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標題: 廉價糧食走向終結 [打印本頁]

    作者: 夏雨    時間: 2007-10-7 10:20
    標題: 廉價糧食走向終結
          原油、銅、黃金,凡是地里出來的東西都漲價,現在輪到糧食了
          
          過去,一般投資者很少關心氣候變暖和能源枯竭所帶來的問題,但是從2007年夏季開始,投資者切實感受到全球生態環境變化正在影響著手中投資品的價格。全球主要產糧地區的異常氣候已經成為“常態”,而不斷擴張的新能源行業又大量擠占了并不寬裕的糧食存量。這標志著全球廉價糧食時代正走向終結。
                              
          本月英國食品大臣DavidMiliband在報告中明確預測:“到2050年世界人口將增加30億。經濟新興地區的飲食消費和習慣將發生改變,未來20年全球對肉類和奶制品的需求將翻兩番。”
                              
          全球糧食供給緊張
                              
          在農業種植面積日漸縮小的今天,任何減產都會直接導致供給的硬性缺口,而被推高的價格只有到下一個生產季度才能變化。但下一個生產季度又將怎樣?現實數據告訴我們,全世界糧食供應都出現了供應缺口,且正在不斷擴大中。
                              
           今年以來全球最大商品糧供應基地美國一直為減產所困擾。美國大豆協會主席JohnHoffman稱,預計2007年美國大豆產量為27億蒲式耳(約7340萬噸),仍低于2006年的31.8億蒲式耳,原因是今年美國大豆播種面積減少了13%。以上還是較為樂觀的估計。
                              
           最為悲觀的預測來自民間權威機構美國國際農業貿易和政策咨詢公司,其首席執行官JohnBaize稱,美國8月份異常干旱的天氣可能導致大豆減產。今年11月或12月以前美國大豆價格可能達到10美元/蒲式耳,高于當前9美元/蒲式耳的價格。
                              
          由于美國大豆減產,直接打破了本來就脆弱的供需平衡。巴西是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大豆出口國,但是其產能不能擴大,無法滿足因為美國減產而出現的供應缺口。一家美國跨國公司在巴西的采購員稱,買家們正全力出擊。“此刻市場上對所有品種都存在需求,豆粕、大豆、豆油。今天每個人都需要大豆。”全球找不到貨源的買主在短時間內蜂擁而入巴西市場,巴西最大產區馬托格羅索州(MatoGrosso)的谷物經紀人SilmaraGallo說:“該地的農民已經將2008年的大豆買賣一空了,價格也飆升到每袋36巴西雷亞爾,可上個月的價格才為27巴西雷亞爾。”
                              
           除了飆升的大豆之外還有小麥,因為歐洲、澳洲、加拿大和南美阿根廷的普遍減產,下一年度全球小麥供應將非常緊張。
                              
           現在國際市場上,美國小麥期貨飆升創11年新高。
                              
           美期貨交易所分析師表示,未來數月消費者在食品店將不得不支付更多鈔票來購買面粉、面包和其他烘烤食品,創新高的美國小麥期貨正推高食品成本。歐洲和黑海地區等北半球主產區作物遭受嚴重損失。澳大利亞的干旱天氣還可能會造成該國連續第二年產量大幅降低。
                              
            “今年全球小麥庫存處于30年最低點,使其成為小麥價格最好的年份之一,”巴西當地咨詢機構分析師Debastiani說。
                              
             即使是素有“東歐糧倉”美譽的烏克蘭今年也因全球氣候變暖,異常的干旱嚴重影響產量。烏克蘭農業部早前稱,相比2006年的3430萬噸,預計今年的谷物總收成為2700萬噸。
                              
            法國農業和漁業部(FrenchMinistryforAgricultureandFisheries)則在9月20日稱,2007-2008年度法國小麥產量預計為3290萬噸,比上年產量下降1.1%,比近5年平均產量下降4.4%。
                              
           英國國家農場主聯盟(NationalFarmer’sUnion,簡稱NFU)則在9月19日發布的周度收獲報告中稱,雖然英格蘭和威爾士2007年小麥收割已完成80%,但由于本季度天氣惡劣,產量可能低于以往平均水平。
                              
           澳大利亞農業及資源經濟局9月18日大幅削減其2007年澳大利亞小麥產量預期,預計10到11月收獲的小麥作物產量為1550萬噸,較6月份預期竟然低了31%。
                              
           以往當全球小麥減產的時候,加拿大產區總是能帶來驚喜。但是加拿大統計局9月18日發布的截至7月31日的2006-2007年作物年度末期谷物庫存報告帶來了較悲觀的結論。
                              
           如此一來,截至本周位于倫敦的國際谷物理事會(InternationalGrainsCouncil)將2007-2008年度小麥結轉量鎖定為自1979-1980年以來的最低點。
                              
           中國沒有例外
                              
           “細心的市場人士會發現,8月份漲幅最大的已經變成了油脂,而豬肉價格正在下降。”黑龍江一家大豆貿易商告訴記者,“下半年,大豆、玉米和小麥等主要糧食作物的收成我們不是很樂觀,一方面農民開始惜售,另一方面確實有減產的因素在里面。”
                              
           國內大豆、玉米等主產區的減產直接導致下半年飼料價格上漲,而在家禽和畜產品存量不變的情況,最終產品價格繼續上漲的行情到明年年初將不會有大的改觀。
                              
           “明年下半年生豬總供應將恢復至正常水平抬高了飼料總需求,”中國飼料工業協會副會長季之華在第三屆JCI中國飼料市場會議上說。
                              ]
           她說,飼料需求高漲加上全球大豆和玉米價格上漲意味著農產品價格將維持在高位。
                              
            吉林省糧油信息中心近日也稱,因飼料部門需求強勁,預計2007年和2008年玉米價格將保持在高位。信息中心還援引農業部副部長危朝安的話稱,2007年中國玉米產量有望達到1.47億噸,低于最新官方預期的1.49億噸。
                              
            南京道通期貨的經理韓誼告訴記者:“有些事情根本不用羅杰斯告訴我們,國內下半年到明年年初因為糧食減產預期導致的行情會長期存在。”但是他提醒投資者,雖然都是減產題材但也要分清品種,比如:小麥就很可能在近期存在價格“政策頂”,而大豆、豆油等品種因為國際市場的因素,政府干預力度卻不會很大。“即使國儲放出20萬噸的豆油儲備,也只不過是國內一個月的進口量,所以長期大豆牛市還將繼續。”
                              
           “保守估計今年東北大豆將減產40%。”一位剛從東北產區實地考察歸來的分析師告訴記者,“而且帶回來的大豆樣品短期內就變質了,說明普遍水分偏大,質量的方面也是一個問題。”
                              
            “原來的時候交投非常清淡,但是因為國際市場的減產已經很明顯,小麥期貨突然拉升,主力合約成交屢屢創下紀錄。”一位期貨操盤手告訴記者,“我們的資金準備長期做多,將價格推上一個新高度。不過唯一擔心的就是國家關于糧食的保護價買賣政策。”
                              
            北京中期期貨的胥京剛認為:“目前期貨引領農產品現貨價格上漲只是一種恢復性的上漲。”此前在黃金、石油、有色金屬等基礎性商品價格因美元貶值而開始價格重估的時候,農產品的供需剛性導致的價格惰性,使得農產品價格沒有跟上整體商品價格上漲的潮流。“現在全球的流動性泛濫已經波及到了農產品價格,現在是恢復性價格上漲,這不是短期行為。”
                                                                               

    作者: 山中的漫游者    時間: 2007-10-7 10:31
    是不是在說,將來廉價的動物產品,不會再有啦!
    作者: 胡文輝    時間: 2007-10-7 10:45
    中國的農產品(包括畜產品)的價格長期向上,是確定的,但不是因為文中所述原因,而是因為國內城鄉二元制度造成的人為的價格長期以來被壓低。
    對于搞原料的,不管是貿易商還是期貨商,他們的話至少也要打5折看^_^
    作者: 狗王面包    時間: 2007-10-7 20:01
    靠老外的糧倉養活中國人是不可能的 逼不得己只有發動戰爭 西伯利亞的廣大土地可以完全解決中國的缺糧問題
    作者: jeffwangw    時間: 2007-10-7 20:35
    看來,以后糧食漲價是個趨勢了,咱們農業還是有前途的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阳县| 元氏县| 兴义市| 上思县| 新密市| 比如县| 平山县| 漳浦县| 万州区| 侯马市| 海宁市| 高青县| 左云县| 永新县| 舞阳县| 石首市| 乌鲁木齐县| 湖南省| 武宣县| 珠海市| 正宁县| 萝北县| 东源县| 策勒县| 准格尔旗| 喜德县| 犍为县| 荥经县| 凤山县| 江山市| 洛阳市| 大埔区| 广安市| 翁牛特旗| 卓资县| 封丘县| 子长县| 瓮安县| 漾濞| 建德市| 曲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