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二00六年生豬疫情演變軌跡釋疑
[打印本頁]
作者:
小馬哥
時間:
2007-10-2 19:57
標題:
二00六年生豬疫情演變軌跡釋疑
作者:蘆惟本
二00六年生豬疫情復雜,波及面大,是我國養豬史上最嚴重的一次疫情。自二00六年六月江西首發,蔓延湖南,七、八月波及湖北安徽,八、九月北進河南等省,進入十月,疫情由中原推進到北方,十一月疫情似乎又回到已平靜數月的南方。此流行軌跡令眾多業內人士不解。筆者認為此次疫情流行軌跡是事物發展的必然結果,有其厚重的原由。
1疫病的主流病損
有關此次疫病的診斷各家看法不一,有藍耳病論,有豬瘟論,有呼吸道綜合征論,有附紅細胞體病論,有大腸桿菌論等等。不管各家對疫情的看法相去何等之遠,但有一點被共同認可,那就是呼吸系統的病損是這次疫情的主流病損。
2呼吸系統的病變成為主流病損的原因
追朔20年前,生豬疫病的主流病損是消化系統的病變。急性豬瘟的胃腸出血、腸型豬瘟的纖維素性凝固性壞死性腸炎、仔豬紅痢的廣泛出血性腸炎、仔豬黃白痢的卡他性出血性胃腸炎、仔豬副傷寒的腸淋巴濾泡纖維素性壞死、傳染性胃腸炎的腸絨毛萎縮與再生障礙、豬痢疾的大腸出血性纖維素性壞死性炎癥等等臨床見之尋常,而呼吸系統的病損則主要見于胸型豬瘟、散發的巴氏桿菌肺炎、支原體肺炎,較消化系統的病損少見得多。隨著親嗜呼吸系統病原的不斷增多,嗜呼吸系統的條件性病原微生物活躍以及病原親嗜性的轉向(如腸道TGEV變異為PRCV),現代豬病中呼吸系統的病損日漸增多,并成為主流病損。
人們普遍關注的是如何治療這些疾病,如何研制疫苗或菌苗來預防這些疫病,極少有人關注形成這種主流病損的根本原因。固然,這些病原微生物是引發疫病的病因,但畢竟是外因,特別是在眾多病原微生物已能與豬體共處穩態的今天。分析呼吸系統的病變成為當今豬病主流病損的原因,即可釋疑2006年疫病演變軌跡的成因,為預防疫病的發生提供有益的經驗與借鑒。
2.1熱應激等諸多惡劣環境因子是南方諸省疫病發生最重要的外因
2006年上半年,豬價低迷,大量生豬壓欄,豬群密度大;霉玉米引起的霉菌毒素危害,尤其是免疫抑制的危害在許多豬場未徹底解決;因滯銷造成資金短缺進而疏于管理等等均使得豬群健康水平極大下降;疫病流行處于一觸即發的狀態。進入五月,江西湖南進入初夏,超過中大豬適溫區上限的天氣增多,慢性熱應激成為觸發疫病的導火索。
豬的呼吸系統是與外界環境進行交換最頻繁的系統。一頭中大豬一天要吸入20Kg左右的空氣,是豬攝入飼料與飲水總量的兩倍,且空氣的質量(病原微生物、塵埃、有害氣體等)難以控制,尤其是中小型豬場舍內空氣質量差。在人們感覺良好的26°C室溫時,中大豬就已經發生呼吸頻率加快,換氣量加大,因此,慢性熱應激使得豬在增加換氣量來散熱的同時也吸入了比平時更多的病原微生物、塵埃與有害氣體。這些致病因子可使呼吸系統的組織,特別是終末支氣管與肺泡組織發生炎性充血與水腫,阻礙換氣,病原微生物得以在此積累到發病量;另一方面,慢性熱應激持續興奮交感——腎上腺反應與垂體——腎上腺皮質反應,導致本來就脆弱的健康水平進一步下降,疫病發生在所難免。
六月份,湖北也進入熱季,豬群同樣經受慢性熱應激,湖北也出現疫情。進入七月,盡管河南等北方也進入夏天,但一天中高溫時間較短,集中在中午前后,夜間較涼爽,因此,慢性熱應激需更長的時間積累才能發揮致病作用。于是,稍晚于湖北,河南等北方省份也終于爆發了疫情。夏季是蟲媒性疾病多發季節,許多豬場蚊蠅橫飛,附紅細胞體得以廣泛傳播,進一步降低了豬群的健康水平或參與發病。
2.2保溫造成的空氣質量低劣是疫情繼續北擴與回師南方的直接原因
疫情繼續北擴是發生在北方進入初冬,豬舍蒙上保溫棚或閉窗保溫之時。原本受熱應激小的未發病的北方豬群,此時受到低劣質量空氣的應激。由于保溫,舍內塵埃彌漫,氨氣刺鼻,豬群中出現眼結膜炎的病例(見附圖),咳嗽頻頻。一旦出現喘氣,即表明混和感染的出現,治療難度大,并迅速蔓延,形成地方流行。
長江流域諸省進入秋季后,慢性熱應激消退,疫情也趨于平靜。在比北方諸省晚1——1.5個月進入冬季后,南方豬場亦紛紛蒙棚保溫。筆者見到原本沒有臨床異常的豬群,在蒙棚一周左右首先群發眼結膜炎與咳嗽,數天后出現個別的喘氣病豬,一旦出現喘氣病豬,在欄內或舍內較快蔓延,群發喘氣病例劇增。這種現象既發生于經歷夏季疫情幸存的中小型豬場,也見于夏季疫情中未發病的環境較好的大中型豬場。
剖檢表明病損集中在肺臟,呈沿支氣管樹傳播的細菌性肺炎病變,早中期用頭孢噻肟鈉或頭孢噻呋可治愈。后期嚴重病例常見病毒性間質性肺炎病變。血清學檢查亦排除PR,PRRS,只有一案例是地方流行SIV(一天內使一棟豬舍300余頭中豬發病,呈典型SIV癥狀,并局限此棟豬舍內)。
在此期間筆者也接診了因種豬接種進口PR疫苗引發仔豬PR的案例,因免疫錯誤發生仔豬豬瘟的案例,肥豬舍發生TGE地方流行的案例。但這并不影響肺部病損是主流病損的事實和寓意的分析。
3肺部病損在此次疫病流行中的寓意
3.1如果以氣候與豬舍小環境作為一條串線,可以看到以肺部病變為主流病損的疫情的流行與我國國土廣袤、地域氣候季節變化的階梯性與不同步性以及氣候季節變化導致豬舍小環境的人為改變引起的應激密切相關,疫病流行軌跡的成因也顯得極為明白。
3.2集約化的生產方式使得豬群對親嗜呼吸系統病原更易感。無論是幾十頭的集約,還是成千上萬頭的集約,都形成事實上的高密度;缺乏運動導致的體質下降;霉菌毒素廣泛的危害;舍內小環境中空氣質量低劣均有助于原本與豬體處于穩態的親嗜呼吸系統的病原微生物致病,亦有助病原微生物向親嗜呼吸系統方向變異。
3.3許多親嗜呼吸系統的病原(PRV、PRRSV、PRCV、P.mc、APP、HPS等等)在長期與豬共處的進化中均可與豬共處系統的穩態之中。不少豬場在有PRRSV廣泛存在的情況下,并未接種該疫苗,沒有發生疫情,生產成績良好;相反,不少豬場接種了多種病毒性疫苗,血檢相應免疫水平良好,但仍然發生了以呼吸系統病損為主的疫情。究其所由,都歸咎于豬舍小環境差,空氣質量低劣。這也說明,在今天,人們僅僅積極有效預防HC、PR、PRRS等病毒性疫病是不夠的,只有改善環境才能使更多的親嗜呼吸系統的病原菌與豬群共處穩態之中,才能有效預防呼吸系統病損的發生。
3.4集約化養豬給人們帶來利益,如果人們不改變集約化生產的弊端,不改善豬群生活的小環境,那么,今后相當長的時期內,呼吸系統的病損將繼續成為集約化養豬疫病中的主流病損。
綜上所述,通過對2006年生豬疫病主流病損成因的分析,有益于2006年生豬疫情演變軌跡釋疑,從而獲得許多明白與啟示:2006年生豬疫情的發生與演變軌跡是我國養豬業現狀的必然產物,是我國生豬的健康水平整體下降的必然結果;在許多病原微生物能與豬群處于系統穩態的今天,疫病發生與否全然取決于豬群的健康水平,健康水平的高低又取決于系統環境對豬群的影響,這在某種程度上勝過疫苗接種對豬群健康的影響;養豬業現狀中的系列環境弊端一日不除去,呼吸系統的病損將日復一日占踞疫病病損的主導位置,給養豬業造成巨大損失。
http://flyzh.com/Info_Show.asp?ArticleID=531
[
本帖最后由 小馬哥 于 2007-10-2 19:58 編輯
]
作者:
小馬哥
時間:
2007-10-2 19:58
好帖一個,轉自中國福利養豬網
作者:
豬爪爬天下
時間:
2007-10-4 12:40
小馬哥分析的相當精辟
學習中
作者:
小馬哥
時間:
2007-10-6 17:02
這是轉來的蘆惟本先生的力作,我可沒這兩下子。
作者:
liu88480
時間:
2007-10-12 22:56
學習下:sdsd: :xuehu: :gongsi: :hehe:
作者:
韋一刀
時間:
2007-10-13 00:57
認真參考各方面意見,努力防控高熱病。
作者:
朱悟病
時間:
2007-11-12 10:21
據說創立微生物病原說的巴斯德死前曾說過一句話:“The seed is nothing, the soil is everything”,意思就是說光有微生物還不足致病,必須有適宜微生物生長的條件,疾病才會發生。后者才是決定疾病是否發生的因素。
作者:
kingrise
時間:
2007-11-12 13:51
分析得很有道理。頂起,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從中受益
作者:
大牧
時間:
2007-11-30 15:22
很有啟示指導意義,學習.看問題要從大處看,系統辨證的看
作者:
zhangmc
時間:
2007-11-30 16:51
很好的資料,學到了一些東西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凌海市
|
定陶县
|
泾阳县
|
扎鲁特旗
|
太原市
|
郑州市
|
花莲市
|
广州市
|
红安县
|
加查县
|
确山县
|
湖北省
|
怀集县
|
广宁县
|
龙南县
|
宁明县
|
曲麻莱县
|
蒙自县
|
齐齐哈尔市
|
当雄县
|
苍梧县
|
阿合奇县
|
普兰店市
|
定兴县
|
南阳市
|
镇江市
|
兴城市
|
托克托县
|
宽甸
|
宁化县
|
山阴县
|
双峰县
|
左云县
|
冕宁县
|
临潭县
|
浦东新区
|
桐梓县
|
安化县
|
达尔
|
尖扎县
|
永城市
|