫葡萄糖甙、劣質魚粉中的亞硝酸鹽等有毒有害物質均能引發魚類的肝膽類疾病。
        三、預防措施
        1、培育良好的水質,保持水質清新;
        2、選擇信譽好的專業飼料生產廠家配制的飼料,科學投喂,合理飼養;
        3、保持餌料新鮮,防止蛋白質變質和脂肪氧化分解,防止飼料受潮發霉。
        4、不要低劑量長期在飼料中添加對魚類肝臟有損害的抗菌藥物,要做到合理用藥,少用副作用大和殘留高的魚藥。
        5、養殖過程中,要勤巡塘,如發現魚類肝臟出現病變時,及時加注新水,并投喂添加維生素和少量稀有元素或中草藥制成的藥餌,一般投喂7天為一個療程,可有效預防該病。
    作者: wangxulai    時間: 2007-10-29 22:51
    標題: 個人看法.
    :tiaotiao: 飼料占主要原因,不可否認的一點,至于其它方面,那就是平時的飼喂方法了.
    作者: hualin_hu    時間: 2007-11-4 12:13
    管理是一方面 水質是一方面!!!!!!!!!!!
    作者: hualin_hu    時間: 2007-11-4 19:23
    大家來交換一下意見!!!!!!:lairen: :lairen:
    作者: hualin_hu    時間: 2007-11-6 12:34
    魚病發生的原因與健康養殖技術

    魚類養殖生產中,“病害發生”是困擾養殖業主的主要問題之一。圍繞這一問題,我想跟大家談談有關魚病發生的基本原因、如何避免認識上的誤區和如何科學認識、對待魚病等問題,以利于推進海水魚類養殖的健康發展。
    一、要了解魚為什么會生病,首先要知道疾病是怎樣發生的
    疾病是在致病因素作用于魚體后,擾亂了正常生命活動的一種異常狀態。一切干擾魚體的因素,包括病原生物、養殖水環境因子(物理的、化學的)、魚體自身的生理失調(物質代謝紊亂,免疫力下降)等都可能引起疾病。換句話說,疾病是病原、環境、魚體相互作用的結果,這三者相互影響決定疾病的發生和發展。
    (一)疾病與病原生物的關系
    魚類養殖生產中常見的病原生物有:病毒、細菌、霉菌、寄生蟲(原蟲、吸蟲、絳蟲、線蟲、棘頭蟲、蛭和一些甲殼動物)等。當病原生物達到一定數量或致病性(毒力)強時,就可使養殖群體中的一部分,即抗病力弱的群體首先感染和生病。
    (二)疾病與養殖環境的關系
    魚與其生活的環境是統一的,魚兒離不開水,也離不開水底(池底)。如果水環境因子例如溶解氧、pH、溫度、鹽度等異常,或底質污濁殘餌、糞便多,或養殖水域遭受污染等,當水質不能滿足魚的基本生理需求時,就可能直接或間接危害魚體而導致疾病的發生。
    (三)疾病與魚體自身的關系
    首先是不同種類和年齡的營養、攝食、鱗片、皮膚、黏液層、內分泌等的差異,其疾病的發生與否是不一樣的,這是因為不同種的免疫力(抗病力)和年齡大小并不一致。其次,養殖群體中可能存在一些易感性個體。所謂易感性個體,即抗病力弱的個體。病原體只有當其入侵到抗病力弱的魚體后,才會引起疾病的發生和蔓延。
    二、采取相應措施控制和治療魚病,實施“健康養殖”
    (一)控制和消滅病原生物
    1.水源 水是病原生物傳入的途徑之一。水源不僅要清潔、不帶病原生物和無人為污染物,同時要充足,理化指標必須適合養殖魚類的生活需求。在一些水源條件欠佳的地區,應采用封閉式的循環養殖方式,并實施水源的消毒處理,以保證水質水量。
    2.魚池 魚池是各種生物(含病原生物)孳生和繁殖的場所。要進行商品魚的養殖生產,就必須對養殖池進行徹底消毒,對室外土池應先清淤后消毒,以使魚類在一個衛生的環境中舒適地生活。
    3.嚴格檢疫 檢疫是指對養殖的苗種、親魚進行傳染性病源生物的查驗,按國家有關規定,輸出方首先應做好;購入方可根據提供的查驗報告進行復查,如發現問題,可拒絕輸入,以防止傳染性病原的輸入、傳播、擴散和保護本場、本地區養魚安全、有序、健康的發展。
    4.實施消毒 為防止一些傳染性病原生物的繁殖和孳生,在養殖生產全過程應進行“四消”,即苗種消毒、工具消毒、餌料消毒(指投喂鮮活餌料)、食場消毒(投飼點或飼料臺)。消毒方式以物理方法為佳,如紫外線、臭氧等;工具、飼料臺和魚池消毒等可用氯制劑(漂白粉、強氯精等)、甲醛液、氧化劑(高錳酸鉀、二氧化氯等)、季銨鹽類(十四烷基2-甲基吡啶溴化銨等)。
    5.建立隔離管理制度 養殖魚池發現病害,特別是傳染性疾病,首先應嚴格隔離管理,以免疫病傳播、蔓延、殃及周鄰。對其周圍包括進、排水進行消毒,工具專用,撈出的死魚及時銷毀,對病魚作出診斷,確定防治對策。
    (二)改善和優化養殖環境
    1.合理放養 放養的密度應根據所能提供的水交換量,設施的水平和技術,包括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術能力來確定。例如采用液氧灌充氧,放養密度可比常規充氣供氧提高一倍以上。
    2.保證充足的溶解氧 溶解氧不僅表現在魚類呼吸的直接需要,而且還表現在其環境上的需要。溶氧豐富,微生物可將一些有毒代謝產物如氨氮、硫化氫、甲烷等轉化為無毒或毒性很小的硝酸根離子、硫酸根離子和二氧化碳等。
    3.不濫用藥物 藥物具有防病、治病作用,但同時也有毒副作用。用藥應在對疾病正確診斷的基礎上,對癥下藥,并按規定的劑量和療程,選用療效好、毒副作用小的藥物,以保護魚體和維持養殖環境的微生態平衡。
    4.適時、適量使用環境保護劑常用的環境保護劑有生石灰、沸石、過氧化鈣、光合細菌和益菌素等。在開放式的土池養殖或水源條件差的地區(建立蓄水池)可以使用,以利于凈化水質,防止底質酸化和水體富營養化;抑制硫化氫、氨氮等有毒物質的產生;補充氧氣和鈣元素,增強魚類攝食,促進生長;抑制有害細菌繁殖,減少感染疾病。
    (三)增強養殖群體的抗病力
    1.培育和放養健康苗種 放養健康和不帶傳染性病原生物的苗種是養殖生產成功的基礎。苗種生產期應做好:①選用經檢疫不帶傳染性病原生物的親魚。②受精卵移入孵化培育池前用50克/立方米碘伏浸浴5~15分鐘。⑧使用經沉淀、過濾并消毒后解毒的海水。④切忌高溫育苗和用抗菌素培苗保苗。⑤使用的開口餌料或仔、稚魚飼料要適口和保證鮮活和不腐敗變質。
    2.免疫接種 免疫接種是對養殖魚類免遭暴發性流行病最為有效的方法。國外已有商品化疫苗和菌苗;國內一些科研單位已試制弧菌菌苗,可以試用。
    3.加強日常飼養管理 平日操作應細心、謹慎,避免魚體受傷,不為病原生物的入侵“打開門戶”。
    4.投喂優質適口飼料 優質和適口的配合飼料、科學的投喂方法能增強魚類對疾病的抵抗能力。生產實踐和科學試驗證明,劣質飼料不僅無法提供魚體生長和維護健康的需要,而且還會導致抗病力下降;而投喂鮮、活小雜魚蝦,則往往會攜帶病原生物入池,使養殖魚類易于感染疾病,所以應該轉變觀念,完全使用工業化生產的顆粒配合飼料。
    5.降低應激反應 在養殖系統中,由于人為,如水污染、投飼的技術與方法等;或自然現象,如暴雨、高溫、缺氧等因素的影響,常可引起魚的應激反應。凡是偏離養殖魚類正常生活范圍的異常因子,通稱為應激原,而養殖魚類對應激原的反應稱為應激反應。但如果應激原過于強烈或持續的時間長,養殖魚類就會因為自身能量消耗過大,而使魚體抵抗力下降,為水中某些病原生物的侵襲創造有利條件,最終引起疾病的感染甚至暴發大量死亡。因此,在養殖過程或養殖系統中,創造條件降低應激,是維護和提高魚體抗病力的措施之一。
    (四)科學、合理用藥
    藥物、食物和毒物之間并沒有必然的界限,如某些維生素或氨基酸均為飼料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當在日糧中缺乏時,把它們添加到飼料中也就成為藥物了。由于所有的藥物在用量過大時都會產生毒害,在藥物與毒物之間存在著的是量的差別,所以在使用藥物治病時,一定要考慮到:①藥物的兩重性。②正確診斷,對癥用藥,切忌亂用藥或濫用藥。⑧了解藥物性能,掌握使用方法。④注意不同養殖種類、年齡和生長階段的差。⑤了解養殖環境,合理施放藥量。⑥注意藥物的相互作用,避免配伍禁忌。⑦觀察不良反應和是否會出現蓄積中毒。⑧用藥后認真察看群體動態,總結防治效果。
    作者: wangghua    時間: 2007-11-9 11:36
    肝膽病目前認為是能量攝入過多和氯化膽鹼用量不足的原因,解決這兩個方面的問題重在預防;治療呢肯定就是減少肝臟的脂肪了,那么用點保肝的產品試一下!
    作者: wangghua    時間: 2007-11-9 11:46
    肝膽病目前認為是能量攝入過多和氯化膽鹼用量不足的原因,解決這兩個方面的問題重在預防;治療呢肯定就是減少肝臟的脂肪了,那么用點保肝的產品試一下!
    作者: yudi635012    時間: 2007-11-9 23:50
    多加些膽堿啊?他對脂肪的吸收有很大作用啊
    作者: hualin_hu    時間: 2007-11-10 16:00
    對于治療肝病的方案,我們可以從飼料上做文章(輕微肝病),也可從藥物上做文章(重度肝病),或者是調整飼料(或換品牌)加上一定量的藥物預防。
    作者: wdy    時間: 2007-11-10 21:35
    膽堿,是否看來他的作用不是那么明顯哦。
    作者: h307130399    時間: 2007-11-11 16:01
    關鍵還是在飼料.用飼料養的基本上肝都有問題的
    作者: hualin_hu    時間: 2007-11-11 18:38
    18樓的兄弟說的很在理,由于魚類單個個體的生存時間非常短。即使魚體處于亞健康狀態或者是輕微的病理狀態,只要不影響運輸。都是可以忽視的。因為搞養殖或者是做企業的都是圖利潤最大化。
    作者: 曹春健    時間: 2007-12-3 14:14
    好貼!!!!!!!!!!!!!!!!!!!!!!!!!!!!!!!!!!!!!!!!!!!!
    作者: dftn888    時間: 2007-12-7 10:47
    原因很多,如果簡單的話,問題早就不存在了。
    作者: gfl69    時間: 2007-12-7 11:32
    標題: 我還有一個看法
    我還有一個看法:品種在退化.由于我們的養殖戶在做孵化的時候,不注意親魚的挑選,親本的疫病免疫能力低下,引起子代抗病能力下降
    作者: ykou001    時間: 2007-12-7 13:07
    除了水質控制和藥物中毒,飼料因素能排到第三位。
    應考慮蛋白能量平衡,考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合理添加,還有就是不能在飼料里濫用藥物。
    作者: hualin_hu    時間: 2007-12-7 13:31
    23樓的兄弟說的很有見地·!贊同!:tiaotiao: :huahua:
    作者: zhangzhaohui96    時間: 2007-12-8 11:38
    我認為主要還是現在的養殖密度增加了,飼料改變了原來的生長速度,所以內臟機能就跟不上從而引發疾病的產生就越來越普遍了 !
    作者: 十八鋪    時間: 2008-1-20 14:10
    大家說得很有道理!:huahua:
    作者: lilanbin    時間: 2008-1-21 09:12
    標題: 回復 9樓 的帖子
    沒錯飼料是一方面的原因,但水質方面也是比較重要的
    作者: 泰州劍客    時間: 2008-1-22 18:17
    管理是一方面 水質是一方面!也可能是飼料原因
    作者: 飛鳥    時間: 2008-1-24 10:55
    看后忘了頂了。。。回來再頂。。。。
    作者: 做賊心虛    時間: 2008-5-4 17:58
    飼料的原因還是最主要的
    作者: flyfish01    時間: 2008-5-5 11:59
    肝膽病癥越來越嚴重了,目前針對這類疾病的預防措施做的不是很好啊,大家針對預防這一塊有沒有好的建議啊!!!!!!!!:tiaotiao:
    作者: zhangzhaohui96    時間: 2008-5-17 12:59
    :qinang: :qinang: :qinang: :qinang:
    作者: zhangzhaohui96    時間: 2008-6-8 17:51
    :qinang: :qinang: :qinang:
    作者: hdj314802555    時間: 2008-6-8 19:07
    標題: 肝膽綜合癥
    肝膽綜合癥是一種復雜的病癥!
    光從一方面來講似乎片面。
    跟人觀點務必從 養殖水質入手,疾病預防,飼料選擇,平時管理等綜合措施!
    作者: luorabbit    時間: 2008-6-8 21:42
    養殖戶賣魚的時候應該去抓條魚解剖一下看看,至少在我解剖的看來,沒有脂肪肝的魚很少,當然有很多因素導致的,但至少我們應該在飼料中加一些保肝護膽大添加劑,做配方是應該考慮一下。
    作者: 四川愛麗美    時間: 2008-6-9 10:25
    標題: 我來說兩句
    目前我司有解決脂肪肝病很好的添加劑,平時在飼料里面添加能有效預防,而且通過大宗原料的適當調整.不增加成本,增重提高10%左右.歡迎信件咨詢比較詳細的產品資料..limiao2888620@yahoo.com.cn
    作者: 薛侃    時間: 2008-6-9 15:18
    是不是乳化劑之類的喲?這東西僅對添加高脂肪的飼料有點用。
    作者: qxz    時間: 2008-6-9 15:35
    管理是一方面 水質是一方面!!!
    作者: luorabbit    時間: 2008-6-10 09:46
    不要再壇子里賣產品!什么增重提高10%,數據怎么來的?騙新人玩吧
    作者: challenge0    時間: 2008-6-11 13:59
    前面的幾個兄弟寫的不錯阿,感謝你了阿!
    作者: 羅斯福    時間: 2009-3-11 20:32
    有沒有可能是別的疾病導致的?比如溶血性細菌可以產生毒素,肝臟要負責解毒,如果這個過程超過了肝臟的能力,是否同樣會出現我們說的“肝膽綜合癥”的現象。
    作者: 羅斯福    時間: 2009-3-11 20:34
    我個人傾向于認為“肝膽綜合癥”一般只是表象,并不能說明肝臟就一定受到了非常大的損傷,就像感冒之后頭痛一樣,不能當頭痛來治療,但是只要將感冒治療好了,頭就不痛了。不知道對不對啊,請高手指點!
    作者: dushuqiang    時間: 2009-5-25 15:29
    別堅持了,環境的惡化(藥物濫用)和飼料是根本原因。你是飼料廠的就脫不了干系,呵呵。
    作者: yudi635012    時間: 2009-5-25 18:53
    同意,主要是水質,原料和配方的問題,
    作者: k54108    時間: 2009-5-25 21:53
    原因
    1.追求生長速度,過度投料。
    2.水體中氨氮的壓力。
    3.藥物的危害。
    長得快、產量高得肝膽病是及正常的啊
    作者: xidong7312    時間: 2009-5-26 13:03
    我認為,魚類肝膽綜合癥應該有原發和繼發之分,原發肝病的原因水質因素應該居首位,其次應該是飼料和用藥,再者過度飼喂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繼發肝病主要是由于某些細菌性疾病的爆發,導致肝臟負擔過重而引起的。對于原發肝病要找準原因,水質問題就調節水質,飼料問題就調整飼料,避免長期用藥,控制投飼,同時加些保肝藥物;繼發性肝病要以治病為主,保肝為輔,根源解決了肝病自然好了。
    作者: ligye123    時間: 2009-5-26 13:34
    飼料當然是主因羅!別的因素是有可能,但你在飼料中如果考慮到這些因素,就能盡量避免了!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杭州市| 汉阴县| 上栗县| 南雄市| 黄山市| 太保市| 吉首市| 黎川县| 罗定市| 延川县| 广南县| 商丘市| 利津县| 土默特右旗| 十堰市| 海伦市| 伊通| 元氏县| 随州市| 梓潼县| 汉中市| 鄯善县| 仁怀市| 华蓥市| 万盛区| 武宣县| 江永县| 花垣县| 乌审旗| 体育| 田东县| 衡东县| 鄂伦春自治旗| 五河县| 饶平县| 嘉义市| 汉沽区| 北宁市| 利津县| 偃师市| 繁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